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應知應會-1

  1. 計算機中主機與外設間進行數據傳輸的輸入輸出控制法有程序控制方式、中斷方式、DMA等。
    1. 在程序控制方式下,由CPU執行程序控制數據的輸入輸出過程。
    2. 在中斷方式下,外設準備好輸入數據護或接收數據時向CPU發出中斷請求信號,若CPU決定響應該請求,則暫停正在執行的任務,轉而執行中斷服務程序進行數據的輸入輸出處理,之後再回去執行原來被中斷的任務。
    3. 在DMA方式下,CPU只需向DMA控制器下達指令,讓DMA控制器來處理數據的傳送,數據傳送完畢再把信息反饋給CPU,這樣就很大程度上減輕了CPU的負擔,可以大大節省系統資源。
  2. 運算器&&控制器
    1. 運算器由算術邏輯單元(ALU)、累加寄存器、數據緩衝寄存器和狀態條件寄存器組成,是數據加工的處理部件,完成計算機的各種算術和邏輯運算。
    2. 控制器用於控制整個CPU的工作,決定了計算機運行過程的自動化,不僅要保證程序的正確執行,而且要能夠處理異常的事件。控制器包括:程序計數器(PC)、指令寄存器(IR)、地址寄存器(AR)、指令譯碼器(ID)、時序部件等。
  3. RISC(精簡指令集計算機)的主要特點是重疊寄存器窗口的技術;優化編譯技術。RISC使用了大量的寄存器,如何合理分配寄存器、提高寄存器的使用效率及減少訪存次數等,都應通過編譯技術的優化來實現;超流水及超標量技術。爲了進一步提高流水線速度而採用的技術;硬佈線邏輯與微程序相結合在微程序技術中。
  4. 漏洞掃描系統是一種自動檢測目標主機安全弱點的程序,漏洞掃描系統的原理是根據系統漏洞庫對系統可能存在的漏洞進行一一驗證。黑客利用漏洞掃描系統可以發現目標主機的安全漏洞從而有針對性地對系統發起攻擊:系統管理員利用漏洞掃描系統可以查找系統中存在的漏洞並進行修補從而提高系統的可靠性。漏洞掃描系統不能用於發現網絡入侵者,用於檢測網絡入侵者的系統稱爲入侵檢測系統。
  5. 計算機能直接識別或執行的語言是機器語言,其他形式的語言程序都要先翻譯成機器語言才能運行。彙編語言是對機器語言的第一層抽象。將0、1序列表示的操作用符號表示,例如:用MOV表示數據傳送,ADD表示相加運算等,因此彙編語言需要翻譯,實現該翻譯任務的軟件稱爲彙編程序(或彙編器)。
  6. 黑盒測試用例設計
    1. 因果圖法是根據輸入關係決定輸出結果。
    2. 等價類法是將輸入或輸出化分成等價類。
    3. 邊界值法是取輸入或輸出的邊界值設計用例。
    4. 路徑測試法是代碼測試方法。
  7. 查找路由表時如發現有多個選相匹配,那麼應該根據最長匹配原則進行選擇。
  8. ICMP與IP協議同屬於網絡層,用於傳送有關通信問題的消息。例如:數據報不能達目標站,路由器沒有足夠的緩存空間,或者路由器向發送主機提供最短通路信息等。ICMP報文封裝在IP數據報中傳送,因而不保證可靠的提交。
  9. 【CMM】基本概念
    1. 建立基本的項目管理和時間來跟蹤項目費用、進度和功能特性爲可重複級的核心;
    2. 使用標準開發過程(或方法論)構建(或集成)系統爲已定義級的核心;
    3. 管理層尋求更主動地應對系統的開發問題爲已管理級的核心;
    4. 連續地監督和改進標準化的系統開發過程爲優化級的核心。
  10. 敏捷軟件開發宣言:相對於過程和工作,更強調個人和交互;相對於嚴格的文檔,更重視可工作的軟件;相對於合同談判,更注重與客戶的合作;相對於遵循計劃,更專注於對變化的響應。
  11. 開發過程模型
    1. 瀑布模型將開發階段描述爲從一個階段瀑布般地轉換到另一個階段的過程。
    2. 原型模型中,開發人員快速地構造整個系統或者系統的一部分以理解或澄清問題。
    3. 螺旋模型將開發活動和風險管理結合起來,以減少風險。
    4. 噴泉模型開發過程模型以用戶需求爲動力,以對象爲驅動,適合於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
  12. 軟件測試的原則
    1. 所有的軟件測試都應該追溯到用戶需求。
    2. 測試應儘早不斷地執行。
    3. 程序員應避免測試自己的程序。
  13. GB/T 16260-2006《軟件工程 產品質量》規定的軟件產品使用質量特性包括有效性、生產率、安全性、滿意度。
  14. 白盒測試又稱結構測試、透明盒測試、邏輯驅動測試或基於代碼的測試。 測試無法窮舉路徑。黑盒測試不測試軟件系統的代碼結構。根據概要設計好詳細設計說明文檔生成白盒測試的測試用例。
  15. 企業標準時參照並基於相關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並針對自有產品所採用的特定技術而制定的。這些技術包括企業擁有的專利、不公開的科研成果等,反映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常技術性較高。
  16. 安全性測試與評估是軟件安全性測試的重要內容,其測試與評估的基本內容包括用戶認證機制、加密機制、安全防護策略、數據備份與恢復手段、防病毒系統等,而系統能承受的併發用戶量屬於基本的應用負載壓力測試內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