2020-02-06 《希臘羅馬名人傳》普魯塔克 評分: 9.1

​作者: 普魯塔克  評分: 9.1    閱讀時間:  2020年2.1 - 2.6日 ?

“正義至高無上的尊號,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每天在更換主人。 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誌就是善於提問。

“Perseverance is more prevailing than violence; and many things which cannot be overcome when they are together, yield themselves up when taken little by little. ”

—〔羅馬帝國〕 普魯塔克 Lucius Mestrius Plutarch

簡評

Parallel Lives

《希臘羅馬名人傳》(The live of the Noble Grecians and Romans)又稱《比較列傳》(Parallel Lives), 是古羅馬帝國早期希臘傳記作家和倫理學家普魯塔克(Lucius MestriusPlutarch,約公元46-120年)的傳世之作,也是西方紀傳體歷史著作之濫觴。。

記得去年在看 鹽野七《羅馬人的故事》的時候,書中反覆提到普魯塔克以及他的作品,作者對於他也是仰慕已久。大讚其的作品在文藝復興時期大受歡迎,蒙田對他推崇備至,甚至莎士比亞不少劇作都取材於他的記載。

莎士比亞的尤利烏斯·愷撒》、《安東尼和克婁巴特拉》和《科里奧拉努斯就是直接取材於諾斯爵士的《名人傳》英譯本。

《名人傳》歷來被稱爲西方古典文庫中的瑰寶,是一部融歷史。文學和人生哲學於一爐的宏篇鉅製。古代希臘、羅馬許多歷史人物的形象都是有賴於《名人傳》中繪聲繪色的敘述而流傳下來的。

書中共有46篇成對的和4篇獨立的傳記,以古希臘與古羅馬傳奇人物一一對應的形式出現, 用一個希臘名人搭配一個羅馬名人,共23組,每一組後面都有一個合論。其餘四篇則爲單獨的傳記,不作對比,也沒有合論。 

在西方思想文化史上,《希臘羅馬名人傳》希羅多德《歷史》並稱西方古典史學著作的“雙璧”,其深遠的影響力跨越歷史長河一直延展到當代西方史學研究領域。

列舉一些書中成對的人物

《名人傳》以古代希臘羅馬社會廣闊的歷史舞臺爲背景,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普魯塔克開創的以對傳的形式寫作, 將歷史人物的生活和行動相互對照比較,就好像藝術館陳列的肖像畫一樣展示人物性格。

普魯塔克筆法極簡,三言兩句將人物描繪栩栩如生,風格硬朗,所選人物影響力大,故事內涵豐富,在描述人物時特別注重對人物格和心理的描寫,其中穿插了不少與傳主有關的逸聞,讀來頗有趣味。

然鵝, 可惜, 可惜: 微信讀書上面本書暫時還未上架:

微信讀書

只有找到石油工業出版社翻譯的這一版, 只有上冊, 翻譯水平也很一般般, 我只能評分直接降2分了, 期待優秀翻譯早日上架。

微信讀書

普魯塔克(Lucius Mestrius Plutarch,約公元46-120年) 

普魯塔克,  生活在公元46年—公元120年間的古希臘作家。他十分勤奮,著作等身,僅傳世作品就達百餘部,其中包括五十餘篇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名人傳記。

普魯塔克

普魯塔克以歷史傳記名垂於世,但他卻沒有給後世留下本人的傳記或自述材料。普魯塔克約於公元46年生於希臘中部貝奧提亞地區的克羅涅亞小鎮。他的家境富裕而有文化素養,從小就養成了對學問的愛好,渴求知識,孜孜不倦。

青年時代遊學雅典,師從阿莫尼烏斯研習數學、哲學、修辭學、歷史學和醫學。他曾廣泛遊歷希臘本土的歷史名城,如底比斯、科林斯、佩雷斯等;遍訪愛琴海諸島,併到過埃及、小亞細亞、意大利。

大約從公元69年至公元79年,普魯塔克因公務被派往羅馬,並在那裏講授哲學。其間結識了很多名人,他也遊歷了意大利的其他地方。這使他有機會更多地瞭解羅馬的歷史、政治和文化。

普魯塔克生平著作宏富,被稱爲古代罕見的多產作家之一。根據現存的《蘭普利亞目錄》,普魯塔克著述共達277種,其中大部分已經亡佚。保存至今的100多種,由後人輯爲兩集,一爲包括50篇傳記的《名人傳》,一爲包括六七十篇論文和語錄的《道德論集》, 探討了倫理、宗教、哲學、科學、政治、文學等問題,內容極爲廣泛。

普魯塔克的倫理思想主要來源於柏拉圖的理論,兼取亞里士多德、斯多葛派以及畢達哥拉斯派各家之長。從哲學觀點上看,他是一個以柏拉圖學說爲基礎的折衷主義者,並特別注重道德實踐。因此,他的哲學思想的重心是倫理道德問題。

