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久了,家就成了旅館

其實離開家也沒幾年,也不是一去不回,幾乎每個月都有回家的,只不過是蜻蜓點水式,到家打個卯就走,一般屋門也不出,誰都不知道我回家了。

或者偶爾出去一次,有人看見了打招呼,張嘴就是:又回來啦,這次待幾天啊?

被問的一愣一愣的,哭笑不得,這是我家啊,爲啥加個“又”字?然後尷尬,不待幾天馬上走。

或者想去地裏看看,還要去前院二姐家拿鑰匙。因爲地是用鐵絲網圈着的,總是沒人打理,出野菜長野草。前院養了好多的兔子,需要喂野菜,就把鑰匙給了他們。

拿過鑰匙,二姐理所當然的囑咐:走的時候想着把鑰匙還給我啊!…………鑰匙好像是我家的來着……

或者夥伴們的電話一個個,午飯跟着她喫,晚飯跟着她喫……我自己會做飯啊,一個人也可以開火的……

大嫂說:拿上點豆角,拿上點黃瓜,拿上把小蔥?……我上班是管食宿的說……

反正有什麼在悄悄地變化,有些陌生,有些不舒服。

出來上班之前有人和我說:出去時間久了,家,就成了旅館。

當時我嗤之以鼻,怎麼可能?家就是家,怎麼會成了旅館!

現在才理解,這話,很形象。

一家人聚在一起,和和美美,有歡笑,有情緒,有煙火,是溫暖溫馨的家。

東西南北各自飄零,由於休息的不自由性質,你回家這個時間,我回家那個時間,而且都不能多休息兩天,頂多宿一兩晚就要走了,聚到一起的時候真的不多。

濃濃的鄉愁漸漸的淡薄漸漸的若有似無。習慣了漂泊。雖然每每一說起回家就激動的不行,恨不得一步到家,歸心似箭。但是到家了,由於很久不住,屋裏屋外冷冷清清,甚至一股潮而黴的氣息。沾沾炕蓆第二天連個印子都留不下的又走了。

和住旅館有什麼不同?

唯一的不同的是,我住的安心,心裏的根,我是主人,但這都是無形的。看得見的是來去匆匆,街門開會兒又是長時間的上着鎖。

家成了旅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