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華爲抨擊沒有實用價值的小米MIX Alpha,到底有什麼價值?

小米MIX Alpha發佈後,引發不少熱議。不同以往“令人驚呼的高性價比”套路,這次熱議的原因恰恰相反,是因爲普通人可望不可即的超高定價,讓大家炸開了鍋。

有人說小米MIX Alpha售價太高,哪怕將來量產也註定曲高和寡。甚至有人說它毫無價值,評價中都帶着輕蔑,比如一直和小米保持“撕X”狀態的華爲副總餘承東。

​“沒有實用價值”的表述很直接,不過可以理解,畢竟只有同行之間纔是赤裸裸的仇恨。當然,小米向來不缺乏互懟的氣魄。

​但撕歸撕,作爲喫瓜羣衆的我們最終想要知道的是,這樣一個接近2萬元的概念機,它到底有沒有價值?思來想去,私以爲對我們普通消費者而言,它就是一款“看看就好”的手機,但這機器的價值或者意義對於小米來說,還真是非同一般。

首先,這是股價跌跌不休的大背景下,小米大秀“研發肌肉””,穩定投資“軍心”的重要動作。

從開盤價的16.6港元,到現在不到9港元,近乎腰斬的小米股價,讓雷軍和管理團隊如坐鍼氈。小米生態產業鏈雖增長勢頭喜人,但並沒能挽回小米股價的頹勢,雷軍在港交所上發出的豪言壯語,也在投資者的抱怨聲中,不斷被稀釋。

小米需要改變,雷軍需要完成自己的“二次救贖”。他必須要讓他的投資人看到,小米超強的研發能力和他本人對未來技術的渴望和追求。MIX Alpha應勢而生。

​超強視覺衝擊力的環繞屏、1億像素的手機相機、足夠有未來感的手機形態… …對外,令大衆驚喜。對內,也給了小米研發團隊一次高標準練兵的機會,積累了可嫁接到小米其他機型的研發實力和經驗。

MIX Alpha讓雷軍秀出小米的“最強肌肉”,給那些在顧慮中徘徊的投資者們,喫下了一顆“小米兼具研發力和創造力”的定心丸。

再者,MIX Alpha打破了刻板偏見,讓小米變得更 “酷”,對品牌的提升可以說是顯而易見。

9月24日的小米5G新品發佈會上,雷軍將MIX Alpha的實物圖切換出來的時候,激動到幾乎破音。

​很顯然,在這個閃耀着藍光的“小傢伙”上,雷軍寄託了太多東西。

衆所周知,追求高性價比的品牌策略,之前讓小米在品牌形象的提升與賦能方面吃了不少虧。小米手機平均客單價在1000元上下的現實,讓小米必須作出抉擇,是維持現狀啃老本,還是打破品牌固有偏見,刷新品牌形象。

很顯然,雷軍選擇了後者。從小米分離紅米獨立運營,再到MIX Alpha的誕生,小米的一系列動作,都在告訴消費者和友商們,小米有做高端機的硬實力,而且只要小米想做高端機,完全可以做到極致。不過,MIX Alpha對雷軍的意義遠不止於此。

它的存在,除了提升品牌,還很好做到了與年輕人的精神共鳴。

雷軍在微博說MIX Alpha代表着小米的探索精神,小米進入了一個無人區,這讓小米的存在顯得很酷。

​這不正是許多年輕人崇尚的“堅持自我,敢於冒險”的那股酷勁兒嗎?

自從喬布斯“仙逝”之後,很少有廠商在把“酷”用在手機身上了,我們聽到更多的是硬件的堆積,以及軟件聊勝於無的升級與換代,甚至同質化、抄襲的現象都屢見不鮮,真的一點都不酷。

想想也對,小米品牌從誕生之初,走的就是年輕風格,當“同質化”大行其道,年輕人推崇的探索精神和追求的“酷”文化更被急切需要。

雷軍就是要用MIX Alpha釋放一個信號,小米手機依然很酷,而且依然要和年輕人酷在一起,要做他們的酷標杆。

當然,這款機器也是近階段必要的一個營銷爆點,小米急需更多的關注和討論。

​我們都感受的到,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以互聯網營銷見長的小米,被手機界的Apple和華爲的“二人轉” 給搶去了風頭和流量。

關於小米的討論,開始變得乏善可陳,就算特意去搜,也基本上和手機無關。常規的主力產品,已經無法讓小米獲取關注了。外加OPPO推realme,vivo推iQOO以及榮耀這幾個競品高性價比策略的輪番圍攻,這讓小米聞到了危險的味道,它比任何時候都需要話題,需要流量。

畢竟,行業流量池就那麼大,流量被瓜分殆盡,銷量從何而來?小米想要流量,只能靠自己破釜沉舟。它需要一款爆品,一款甚至能把所有流量媒體都聚焦到自己身上的產品。

不能雷同,只能唯一;不能常規,只能突破;可以有競品,但也得是數月之後發生的事。超前而富有想象力的MIX Alpha完美契合。

而這,也是MIX Alpha存在的第三個意義,它要擊潰所有的審美疲勞,哪怕很多人對它的外觀設計,持保留意見。但這就夠了。

雷老闆更需要的是以MIX Alpha爲載體,借媒體的聚光燈,將小米重新帶回手機界的舞臺中央。而且這波營銷,纔剛剛開始。

還有兩個月,MIX Alpha就要量產了。屆時,你會買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