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 sixthday(系統測試)

一、性能測試

性能:

1.性能是一種表明軟件系統或構件對於及時性要求的符合程度的指標。

2.性能是軟件產品的一種特性,可以用時間來度量。性能的及時性通常用系統對請求做出相應所需要的時間來衡量

性能測試:

1.檢驗軟件是否達到需求規格說明書中規定的各類性能指標,並滿足一些性能相關的約束和限制條件。

2.性能測試的目的是確認軟件是否滿足產品的性能需求,同時發現系統中存在的性能瓶頸,並對系統進行優化

性能測試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評估系統的能力;2.識別系統中的弱點;3.系統調優;

性能測試方法:

1.基準法;2.性能下降曲線分析法等;

基準法的基準大體有以下幾方面:

1.響應時間:從應用系統發出請求開始,到客戶端接收到最後一個字節數據爲止所消耗的時間。

2.併發用戶:一般是指同一時間段內訪問系統的用戶數量。(在線和訪問是不一樣的)

3.吞吐量:指單位時間內系統處理的客戶請求數量。(頁面數/秒,事務數/分)可以直接體現軟件系統的性能。

4.性能計數器:是描述服務器或操作系統性能的一些數據指標。發揮着監控和分析關鍵作用。(比如Windows系統任務管理器)

性能測試執行:

1.計劃階段;2.測試階段;3.分析階段;

二、壓力測試

壓力測試:

1.壓力測試是指模擬巨大的工作負荷,以查看系統在峯值使用情況下是否可以正常運行。

2.壓力測試是通過逐步增加系統負載來測試系統性能的變化,並確定在什麼負載條件下系統性能處於失效狀態,以此來獲得系統性能提供的最大服務級別的測試。

壓力測試特點:

1.壓力測試是檢查系統處於壓力情況下的能力表現。通過不斷增加系統壓力,來檢測系統在不同壓力情況下所能到達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2.壓力測試一般通過模擬方法進行。通常在系統內對內存和CPU利用率上進行模擬,以獲得測量結果。

3.壓力測試一般用於測試系統的穩定性。通常會考察系統在壓力下是否會出現錯誤等方面的問題。

壓力測試和性能測試的聯繫和區別:

1.壓力測試用來保證產品發佈後系統能否滿足用戶需求,關注的是系統整體;性能測試可發生在各個測評階段,一個單獨模塊的性能也可以進行評估。

2.壓力測試是極端情況下的系統能力的表現;性能測試是正常能力的表現;

壓力測試方法:

1.重複壓力測試:一遍又一遍地執行某個操作或功能。能否持續不斷地在每次執行都正常。

2.併發壓力測試:同一時間執行多個測試線程。

3.量級增加壓力測試:可以重複執行一個操作,但是操作自身也要給產品增加負擔。

4.隨機壓力測試:對上述手段隨機組合,以便獲得最佳的測試效果。

壓力測試執行(壓力測試用力的選取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檢查是否有足夠的磁盤空間;檢查是否有足夠的內存空間;創造極端的網絡負載;製造系統溢出條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