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貧窮的怪圈

    當年,范蠡離開勾踐在陶地隱居時,被當地人喚作陶朱公他有三個兒子.二兒子最調皮,後因殺人下了楚國的大牢.陶朱公認爲殺人償命是常理,所以不管這件事,但他老婆非要他設法救出二兒子不可.陶朱公只得拿出1000兩黃金,準備安排小兒子把二兒子救出來.這時大兒子自告奮勇去救弟弟,陶朱公不答應,大兒子委屈得要自殺,嚇得陶朱公的老婆大哭起來:"孩子他爹,你就讓老大去吧."
陶朱公沒辦法,只得寫了一封信給老朋友莊生,然後吩咐大兒子說:"到達楚國,直接到莊生家把黃金送給他,什麼也不要問."
    大兒子到了莊生家,把老爸的書信和1000倆黃金拿了出來 。莊生對他說:“你馬上離開這兒,千萬不要滯留,即使你弟弟放出來了,你也不要問其中的原委。”
    莊生雖然是當官的,但他住在窮街陋巷,以廉潔正直聞名於世,很受人尊重。陶朱公送來的黃金,他打算事成之後再送回去。他選擇時機入宮,說服楚王實行德政,進行大赦。
    這消息很快傳開,陶朱公的大兒子心想,既然楚王準備大赦,弟弟自然應當放出,那麼1000兩黃金不是白送了嗎?於是他又來到莊生家要黃金。莊生見到他大喫一驚,問:“你不是離開楚國了嗎?”陶朱公的大兒子說:“我本就沒有離開,如今朝延大赦,我弟弟將放出來了......”莊生領會了他的意思,把黃金還給了他。
    莊生爲陶朱公大兒子的無知感到羞辱,他又入宮晉見楚王說:“臣聽人們說,陶地富人朱公的兒子殺人被囚禁在楚國,他家裏人拿出許多金錢賄賂大王左右侍臣,所以大王不是體恤楚國百姓而實行大赦,而是因爲朱公兒子的緣故。”楚王勃然大怒道:“寡人怎麼會因朱公兒子的緣故而施捨恩惠呢?”他命令立即處死朱公的兒子,第二天才下達大赦令。
    陶朱公的大兒子攜帶弟弟的屍體回到家。陶朱公說:“我早就知道他必定救不活弟弟,反會把他更快地送上斷頭臺。他不是不愛自己的弟弟,只是捨不得錢。他從小跟我一道喫苦,知道生計艱難,錢難掙。至於小三子,生下來看見我富裕,只知乘坐好車,哪裏知道財產得來不易。所以我派他去,就是考慮他會看輕錢財,捨得放棄.....
    美國斯坦福研究中心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一個人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人際關係,世界上衆多才華橫溢的人之所以懷才不遇,關鍵在於他們並不具備經營人脈的能力,因爲幸運其實是設計出來的。看似幸運之神巧合地降臨,其實多半是努力經營人脈的結果。
    提倡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很多人,從小就從受苦受累的日子中走過來,長大後一直保持了節儉的精神,但太過節儉反而會制約其事業的發展。現在看到上學的時候,爲什麼越是調皮搗蛋的孩子,最後越有出息,事業做的也越大,反而太老實的孩子往往沒出息,一方面原因是因爲淘氣的孩子更有勇氣,另一方面是,淘氣的孩子更習慣性的慷慨,所以凝聚力會比較強。一旦被節約思維限制住,往往會畏首畏尾,斤斤計較,放不開手腳,因爲很難意識到,所以他們長期很難打破這個怪圈。仔細觀察周邊朋友,但凡事業做大的人,大部分都比較慷慨。
    所以,養孩子也要儘量不要窮養,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