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分析師之路】第十三章 系統配置與性能評價記憶敲出

【系統分析師之路】第十三章 系統配置與性能評價記憶敲出

信息系統中的性能

  • 說到系統的性能,首先我想到的是需求工程中對於系統需求中的非功能需求的收集中,就包含了性能的需求,還有一個與之對應的PIECES模型,PIECES模型第一個考慮元素便是Preformance性能;質量屬性中第一個就是性能Performance;在軟件架構體系當中4+1視圖模型中的進程模型,這個模型就是側重系統的性能,可擴充性和吞吐量;可見系統性能的好壞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本章節中,主要針對三個性能的考點:阿姆達爾定律,系統性能評價方法,性能指標。

1. 阿姆達爾定律

  • 對系統中某組件採用某種更快的方式,所獲得的某種性能的改變程度。它的核心思想是對改進部分在總執行時間中所佔的百分比。一般會比較改善前和改善後的加速比, 從而來判斷系統改善後的性能。這個考點常考也是比較簡單的考點。
  • 提升每個部件的話,成本會相當的高。那麼就提升部分的部件來加速系統的性能。

2. 性能指標

  • 和性能指標有關係的有三個週期和兩個定義。三個週期分別是:時鐘週期,總線週期,指令週期;而兩個定義是指MIPS和MFLOPS。
    1. 指令週期是取出並執行一條指令的時間;總線週期是訪問存儲器和IO端口所用的時間;而時鐘週期是時鐘頻率的倒數,CPU的主頻就是時鐘頻率。如果CPU主頻(時鐘頻率)爲1GHz的話,那麼就說明1秒鐘有1G個時鐘週期,每個時鐘週期爲1納秒。
    2. 一個指令週期由若干個總線週期組成,而一個總線週期時間又包含有若干個時鐘週期。也就是說,一個指令週期包含若干個時鐘週期。總結來說就是時鐘週期最小,總線週期其次,最大是指令週期。指令時鐘數就是完成一條指令所需要的時間
    3. MIPS是每秒處理百萬級的機器指令數,主要用它來衡量標量計算機性能
    4. MFLOPS是每秒百萬個浮點數操作,主要用來衡量向量計算機性能

3. 系統性能評價方法

  • 總結一下就是基準程序法是目前最好的評價性能的方法,而時鐘頻率法只能應用在x86那個年代了,而指令執行速度法和等效指令速度法都只能用在x86那個年代;而到了數據處理PDR,這個時候就開始不光只看CPU,而開始考慮存儲了;到了綜合理論性能法,開始考慮的是影響性能的多個因素。
  1. 時鐘頻率法:最老的評價信息系統性能的方法,就是看CPU時鐘頻率並以此我依據得出性能好壞的結論。
  2. 指令執行速度法: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根據一條指令執行的速度來判斷性能,而一條指令週期還是由若干時鐘週期構成的,所以在我看來這種方式的性能評價頂多算是時鐘頻率法的改進版,而官方定義上是表示機器運算速度的單位是MIPS。
  3. 等效指令速度法:也叫吉布森混合法,讓我聯想到的是RISC和CISC。在CISC中指令長短是不一樣的,那麼只是通過單位時間內執行指令個數來判斷的話,明顯是不合適的,所以也就有了等效指令速度法這種性能評價方法存在的價值,它考慮了各類指令在程序中所佔的比例。
  4. 數據處理速率法:到這裏評價性能的方法已經不光光看CPU的時鐘頻率或者指令週期等來得出結論了。而是把數據存儲和CPU性能一起考慮。PDR值越大性能越好。PDR綜合考慮了CPU和存儲。
  5. 綜合理論性能法:算出每個部件的計算率,再進行調整得出理論性能。至於改善那個部件對性能提升最大,這就可以和阿姆達爾算法聯繫在一起了。
  6. 基準程序法:說白了這個就是綜合理論性能法的升級版,簡單理解爲就是跑分軟件。它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性能評價方法。

4. 可靠性指標

  • 在系統可靠性指標的概念中,首先要了解三個概念名詞:MTTF,MTBF,MTTR。一般情況下MTTR是一個很小的值,它們三者之間的概念和關係見下面的描述:
    1. MTTR:Mean Time To Repair,平均故障修復時間
    2. MTTF:Mean Time To Failure,平均無故障時間
    3.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平均故障間隔時間
    • MTTR+MTTF=MTBF 一般情況下,由於MTTF的值很小很小,所以可以認定爲MTBF=MTTF(兩個F纔有可能約等於)。
    • 系統可用性就是:平均無故障時間 / 平均故障間隔時間 = 平均無故障時間 / (平均無故障時間 + 平均故障修復時間)。當MTTF很小的時候,也就是MTBF約等於MTTF的時候,這個時候可用性就約定於100%。

5. 可靠性和可用性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 官方概念區別:提高可靠性是減少系統中斷(故障)的次數,提高可用性需要強調減少從災難中恢復的時間。
  • 基於上面的理解,系統的可靠性就需要看MTTF,MTTF平均無故障時間越長,那麼我們就可以說可靠度高;
    而系統的可用性我們看的是MTTR,MTTR是平均故障修復時間,這個時間越短,我們就可以認爲可用性高。
    歸納起來就是沒有故障則可靠,快速恢復則可用。(恢復故障短可用高,無故障時間長更可靠
  • 可靠性和可用性一般很少區分,在架構中質量屬性往往提到的是可用性,不說可靠性。可靠性和可用性幾乎沒有什麼區別。但一個強調的是次數,一個強調的是持續的時間。

6. 可靠性分析中的串聯繫統和並聯系統

  • 失效率就是1-可靠度,可靠度越高的系統,失效率越低。
  • 在計算可靠度和失效率的時候,針對串聯繫統和並聯系統要分開考慮。並聯系統的失效率是指,當所有的並聯中的系統都失效後,那麼系統就失效了;而串聯繫統的失效率是指任何一個系統部件失效後,那麼系統就會失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