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成功的九大挑戰

    近日在朋友圈看到朋友發的這張圖片,印象比較深刻,這九條也揭示了人性的弱點,結合自身的情況,有幾條中招,過慣了平淡的生活,想要有所突破,就需要敢於面對問題,一個一個的去克服。
一、總找藉口(22%)
    項羽烏江自刎時說:“天亡我,非戰之罪也。”意思是,這是老天要我滅亡,不是我不會打仗。其實項羽犯過的策略錯誤多如牛毛、趕走謀士范增、鴻門宴上的優柔寡斷等等都是他失敗的原因。而他死前毫不自覺,怪罪的是天,這就是爲自己的失敗找藉口。
    阿隆索她被稱爲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最偉大的女芭蕾舞蹈演員,也是世界芭蕾史上罕見的奇人,她一手打造的古巴國家芭蕾舞團已躋身世界最優秀的芭蕾舞之列,她古稀之年還能把芭蕾演繹的美妙絕倫。她九十歲時,還摘得西班牙巴勃羅藝術大獎,她在醫術盛年遭遇了幾近雙目失明的厄運,她卻從未動搖過對藝術人生的熱愛與追求,面對別人好奇的追問,她總容是淡淡一笑:“不給自己任何藉口。”不給自己藉口的她,使自己獲得了成功。
    總找藉口意味着退縮,逃避現實,就會有越來越多的門對你關上。一個真正自律的人,不會花大把的時間去抱怨、嫉妒、怨天尤人,而是會與自己和解,直面現實,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二、恐懼(20%)
    你是否在工作當中有這樣的感受:害怕領導批評、害怕別人覺得自己無能、害怕別人知道自己的缺點、害怕犯錯、害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報。其實就是心智的弱小,不願意面對挫折感。
    美國總統羅斯福曾經說:“我們唯一需要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沒錯,恐懼對於人類來說彷彿是天生的弱點。他更多來源我們內心的映射,因爲對自己不抱信心,不敢相信自己有戰勝恐懼的希望,從而讓對未知事物的恐懼這種本能,逐漸變成了嚴重的問題。恐懼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它在造成了個人的痛苦與焦慮的同時,還使人們失去了許多的成功希望,很多人的恐懼都是來自我們內心的想法,而當你感到恐懼而躲起來,世界就會變得越來越小。不過等到你願意面對的時候,其實恐懼有時沒有你想象那麼恐怖。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正視恐懼並戰勝它
三、猶豫不決(13%)
    猶豫不決,其實是一件很內耗的事情,猶豫不決也稱之爲選擇困難症,愛猶豫不決的人身上通常爲:性格自卑、柔弱、膽小如鼠、不自信、心思細膩、愛計較小氣等等。當你猶豫不決時,機會可能就會和你擦肩而過。所以我們做決定時一定要當機立斷,切莫猶豫不決。雖然雷厲風行難免會犯錯,但比什麼也不做要強。我有個朋友前段時間買了輛紅旗H5,從進店看車到買車,只用了不到10分鐘,就做了價值20多萬的決策,雖然過了不到半年由於性能問題把車換了,損失6萬塊錢,不影響他用新賺的錢換奧迪A6。
四、拒絕學習(13%)
    查理·芒格,是一位終身學習者,他曾說:“我這輩子遇到的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
拒絕學習,就是拒絕美好的人生,聰明人都是終身學習者。
五、拖延(9%)
    海爾的文化理念是日事日畢,日清日高。與他們的實際行動結合的很到位,記得之前看過海爾起家時的一段視頻,客戶的任何需求,張瑞敏都是安排人第一時間完成,有時候會安排當夜完成,“永遠比對手快一步”的觀念,成就了海爾,發展到現在,建成了世界第一條9秒冰箱生產線。“5秒法則”可以很好地解決拖延的問題,而這個“五秒法則”之所以能夠成功,是逼迫你屏蔽掉自己的感受,直接進入行動模式。我們一般的行爲是:需求——感受——行動,而其中的感受是拖延、退縮和膽怯的根本;而利用“五秒法則”就是讓自己先屏蔽感受:需求——5秒法則屏蔽感受——行動=擺脫拖延。
六、三分鐘熱度(8%)
    三分鐘熱度,就是不能夠長久的堅持去做一件事情,那是因爲沒有做對正確的事情,改變方法:找到內心的驅動力,堅持下來做一件事,一定要搞清楚,這件事是不是真的特別想做,內心的驅動力是什麼。
七、害怕拒絕(7%)
    心理學家蓋伊·溫奇經過多年的調查發現,被人拒絕後,智商會瞬時降低,產生憤怒、抱怨、自責等情緒。
首先,我們會感覺到自己是被否定的、不被接受的,激發出內心的無價值感以及孤獨感,進而產生羞恥和憤怒的攻擊性,這股能量要麼攻擊他人,要麼轉向自己。其次,對應的一部分理想自我會因此坍塌,由此會生出對自我喪失和自我不確定的恐慌。而我們所害怕的,正是這些瞬間累積而成的“被拒創傷”。一位65歲的美國老人,發現自己有一份無形的資產——炸雞祕方,於是開始四處兜售。但迎接他的是一次又一次被拒絕,然而老人沒有沮喪,沒有止步,經過1009次被拒絕之後,在第1010次,終於有人採納了他的建議,從而也有了如今遍佈世界各地的快餐——肯德基。一個能放下自尊去做事情的人,是專注目標成果導向的人;而把自尊心放在第一位的人,在人際交往做事情的時候,總關注在他人對自己的態度。馬雲說,你要習慣被拒絕。
八、自我設限(6%)
    “自我設限”就是在自己的心裏面默認了一個“高度”,這個“心理高度”常常暗示自己:這麼多困難,我不可能做到的,成功機會幾乎是零。想成功那是不可能的! 自我設限會讓我們在生活中失去很多機會,而很多時候的成功,恰恰就是因爲你當下人格所不具備、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一種能力,所以我們必須要去突破自我設限。首先你需要反思,回憶一下你對自己都有哪些設限,並把它們一一寫下來,然後下次再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你一定要提醒自己改變原來固有的思維模式,勇敢去嘗試;當你邁出第一步之後,你就會發現,其實這件事也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可怕。當然我們都希望事情的進展可以越來越好,所以既然我們已經開始嘗試改變,爲什麼不直接把自己進化成一個”新物種“呢?
九、逃避現實(5%)
    逃避心理就是迴避心理,即在現實生活中,自己與社會及他人發生矛盾及衝突時,不能自覺地解決矛盾、衝突,而躲避矛盾、衝突的心理現象。面對痛苦的時候,我們往往是不理性的。我們害怕它,用自己的恐懼爲它造勢,到最後它終於能唬人了,我們就可以選擇逃避。表面來看,我們似乎是被現實追趕得避無可避,實際上,我們敗在了自己的恐懼中。
    魯迅先生說: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所以,不再逃避,能面對現實就是一種勇敢者的行爲。因爲在勇敢者看來,現實的疼痛只是一張畫着鬼臉的面具。

    相信,通過這九個關卡的鍛鍊,一定會成爲自己想成爲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