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教育,就是慢慢拼湊翅膀的過程。

這是 崔大尉 的第 94 篇文章

兒子讀初一的時候,和他聊起上學、讀書這個話題。沒想到兒子說了句:“我只是不知道爲什麼非要上學。

我當時很震驚。一方面,震驚於初一他就開始思考這些問題了。另一方面,震驚於我們自己,從來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和他認真交流、溝通過。

兒子的確長大了。面對兒子這個問題,我有點措手不及,如今回想起來,也已經忘了當時怎麼回答他的了。我和他相隔一代人,身處的社會環境、經濟環境、成長環境完全不一樣,我當時能想到的所有答案,現在看來,似乎都非常蒼白無力——

當你說是爲了生活所迫,而他感受到自己明明衣食無憂。

當你說是爲了選擇更多,而他的生活還沒有經歷選擇。

當你說是爲了修齊治平,而他心裏只是牽掛着王者榮耀。

很久以來,我一直找不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心裏,也從那時候開始,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們到底爲什麼要讀書?

直到這幾天,看完了一本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是我2020讀的第一本書,很感嘆,也很有收穫,對這個問題也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本書的作者塔拉·韋斯特弗,是一個真正的學霸。她1986年出生,現在是美國曆史學家、作家,先後考取楊百翰大學、劍橋大學,獲得蓋茨劍橋獎學金,獲得劍橋大學哲學碩士、歷史學博士學位。

而更爲匪夷所思的,是這個學霸塔拉在17歲之前,從未受過一天學校教育

書的內容很精彩,她的故事很吸引人。想要詳細瞭解,可以去看看書。但是我在看完之後,最吸引我思考的,還是這樣一個問題:到底是什麼因素,讓她越過重重困境,像“鳥”一樣,飛往了自己的山呢?

我總結梳理了一下,大概是不是有三個因素:

𝟭.

因害怕而逃離,害怕給了她動力和勇氣。

這也是我們這一輩人、甚至老一輩人,爲什麼讀書最深刻的記憶。

聽很多人講起當年爲什麼要拼命讀書,最多的兩個字,就是“害怕”。害怕成績不好,從此就不能讀書。害怕留在農村,害怕餓肚子,害怕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害怕沒有其它出路,只能和周圍的孩子一樣,打工,做體力活。很多人正是有了“害怕”之後,才拼命讀書,最後才跳出“農”門,逃離自己看起來已經被確定了的命運。

此書中的塔拉,同樣如此。她生活在一個摩門教家庭,父親是一個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偏執、暴躁,有被迫害幻想症,一天到晚爲世界末日做準備,認爲政府、學校、醫院,都是魔鬼的化身。家裏7個孩子,不準接受學校教育。依靠父親處理廢品、母親接生,維持家庭運轉。

塔拉每天要像成人一樣,幫助父親處理廢料場的工作。這份工作充滿危險,他的母親、幾個哥哥和她,都曾遭遇受傷,幾度死裏逃生。而且受傷之後,父親不準去醫院,只准使用母親的草藥來進行處理,讓她們又多遭受了許多痛苦和折磨。

而塔拉最最不能忍受的,是她的一個哥哥肖恩,他有暴虐行爲,動不動就會把她放倒在地,把頭按在馬桶裏面,暴打一頓。對此,她的父母親從不關心,甚至假裝看不見。

這些傷害,一點一點摧毀她對於原生家庭的信心。這些籠罩着她的黑暗和恐懼,慢慢在心底積累起逃離的動力,她收集着這些勇氣,給自己拼湊一副翅膀,最終振動雙翅,飛向天空,擁抱光明。

2.

因光明而嚮往,光明給了她憧憬和希望。

很多人一輩子生活在黑暗和恐懼之中,但爲什麼並沒有逃離呢?

因爲他不自知。

一個人是不是生活在黑暗中,自己並不知道。一個生活在小池塘的鯽魚,如果沒有機會跳入大海,它怎麼會知道還會有大海的存在?

只有見過大海的人,才能告訴你池塘有多麼小、多麼髒。

美國詩人狄金森寫過一句詩:“如果未曾見過光明,我本可以忍受黑暗。”身在黑暗或者恐懼之中,如果不自知,或許也並非不能忍受。

可是,光明給了她另一種選擇。如果塔拉沒有見過其它“光明”,她可能認爲她的一輩子,就是按照父親設計好的:先在家裏幫忙,然後16、7歲嫁給一個摩門教徒,和母親一樣靠接生和製作草藥爲生,生一大堆孩子,每天爲世界末日做着準備……

光明,需要有人引領,需要有人點亮。塔拉的哥哥泰勒,讓她聽到了莫扎特、肖邦,並且愛上了那些音樂。她的另一個哥哥理查德,會在忙完一天之後,躺在角落裏安靜地看書。塔拉說,她本來和其它哥哥們一樣吵鬧,但和泰勒、和理查德在一起時,她變了,也許是音樂和書本的魅力,也許是哥哥們的魅力。

泰勒和理查德,讓她看到了生活中除了廢料、教義、吵鬧和災難,還有其它東西,而且這些東西還非常美妙。後來,泰勒和理查德,都堅定地離開家庭,參加考試併成功考上大學,他們給了塔拉最直接的激勵。

有了動力之後的學習,纔是真正的學習。她們一家7個兄弟姐妹中,塔拉和她的哥哥理查德、泰勒,3個人後來都取得了博士學位。

身處黑暗之中,只有見過光明,纔會心生嚮往。

她的哥哥,讓她看到了光明,看到了生活還有其它可能性,而且願意伸出手去幫她,拉她,點亮她。她們在一個糟糕的家庭環境中,彼此取暖,共同點亮,最後一起走向成功。

3.

