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可行性分析注意哪些內容?

技術可行性方案

技術可行性是指決策的技術和決策方案的技術不能突破組織所擁有的或有關人員所掌握的技術資源條件的邊界。
技術可行性分析注意的內容:進行技術可行性分析時,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全面考慮系統開發過程所涉及的所有技術問題

軟件開發涉及多方面的技術,包括開發方法、軟硬件平臺、網絡結構、系統佈局和結構、輸入輸出技術、系統相關技術等。應該全面和客觀地分析軟件開發所涉及的技術,以及這些技術的成熟度和現實性。
##2、儘可能採用成熟技術
成熟技術是被多人採用並被反覆證明行之有效的技術,因此採用成熟技術一般具有較高的成功率。另外,成熟技術經過長時間、大範圍使用、補充和優化,其精細程度、優化程度、可操作性、經濟性等方面要比新技術好。鑑於以上原因,軟件項目開發過程中,在可以滿足系統開發需要、能夠適應系統發展、保證開發成本的條件下,應該儘量採用成熟技術。

3、慎重引入先進技術

在軟件項目開發過程中,有時爲了解決系統的特定問題,爲了使所開發系統具有更好的適應性,需要採用某些先進或前沿技術。在選用先進技術時,需要全面分析所選技術的成熟程度。有許多報道的先進技術或科研成果實際上仍處在實驗室階段,其實用性和適應性並沒有得到完全解決,也沒有經過大量實踐驗證,在選擇這種技術時必須慎重。例如,許多文章中已經報道了指紋識別技術,而且市場上也有實驗性產品,但指紋識別技術至今仍有許多重大技術難題沒有突破,離具體應用仍有一定距離。因此,在項目開發中要謹慎選用這種技術。如果不加分析,在項目中盲目採用指紋識別技術,應用時肯定會出現許多難以解決的具體問題。

4、着眼於具體的開發環境和開發人員

許多技術總的來說可能是成熟和可行的,但是在開發隊伍中如果沒有人掌握這種技術,而且在項目組中又沒有引進掌握這種技術的人員,那麼這種技術對本系統的開發仍然是不可行的。例如,分佈對象技術是分佈式系統的一種通用技術,但是如果在開發隊伍中沒有人掌握這種技術,那麼從技術可行性來看就是不可行的。

5、技術可行性評價

技術可行性評價是通過原有系統和欲開發系統的系統流程圖和數據流圖,對系統進行比較,分析新系統具有的優越性,以及對設備、現有軟件、用戶、系統運行、開發環境、運行環境和經費支出的影響,然後評價新系統的技術可行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在限制條件下,功能目標是否能達到;
利用現有技術,性能目標是否能夠達到;
對開發人員數量和質量的要求,並說明能否滿足;
在規定期限內,開發是否能夠完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