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棉麻情結

一直喜歡棉麻的衣服,不是因爲棉麻衣服漂亮,相反,棉麻衣服的顏色幾乎都暗,不是很鮮亮,不華麗。我喜歡它的隨意,寬鬆,舒適,質樸,有質感,穿在身上覺得特別實在。

有次去公園,一路上好幾個人看我穿的棉麻衣服都說:“還真不賴,挺好看的!”

是一條肥肥的亞黃色褲子搭一件藏藍色小圓領上衣。我把頭髮梳成一條長長的麻花辮。話說頭髮真的不短了,過腰半尺。總覺得回頭率應該頭髮佔大部分而並不全是衣服。因爲我們這裏的人並不太承認棉麻衣服,說,這種的怎麼看着也不是件衣服,穿不出去(主要指走親戚)。所以走到大街上你極少看到有人穿,像我這樣大搖大擺的出街入巷的也算另類了。

昨天穿的煙色褲子和柔黃的外搭,有位大姐從後面繞過來打量我:“我也有件這樣的衣服。”

我想笑,你有怎麼了?我衝她笑了笑沒有言語。

她說:“我也喜歡這種衣服。”

我說:“我不在乎好看不好看的,就圖它寬鬆,穿着舒服。”

她點頭,是,我也是。

說起來真的,轉遍了小公園,人家都漂漂亮亮的,曲線婀娜,流風流韻。就我肥肥臃臃的……

然後走到一個拐彎的慢上坡,一騎電動車帶個男孩的小媳婦兒回頭看我幾眼,一邊和孩子說着話走遠了。

我確定不認識她也就沒有在意。過了一會兒,寶貝發過來信息問我在哪呢?是不是在公園裏?

我說是啊,你怎麼知道?

她笑了,說剛纔她羣裏一個人看到我了,問她是不是你媽啊,好年輕啊!穿的衣服也挺好看。

灰,我纔不相信,快五十的人了,還能說好看?我笑了笑,搖搖頭,對這種話是從來不上心的。

回家打開衣櫃赫然發現,我居然好幾套棉麻衣服靜靜的掛在衣架上呢,舊的都有十來年的了。有兩條最喜歡的長裙和一條半長裙是我剛來北京三.八婦女節那天半價買的。這幾年在外面上班每天工作服,裙子幾乎都沒機會穿。

我拿下來在鏡子前比劃比劃又微笑着放回去。以後再穿吧,索性我買衣服都比較偏老氣,而且也不是漂亮顏色,一件紫色碎花,一件純色藏藍,一件純色柳黃,都是我最鍾愛的棉麻布料。

其實我覺得不管什麼衣服,自己喜歡纔好。自己喜歡,才能穿出自然、自信,才能邁出屬於 自己氣質的步子。

記得我第一件棉麻衣服也是我第一次用自己掙的錢買的。

那是1993年春天,剛退了學來北京六裏橋的一家五金店工作,一個月才二百塊錢的工資。每天除了站櫃檯還要卸貨,什麼彎頭啊三通之類的拿拿放放,穿不了件乾淨衣服。只有下了班,時間是自己的。那會兒我還假裝瘋魔的用功讀書想自己自學考大學,下班了也不出去就在屋裏啃書本。

別人三五成羣的逛街逛商場的買喫的買衣服。喊我我也不去,信念堅定着呢。只是時間長了竟然沒有堅持住,終於是隨了煙火的紅塵。

有次我自己去商場,在一排排花花綠綠的衣服裏看過來看過去,終於在最上面最末尾的角落裏發現了一件套裙,灰色棉麻,上衣是塑身的圓領長袖,下衣是寬擺的長裙。我一眼相中,讓售貨員拿下來,真的好喜歡。可是看價格136!快抵我一個月的工資了,好貴。走又捨不得走,一咬牙,買了。回去試穿,簡直是爲我量身定做,太合適了,而且我覺得很好看。

卻捨不得穿,一直寶貝似的壓箱底。直到第二年結了婚,又買了另一件淺紫色的連衣裙纔開始換着穿起來。每次走出去,衚衕裏的鄰居小姑娘都直勾勾看着我。那羨慕的眼神到現在都記得清清楚楚。

也是九幾年人們的日子還是比較清苦的,沒個地方上班,就靠土裏刨食,家家緊緊巴巴,拆東牆補西牆,哪有閒錢買東買西的。我的衣服雖然不是多好,但是也算很洋氣的了。

後來幾個夥伴出門竟然跟我借衣服穿,就看上了那兩套裙子。我不是捨不得借,是很不自在,外套還好說,只是裙子是貼身的衣服,別人穿過了我還怎麼穿?不借,又傷感情,彆扭了好幾天還是借出去了,好幾次,一個拿回來另一個拿走的。看着她們挺無奈的,有的撐不起來,有的撐的鼓鼓的。那好看的了嗎?

我自己卻是再也沒穿過,送人了。可是我還沒穿夠,好喜歡的。

05年村裏終於開起了廠子,而且雨後春筍般村前村後好幾家。家家都有人去工作,人們不再愁錢,不再東挪西借,生活大變樣。

到06年我也開始上班,雖然工資也不是很高,足夠我零花了。買衣服又開始挑挑撿撿起來。總是想買件好些的,自己喜歡的。棉麻絕對必不可少,又陸陸續續添置好幾件。

棉麻不是多精貴,但是它是純綠色,純手工,吸汗,透氣,柔軟,還扛靜電,不刺激皮膚。據說由於棉麻的布料較粗,會在表面形成無數個按摩點,對身體竟然有按摩的作用。於我這對棉麻情有獨鍾的人來說這真是個意想不到的驚喜。

純棉的布料太容易染色和變形,有時候也卷邊。但是棉麻的就沒有這些缺點,而且透氣性更好一些。真絲對於我來說只是望望的東西,不屬於我的世界。所以,棉麻既是喜歡更在可選範圍。成了我休閒時間裏最常穿的衣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