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漏蘊藏的哲理

忙忙碌碌的一天,快下班的時候,忽然腦殼中靈光閃現,覺得沙漏蘊含着深刻的哲理,於是便想着一定要馬上去買一個沙漏。在羣裏問了安琪,她說凱德負一樓的書店可能有。我連忙跑去凱德負一樓的書店,問了營業員,說沒有。於是失望的出來,叫了一個三輪,趕往大觀園。在大觀園的七彩豆豆店裏,我一路張望,遇到店裏的小妹,問沙漏在哪裏,小妹一指,就在你旁邊呀。側身一看,果然,有3排大大小小的沙漏。我挑了兩個60分鐘的沙漏。歡喜的回辦公室了。

羣裏有人問,沙漏又蘊含什麼哲理呢?難道是你凝視着它,嘆息到:逝者如斯夫?我沒答覆。

我悟到的是關於虛實的哲理。你看,沙漏分成上下兩部分,相對獨立,但是中間有一個小小的通道,用來漏沙。一般情況下,上爲空,下爲實,虛實相對。恰好對於道家的陰陽理論。

對應於做人,人也要分虛實。但是我們這裏的虛不是虛假,而是代表那些精神的,想象的,思考的,隱性的;實代表物質,代表實體的,實感的,感官的,顯性的。但是兩者之間不是彼此獨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的,類似相生相剋的原理。

一個過於物質的人,本來他可以從物質上升華出豐富的精神境界,但往往他的精神性不足,顯得庸俗和膚淺,一個沉湎於精神世界的人,自己神遊虛幻的心靈世界,卻如孤鳥一般,飄渺而又虛無,他本該把自己的精神貫注到這個物質世界,讓庸俗的物質生活煥發生機。

生命當然是物質的,也是有“精神”屬性的。如同一棵桃樹,你砍掉它,它便是一堆柴火,你若栽種灌溉它,它便迎春生長,花朵俏立枝頭。

虛空不是真虛空,它看起來虛無,看起來“空”,但是蘊藏着生機和變化。若是沙漏兩端都填滿了沙,它就不叫沙漏,它無法計時,就是一個普通的裝沙的瓶子,毫無意趣、生機。

若是沙漏沒有裝沙,它便只是一個空瓶子而已,也沒有什麼生機。但是恰好古人就造出了這樣的一種器具,有空間,有實體,有虛,有實。

滿,不可,空,不可,事物恰好妙在虛實之間,才幻化萬千,才意象紛呈,才洋洋灑灑,才精彩絕倫。

這也正像我的一個朋友對我講的,畫畫要留白,做人要留白,我一直覺得不可理喻,覺得中國的文人太過於矯情或者附庸風雅。今日看來,留白,留空,相當於留下生機,讓物質、人情、意趣流動起來。

流動纔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虛,空,其實還是人的意像世界,也就是你的過去留下的記憶,你的未來給你的想象。這些是過去的和未來的,這就是虛。而實就是當下,當下你的感知,場景,物質,人和事,真真切切,環繞身邊。

當下的“實”很快過去,變成記憶,或者變成傷感,或者變成盼望,或者變成痛苦。而這些精神上的東西又能推動着人們的行爲,貫注到人的一言一行中,一粥一飯中,這些實,其實也是飽含着“虛”的。

我們做事做人其實都一樣,要實,就是要立足當下,要看得見摸得着,要有實在的事物呈現出來。要虛,就是要有精神,要有情懷,要能知道過去,要能想象未來。這樣的態度,才叫既務實又務虛。

虛實之間,就是沙漏的翻轉,就是沙漏的流沙。事物有了虛實,才能流轉,才能發展變化,才生機勃勃,才意趣盎然。

一個人他到了一個境界,他對實在的事物開始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認識,普普通通的尋常物,他能領悟到其中蘊含的宇宙萬物的奧祕,樂趣,能在自己的心中生起那些“虛無”的心念,再外化到眼神中,面龐中,身體姿態中,便是真的活通透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