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後家長抓狂      我卻想讓孩子做回自己

朋友告訴我,昨晚他一夜沒睡。問及原因,原來是孩子的成績考砸了。

孩子初二,小學成績很可以,七年級自己事業忙,稍微放鬆了些,沒成想到了八年級成績退步成這個樣子。

朋友越說越生氣,終於還是忍不住又對着女兒發了一通火。放下手機,換掉猙獰的面孔,苦笑着問我,怎麼辦,怎麼辦?

期末考試成績的揭曉,的確讓很多家長坐立難安,徹夜失眠。

我問朋友,爲什麼因爲孩子考砸,自己要這樣的抓狂難受想哭?她說,因爲分數代表着好學校,好前程。

我問,爲什麼那麼想讓孩子去好學校,有好前程?她說,因爲那樣孩子就會有幸福的人生。我追問,爲什麼我們會期待孩子幸福?她有些不耐煩地說,因爲我們愛他。

是的,一切都源於愛。

然而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做自己,同時,我們又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

問題是,如果我們過於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認可,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會產生:我們可能會失去自己。

我們活着的目標就是爲了得到他人的認可而活。比如學習,是爲了父母開心,老師表揚。我們努力工作是爲了被領導賞識。我們努力奔跑,只是爲了贏得他人喝彩。

可是當這些獎勵機制一旦失去,我們就會失去動力,放鬆,甚至放棄。

這個時候,我們的目標是最容易動搖的。

今天我一鄰居告訴我,他以前小學一直到初二,成績都特別優秀。初三的時候,班主任老師沒怎麼關注他,結果他就跟着同學逃課,後來成績就一落千丈了。

你看,因爲老師的不關注,學習就失去了源動力。

這樣看來,家長的過度關注,反而降低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可是,對於多數人而言,關係越親密,我們就越渴望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對方的身上。

那時,我們就是在摧毀對方的真實存在。

這世界上,我們都在互相強加,強加的時候,我們還會說,我愛你,所以才這樣對你。

    因爲這樣的說法,一切人際關係就成了一團迷霧:我們以愛的名義彼此強加,而當我們自覺地按照別人的意志去行動時,我們便迷失在人際關係的迷霧中了。

與其讓孩子迷失自己,還不如讓孩子做回自己。

當一個人爲自己的一切作選擇時,他便是在做自己,便是成爲自己,便是自我實現。

多數時候,我們看似是在愛別人,其實首先是在愛自己在這個人身上的付出。如果對一個人付出越多,那麼我們就會越在乎他,其實在乎的不過是自己的意志而已。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自己,我們又怎樣可以成爲自己?

    羅傑斯認爲,所謂自己,就是一個人過去所有生命體驗的總和。

假若,這些生命體驗我們是被動參與的,或者說是別人的意志的結果,那麼我們會感覺,我們沒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這些生命體驗我們是主動參與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結果,那麼不管生命體驗是快樂或憂傷,我們都會感覺是在做自己。

    是不是在做自己,這一點極爲關鍵。

    如果我們感覺不是在做自己,那麼不管別人的意志看似多麼偉大或美好,我們都會感覺很不舒服,並會做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事情。看上去,這些事情像是自毀或傷害別人,但其實我們不過是在用這些事情來喚醒自己的意志。

當一個小孩在父母的嚴厲監督下努力學習,成績優異時,孩子並不是快樂的。他會認爲所有的功勞都不是他想要的,他只不過是代替父母努力而已。


自己爲自己的人生作決定,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這聽上去很動聽,有一些偉大的味道。然而,這樣做的另一面,意味着你必須爲你的決定負責,如果選擇錯了,你受傷了,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把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很多人懼怕這一點,於是寧願放棄自己的意志,寧願被別人決定。

由此,他們自己阻斷了自我實現之路。

父母們之所以喜歡這樣做,常常是因爲抱有一個傳統的觀點——孩子是一張白紙。

意大利教育學家蒙臺梭利反對這一看法,她認爲,孩子絕不是一張白紙,相反,一開始就有一個精神胚胎,這個精神胚胎中藏有心靈成長的密碼。並且,只有孩子自己通過自己的行動、感受和思考才能解開這個密碼。

孩子6歲前有許多心靈發育的敏感期,譬如追求完美,熱愛音樂、數學等,都有一個敏感期。處於特定敏感期的孩子,會對某一件特定的事情有着匪夷所思的執着,他們會不厭其煩地自發地重複去做這些事。如果這些事在敏感期內得到了充分的操作和訓練,這個孩子的特定能力就會得到充分發展。如果錯過了這個敏感期,這一特定能力就會遭到難以逆轉的損害,以後要花極大的力氣才能部分彌補。

    蒙臺梭利認爲,這就是精神胚胎指引的結果。

更關鍵的是,6歲前的經歷決定了精神胚胎的發育程度。彷彿是,精神胚胎在6歲前基本發育成型了。假若在6歲前,父母一直忙於用自己的意志塑造孩子,那麼,孩子的精神胚胎就沒有發育的機會。於是,這個孩子就會出現種種問題。

一個精神胚胎得到良好發育的孩子,會有極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覺,對任何事情都要尋求自己的判斷和理解。最終,他將成爲一個極具獨立判斷能力和豐富創造力的人。

孩子的自由探索非常重要,因爲這是精神胚胎得以發育的唯一途徑。然而,因爲不理解孩子的行爲,大人很容易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志,控制並壓制孩子的選擇空間。

所以,不要急着去評判孩子並塑造孩子,更不要急着把你的觀念強加在孩子頭上。

我們儘量讓孩子做自己。

我們也努力做好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