他爲古希臘“聖賢”們的思想文化成就而感到自豪。他對柏拉圖更是景仰有加,可以稱得上是柏拉圖忠實的信徒

3

書中經典語錄

以下語錄摘自石油工業出版社翻譯的部分《列傳》:

"功過是非留予後人說吧,總之,雅典的歷史永遠也不會忘記這位“大地的守護者”——忒修斯。"

羅馬人的故事是從希臘攻打特洛伊城開始的。

梭倫

在《梭倫傳》中,普魯塔克主要塑造了梭倫作爲雅典立法者的形象。梭倫出生於雅典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樂善好施。到梭倫年輕的時候,已是家道中落。梭倫一面外出經商,一面遊歷。普魯塔克認爲梭倫出外旅行,主要是爲了獲取經驗和學問,並不是爲了賺錢。在此過程中,梭倫認識了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泰勒斯等人,並獲得了古希臘“七賢'”之一的美名,也顯示出了傑出的詩歌才能。普魯塔克在此傳中保存了梭倫許多著名的詩句,

梭倫

如:“道德是永遠存在的,而財富每天都在更換主人。

梭倫家並非家財萬貫、富可敵國,但卻是雅典城邦裏最後一個國王科德羅斯家族的後裔,因此梭倫可以算是血統純正的貴族。

"不過,習慣了幫助別人的人總是不大適應請求別人的幫助,這在他們看來是一件可恥的事情,梭倫便是這麼想的。"

“小人靠作惡獲得財富,好人卻守着貧窮。不過,我們堅決不用德行換取財富,因爲美德能成爲一輩子的福分,財富卻可能瞬間成爲浮雲。”

“你居然想用法律來約束人類的貪婪和罪惡?這樣的法律就好比一張蜘蛛網,只能夠網住那些柔弱瘦小的蟲子,對於達官貴人,他們一下子就能夠掙脫出去!”阿那卡西斯的口吻中滿是嘲笑。”

“因爲害怕失去兒女而不娶妻生子,爲了避免財產損失就死守貧窮,因爲擔心失去朋友就遠離人羣,這是對於痛苦的恐懼,理性地對待生命中的苦難纔是上上策。”

想要成爲一個人民愛戴的好領袖,需要摒棄心中的一份慾望,這就是想要享有絕對權力的慾望。這也是成爲一個良好市民應該做到的。

伯里克利

“財富對我們來說應該是被恰當運用的工具,而不是炫耀自己的本錢。接受自己的貧窮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而爲了不貧窮做出可恥的事情纔是真正的恥辱。”

伯里克利

“我們要勇敢地去冒險,但在冒險之前要對事情深謀遠慮。有些人的勇敢,只是一種無知;當靜下來想一想的時候,就會感到疑惑和恐懼。真正能夠稱得上勇敢的是在充分了解生活和社會的歡樂與痛苦、災難與幸福後,依然勇敢向前,承擔起這份勇敢所帶來的後果的人!”

“這時候的伯里克利就像是在風浪中飄搖的大船的船長,任憑船上的乘客再怎麼哭叫喊鬧、軟硬兼施,他也不能動搖。唯一能做的,便是將船帆收好,將船舵掌好,靠自己一流的技術在海上安全航行。

這就是領袖與衆不同的地方,只要堅定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便坦然地面對質疑和謾罵,平靜地接受這些。”

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

“在希臘北邊有一個貧窮的小城叫做馬其頓,這裏的人們安貧守舊、與世隔絕,想破腦袋也不會想到未來某一天他們這裏將出現一個創造神話的人物。神話的主角叫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小時候曾主動請求父親給自己機會去馴服一匹野馬。父親覺得,兒子的請求不可思議,因爲別說是他,就是很多年長的人都無法馴服那匹暴躁的野馬。不過,他還是願意讓亞歷山大去試試。

其實,亞歷山大敢於挑戰那匹野馬,是因爲他注意到其他人沒有發現的細節——那匹馬很害怕自己的影子,這和人怕黑是一個道理。既然知道了這麼重要的事,那麼只要解決野馬害怕影子的難題,剩下的就好辦了。

亞歷山大抓着繮繩,將馬頭調轉向迎着太陽的方向,慢慢牽着馬兒走了幾步。當馬兒急躁地要耍性子的時候,亞歷山大就輕輕撫摸馬的身體,再敏捷地跳上馬背,騎上它飛跑。亞歷山大的表現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那一年,亞歷山大才12歲。”

父親發現教育好亞歷山大將是一件困難卻又重要的事情,於是,他給兒子聘請了當時學識最淵博的亞里士多德做老師。

亞里士多德

跟着這位博學的老師,亞歷山大學習了哲學、政治學、倫理學和醫學等各種知識。在他的枕頭下,必備的兩件東西除了寶劍,還有一個就是亞里士多德校訂的《伊利亞特》。在亞歷山大看來,這本書是打仗和用兵之道的寶書。”

年少時期,對父親的模仿,以及父親對他的悉心培養,成爲亞歷山大再也回不去的過去,不過,也爲他創造了更美好的未來!”