因信念而努力,信念給了她堅持和信心。

有了動力和勇氣,有了方向和希望,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努力下去的信念和決心了。

塔拉的信念和決心,有兩個層面:

最開始,信念來自於愛。

塔拉的原生家庭會有愛存在嗎?

毫無疑問,有的。她的父親曾經想要阻止她去英國,對她說了這樣一番話:

“如果你在美國,無論你在哪個角落,世界末日來臨時我可以去接你,帶你回家,讓你平平安安的。但要是你去了大洋彼岸……”

你看,無論多麼荒誕、多麼偏執的人,我們依舊不能否認愛的存在。如果愛恨那麼容易分離,原生家庭也就不會成爲問題了。塔拉在心底也當然愛她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即使是毆打她的肖恩,她也沒有輕易放下,也記得肖恩帶給她的溫暖。

所以,她用這一份愛,懷着想要去改變他們的信念,拼命讀書,她甚至去研究摩門教的歷史,不惜成爲歷史學家,或許,就是爲了證明家人的有些觀念是錯的。

她還愛着她們。

可是,當她和父親來到神廟,觸摸神殿的金色雕像時,她發現了一個令她絕望的事實:

“我和父親看着神殿,他看見的是上帝,我看見的是花崗岩。我們面面相覷。他看到了一個被詛咒的女人,我看到一個精神錯亂的老人。”

這一刻,她才明白,她永遠都不可能改變父親,改變這個原生家庭。

當家庭這個信仰崩塌之後,她開始明白,自己所有的奮鬥,多年來的學習,其實是爲了得到某種“特權”:見證和體驗超越父親所給予她的更多的真理,並用這些真理構建她自己的思想。

由此,她有了更強的信念,那就是證明自己擁有真理,證明自己會超越父親,超越原生家庭,然後超越自己。

書中有一句話讓我非常感動,那是克里博士對塔拉說的一段話:

“無論你成爲誰,無論你把自己變成了什麼,那就是你本來的樣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劍橋,而是在於你自已。你就是黃金。回到楊百翰大學,甚至回到你家鄉的那座山,都不會改變你是誰。那可能會改變別人對你的看法,甚至也會改變你對自己的看法——即便是黃金,在某些光線下也會顯得晦暗,但那只是錯覺。金子一直是金子。"

或許,這就是“教育”的意義。你誰都成爲不了,只能成爲你自己。但你也可以超越自己,只要心中擁有必勝的信念。

教育,就是給每個人一片陽光、讓每個人成爲一顆金子的機會。畢竟:

身處黑暗之中,金子再閃光也變得晦暗。

一片陽光之下,每一片瓦礫都自帶光芒。

讀這本書的原因,是看到很多榜單都推薦了。看了簡介,以爲是一本不錯的勵志、成功學書籍。但讀起來,才知道自己完全弄錯了。

我很喜歡這個書名,至於爲什麼取了這樣一箇中文書名?據譯者介紹,“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句話,來自於《聖經》: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而原先的英文原名:Educated,如果翻譯過來,這個詞的兩個層面“受過教育”和“教養”,譯者說“選擇任何一個都無法完整地表達原意。”

譯者在文章裏面詳細介紹了中文書名出爐的過程。中文編輯和譯者,“終於想出了一個自己比較滿意的直譯——《教育之名》,簡潔,保留了一些原文的力量。”

然後,和塔拉溝通的過程中,塔拉決定,就使用“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作爲中文版書名。

這句話本身有雙重解釋,“飛”這個字,既是“逃離”,也是“找到新的信仰”。作者經歷了噩夢般的童年之後,最終像飛鳥一樣,找到了教育的翅膀,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信仰之山。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原生家庭存在。無論這個家庭是好是壞,最終,每個人都要在心裏,完成一個對自己的人格揉碎、重塑、成形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教育。

有的人會很快接受這個過程,很快成長。也有的人一輩子都接受不了、找不到合適的方式,最後也得不到成長。正如塔拉所說:

“你可以用很多說法來稱呼這個自我:轉變,蛻變,虛僞,背叛。而我稱之爲,教育。”

所以,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會找機會,專門和兒子再聊一聊上學、讀書這個問題。

我想,會給他推薦這本書,請他仔細看一看。

同時,我也試着跟他這樣交流:“教育,是慢慢給你拼湊一雙翅膀的過程,等到你的翅膀足夠強壯、視野足夠高遠,你再回頭來看,你纔會明白,擁有這雙翅膀是何等幸運。

最後,願每個人都找到那雙翅膀,願每個人都得到成長。

作者公衆號:崔大尉

一起讀書,一起進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