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 - 明孝陵游玩

钟山

又名紫金山,明太祖朱元璋之陵寝所在。
外形像钟,故名钟山。紫金山这个名称来历不明。

蒋山

孙权东吴时代,钟山曾改名“蒋山”,因为一个叫蒋子文的人而改名。这个人一般人不知道,她有个妹妹被称为“清溪小姑”比蒋子文有名,李商隐的诗“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诗里的小姑就是指蒋子文的妹妹。神女,小姑都是用典,神女指巫山神女。李商隐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用典一流。

南京城

战国时,楚威王打败越国,尽取吴越之地。楚威王在长江边的石头山(今清凉山)建立金陵邑。
三国时,吴大帝孙权建都南京(当时称建业),在金陵邑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由此奠定了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可以说,孙权才是南京城的奠基人。
东晋时,司马睿带着北方士族衣冠南渡,并定都南京(当时称建康)。南京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加上随后的宋齐梁陈,六朝古都之名成。
三国,东晋以及宋齐梁陈这六朝,虽然战乱频仍,但同时也是文化繁盛期。
世说新语记载的很多人物典故都跟南京有关,也留下了乌衣巷口,朱雀桥边等古迹。

明帝陵

朱元璋死后葬在钟山,号称明孝陵。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早死,葬在朱元璋墓下面东边,号称明东陵。
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在朱棣篡位后不知所终,也就没有陵墓。
明朝其他皇帝因为朱棣篡位后迁都到北京,因此都葬在北京昌平的十三陵。

明太祖事迹

参见 大明皇帝朱元璋

明孝陵游览

1 钟山风景名胜区
2 明孝陵指示碑
3 明孝陵导览图

明孝陵坐落在钟山最有气势的地方,明太祖的墓在钟山半山腰。
明朝官员祭拜路线:
下马坊 -> 四方城 -> 石象路 -> 翁仲路 -> 金水桥 -> 文武方门 -> 碑殿 -> 享殿 -> 方城明楼 -> 宝顶

1:下马坊进入,文武官员由此下马步行;
2:向北走到四方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朱棣为他老子修建的圣德碑亭;
3:向西走石象路神道,石象路神道尽头就是吴大帝孙权之墓,不过现在已经找不到墓冢,只有一块指示碑。据说建造明孝陵时,有人建议把孙权墓移走,明太祖说孙权也是个英雄人物,就让他留在山脚下给自己守墓;
4:向北走翁仲路神道,尽头是金水桥,然后一路上山,就可以到达墓地所在:宝顶。

4 石象路神道

石象路神道上都是石头雕刻的祥瑞神兽。







5 吴大帝孙权墓

相传,孙权和步夫人合葬在此处,不过已无封土,仅有指示碑。



不是很喜欢孙权,但是不否认他是一个少年英雄,老糊涂虫。
武功不如他哥,文采没听说过,比起曹子建那差的那不是一点两点。
不过他能够割据江东,偏安一隅,联蜀抗魏,也算是很有能力了。
曹操放了关羽一马,孙权却把关羽和关平(义子)都杀了。连曹操自己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就因为孙权够狠?
相比之下,反倒比较喜欢他哥孙策,虽然寿命不长,但是豪情霸气,自信爆棚。带着周瑜攻打皖城(今安徽安庆潜山),城破后掳劫了二乔,跟周瑜一人分一个。孙策还跟周瑜说这两人流离失所,跟了我们以后应该感到快乐,可惜两人都早死,特别是孙策,抢了大乔后不到一年就死了。这等龌龊反倒被眉州才子苏东坡改编成了英雄美人的俗套故事。
孙策和周瑜两人都死得早,孙策25岁死,周瑜35岁死,孙策死时,大乔可能20岁不到,大乔做妾的时间都不到一年就守寡了,孙权不可能让她再嫁。二乔实际上都很悲惨。

6 翁仲路神道

翁仲路神道上都是石头雕刻的文臣武将。



一路上人太多,没法拍。非常有沧桑感,应该是旧物。
翁仲是秦始皇时代的人。高大威猛,威震匈奴。他死后,秦始皇为其建立石像,守卫咸阳。后来成为修建帝陵的传统,在神道上矗立翁仲石像,守卫帝陵。

7 金水桥

由此上山,略过。

8 文武方门

第一道门,略过。

9 碑殿

康熙下江南时,祭拜明太祖时书写。不过字太丑。




署理江宁织造内务府三品郎中加五级 臣 曹寅
这是康熙祭拜明太祖时矗立的石碑,记述此次祭拜事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当时为江宁织造,负责接待康熙。

10 享殿

祭祀明太祖的大殿,天平天国被毁。


11 方城明楼

背后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墓地。



高大的明楼,灰暗的砖墙,很有沧桑感。



12 宝顶

明太祖墓地之所在。总共13级,第8级刻字“此山明太祖之墓”。
字应该是清朝重修时刻上的,明朝谁敢在此刻字。


13 其他

孙权纪念馆前的石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