“對待這些女戰俘,亞歷山大也許產生過感情,但他能夠“發乎情,止乎禮”,用理智剋制自己的慾望,這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能力。”

亞歷山大立即出面安撫大家的情緒,他告訴將士們:

我們希臘人的神靈是太陽神,月亮女神是波斯人的神靈。此時月亮被遮住了光芒,說明波斯人要戰敗!”

“縱觀亞歷山大的一生,征戰使他所領導的希臘和馬其頓成爲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不論是遼闊的疆土,還是所向披靡的軍隊,亞歷山大都足以令歷史上的許多國王黯然失色。亞歷山大不僅僅是一位開明的帝王,更是一位偉大的探險家和軍事家,締造了前人無法想象的輝煌業績。東征將東西方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希臘唯美的建築和雕塑也出現在了東方國家的大街小巷,波斯等東方國家的天文地理知識也寫入希臘人的書本中。”

凱撒大帝

民心者得天下

“愷撒出生在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就被送進貴族學校學習。那時的愷撒就表現出超凡的聰明才智,他的各門功課都是老師們口中的驕傲和同學們學習的榜樣。他開朗又機靈,總是跟在老師屁股後面問永遠問不完的問題。”

說起人類的命運,有的時候命中註定比外部原因起更大的決定作用。據說,在會議前一天,還有占卜家告誡愷撒說要小心這個危險的日子,不過愷撒沒有當回事兒。會議的前一天晚上,愷撒的妻子夢到自己抱着丈夫哭泣,懷中的丈夫已被人殺死。”

“愷撒還在極力掙扎,大聲叫着“救命”,不過當他看見布魯圖斯拿着刺刀向他走來,便徹底絕望了,他放棄了掙扎,任憑刀子刺在身上,癱倒在一片血泊中。就這樣,愷撒身中23刀,死在了龐培的雕像下面,彷彿這是龐培主持的一場報復行動

一生征戰無數的大英雄愷撒死在了密謀者的手中,這一年他才56歲。不過,這些曾經密謀和參與刺殺愷撒的人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克麗奧佩特拉

“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後一位女王。她是馬其頓希臘人的後裔,不僅美豔絕倫,而且具有希臘人的智慧,擅長手腕、心懷叵測,愷撒和龐培都曾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克麗奧佩特拉

女王不僅長得美豔,也非常聰明,很有智慧。據傳她會八種語言,目光遠大,精通人的心裏,善用各種手段來操縱別人。”

“安東尼本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軍事統帥,他的軍事才幹比屋大維要強,如果他留在羅馬與屋大維較量很可能會成爲羅馬的唯一主宰。但是自從見了克麗奧佩特拉之後,他就整日沉迷於酒色,樂不思蜀,留在了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把羅馬拱手讓給了屋大維。所以後世的史學家說,情慾是他後來遭遇災禍的起點和終點。

作爲一代名將,安東尼無疑是幸運的,他曾獲得愷撒的信任,曾贏得士兵的擁戴,曾享受無數的榮譽,也曾沉浸於甜蜜的愛情。但在權力的頂峯,他淪爲了愛情的奴隸,令人在千百年後依然扼腕嘆息。”

西塞羅

一個政治領袖,擁有優秀的演說才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用這種天分來讚美自己,爲自己爭得浮誇的榮譽,着實是不值得讚揚的事情,這樣的自我標榜,只會令人厭煩。但西塞羅的自我標榜也並非像其他人那樣,以貶低偉人來襯托自己的偉大,他從不盲目自大和嫉妒,常會讚揚古人和當代人物,向偉大的人致敬,比如他讚美亞里士多德是黃金流溢的山川,讚美柏拉圖的《對話錄》。”

龐培

“年少時的龐培,憑藉英俊的外貌博得了很多人的喜愛,人們都說他略帶憂鬱的眼睛和瘦削的面龐,很像亞歷山大,因此大家喜歡用這個名字來稱呼龐培。除了儀表堂堂,龐培還具有很多高貴的品格,他口若懸河的雄辯之術更是征服了不少民衆的心。

龐培之所以具備這些異於常人的品質與他的出身有不小的關係。生在一個貴族家庭,龐培從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很高的文化修養,加上家庭的薰陶,更是早早展現出了軍事上的才能。”

總結

儘管《希臘羅馬名人傳》算不上是嚴格意義的歷史專著,普魯塔克也無意成爲嚴謹的歷史學家,但是作爲一部西方古典名著,它無疑會長久地爲人們所傳誦喜愛,不同時代的讀者都可以從中發掘它與衆不同的價值,讓我們瞭解到古羅馬以及古希臘的故事,雖然不能和英雄們在一個時代,卻依然可以通過本書看到英雄們的風采

《特斯拉自傳》尼古拉·特斯拉評分: 8.3

《十日談》喬萬尼·薄伽丘評分: N/A

《希臘人的故事》鹽野七生評分: 8.3

《君主論》 尼科洛·馬基雅維利評分:9.0

《列奧納多·達·芬奇傳》評分8.5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