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如山》:有些人不論生死,都陪在我們身旁

文丨嵐淚軒兒

《長輩如山》是餘秋雨先生在其父親去世之後,以他個人角度講述的,關於他父親的生前回憶。

八十多歲老人的一生,如放電影一般的,在餘秋雨腦海裏閃過。

文中記錄了餘秋雨父親餘學文以及其叔叔,姑姑,祖父,祖母,外公,外婆,姨媽等的相關故事。

小時候我跟着媽媽和祖母在鄉下,他在上海工作,偶爾回鄉一次,幾乎沒有抱過我。不是他不想抱,而是過於疼愛我的祖母和母親擔心他抱不好。

等我長大,與各種朋友見面時會握手,但與爸爸相見卻不會。我叫他一聲,笑笑,他應一聲,也笑笑。後來他行動不便了,走路時我會攙扶他,挽着他的胳膊,卻也不會碰到他的手。——餘秋雨

在父親搶救病房,餘秋雨第一次觸碰父親,認真端詳父親遺容,回憶起父親生前的一切,母親,靜坐在病牀前吞聲哭泣。

對於與父親的距離,有無奈,有遺憾,在中國,很多人和父親表達感情一貫是含蓄的,不會直接表達愛,不會像母親一般和孩子嘮嗑,更不會彼此擁抱。

正因爲如此,我們錯過了很多,父愛默默無聞,甚至有時我們都不曾感受到,而忽略了父親的存在。

當爲人父母時,才明白父愛亦是如此深沉。

“對於親人的離去,餘家並不陌生”,可每一次都讓人痛心,經歷多了,不是帶來冷漠,而是冷靜回憶。

父親和母親之間,平淡卻偉大的愛情故事,在 “飢寒交迫,喪事頻頻”家庭背景下,母親下嫁,後又幫忙撫養姑姑遺女作者的表妹,婆媳相敬如賓,這是一個出生名門,有學問,有教養的小姐體現出來的涵養。

文中所述,最能觸碰我內心的,是餘秋雨的祖母,那個連她自己都不記得自己名字的“餘毛氏”。

在餘秋雨祖父去世之後,祖母在艱苦的年代,養育七個孩子的艱難路程,雖然抱着“一個也不能少的決心”,卻沒能攥住每一個孩子,餘秋雨的父輩,最終只剩下其父和叔叔兩人。

一個經歷過白髮人送黑髮人痛苦的老人,在晚年,常常喚起死去的孩子的小名。

祖母出生於大戶人家,在危境中抱扶起全家,她是堅強的,她是偉大的,她是可敬的,好的品質在耳濡目染中傳承,餘秋雨父輩是,餘秋雨這輩也是。

祖母的經歷是多麼讓人痛心,又是多麼讓人敬佩,祖母曾經負擔着無人能想象的痠痛,這一切,如餘秋雨父親一般,已經歸於山裏,在吳石嶺這座據說藏着珍貴書籍的大山中,在吳石嶺這座包容四方的綜合祠堂,在吳石嶺這座大地的祭壇裏,去陪伴祖先,陪伴那些古書,留給活着的人的回憶,也會在不經意間淡忘。

按照古人的說法,我應“守制”。我在守制期間要做的事,是努力回想他和其他長輩的事。但是我的記憶十分有限,只能一次次追問媽媽。

媽媽說:“你不問,差一點兒全忘了。”——餘秋雨

“你不問,差點兒全忘了。”媽媽一句不經意的話,是她和丈夫默默攜手走一生的真實寫照,彼此深愛的兩個人,在失去摯愛之時,來不及想那遙遠的事情,那是父親的一生,也是母親一生。

雖然父親已經不在了,但他已經深深的影響着餘秋雨的一生,有些人不論生死, 都陪在我們身旁,那是精神的寄託,是我們記憶中不願忘卻的記憶。

長輩如山,希望我們理解時還來得及向長輩們致謝,亦將這種父輩默默的愛傳承下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