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每個人心裏都住着個阿Q

讀書時課本里有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那時只覺得好笑:阿Q的髮型好笑,阿Q的爲人好笑,同時又覺得阿Q好可憐。總之未經過生活磨礪的我們對阿Q似懂非懂,也無法深刻理解魯迅塑造阿Q這個人物的良苦用心和對現實的諷刺意義。但有一個詞卻從此經常掛在我們嘴邊,用來嘲諷別人,有時候也用來自嘲——那就是“阿Q精神”。

阿Q沒有家,住在土穀祠裏;也沒有固定的職業,“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人們只有在需要阿Q幫忙做活的時候纔會想起他,平時他是可有可無的存在。他失掉了土地以及獨立生活的依憑,甚至也失掉了自己的姓。當他有一次喝罷兩杯黃酒,說自己原是趙太爺本家的時候,趙太爺便差地保把他叫了去,給了他一個嘴巴,不許他姓趙。

阿Q的“精神勝利法”實際上只是一種自我麻醉的手段,他的“優勝記略”不過是充滿了血淚和恥辱的奴隸生活的記錄。同時他的性格里也有其它許多複雜的因素,阿Q性格的某些特徵是中國一般封建農村裏普通農民所沒有的。既瞧不起城裏人,又瞧不起鄉下人;有時候自尊自大,有時候又自輕自賤,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環境造就的典型的扭曲人格。

然而也正是阿Q的這種精神勝利法,才使得他能夠在貧餓交加和被歧視的境遇裏過得踏實、睡得心安理得,否則他就算沒被餓死凍死,也會愁死了、氣死了。所以人在逆境中就得有一點阿Q精神:凡事往好了想,不糾結於壞心情,不被負面情緒所左右。所謂“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常想一二,不思八九”就是這個道理。

命運多舛的我走過幾十年的滄桑歲月,如今再讀《阿Q正傳》,心情自是與當年的初中生不可同日而語。沒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坎坷和磨礪讓我學會了放手,學會了知足常樂,學會了以平常心看待得失。

記得2月14日情人節那天晚上11點後,我發了個朋友圈:“聽說今天情人節,沒空看別人曬,忙着伺候父母,累並快樂着。因爲有一個人全程陪伴,這比發紅包坐寶馬實惠多了,更有意義——感覺就像住在美麗的茅草屋(開心的表情)。”閨蜜看到即刻做了評論:“真正的寧可坐在自行車上笑,也不坐在寶馬車裏哭的女人,好樣的!不過弱弱的說一句,好像有點阿Q精神哦(偷笑的表情)。”其實我知道朋友是笑話我,說我在情人節沒有收到鮮花和紅包,一個小小的陪伴也值得拿出來這麼炫耀。我連忙私聊她:“這麼晚了,你怎麼也還沒有睡?”閨蜜調侃道:“在等情人啊!”我笑道:“等到了麼?”她哂笑着自我解嘲:“沒有哦。我也是阿Q。”我頗有感慨地說:“沒錯啊。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裏都住着個啊Q!這樣才能使我們每天的心情都保持美好和愉悅。”閨蜜說:“好像還真是那麼回事噢。”

有句話說得好:“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所以有人肯陪我幫我,我便知足,不需要鮮花和紅包來渲染我平凡充實的生活。古語云:“有糧千擔 ,也是一日三餐;有錢萬貫 ,也是黑白一天;洋房十座 ,也是睡榻一間。”人生皆過客,又何必去追求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呢?把握當下,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不虛度時光就是成功。

林清玄說得好:“人生需要準備的,不是昂貴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所以當我們身處逆境不順心時,不妨拿出一點阿Q精神,以平淡之心看待挫折和不幸,刪繁就簡,不去過分追求得不到的東西。有時候一塊錢的打火機也能夠點燃一萬塊錢一根的香菸,幸福的門檻其實並不高,就看你用什麼樣的心情對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