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都不信“醫患關係”這種鬼話 你需要的是接受,而不是“說服” 別讓醫生來做選擇題 向患者提供合理恰當的診療 不要低估患者的訴求 戳破不切實際的幻影

12月24日,北京民航總醫院急診科楊文醫生在伏案工作時,遭受其身後患者家屬的惡性傷害。


據參與搶救的醫生描述,楊醫生頸部有多處刀傷,右側頸部全部肌肉,食管、氣管、頸內血管、頸椎骨完全都被砍斷了。


經過長達13小時的搶救,楊文醫生因傷勢過重,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一時間,事件成爲熱點,朋友圈裏迅速擴散着相關文章;有對行兇者的口誅筆伐,有對事件經過的推敲、還有醫護人員逃生指南....


可以肯定,行兇者的暴行已經不僅是停留在“醫療糾紛”的層面上,從傷情來看,更像是喪心病狂的“屠殺”。


對於行兇者,自然是法辦,不殺,不足以正視聽,非人哉!


一時間,事件又將一個詞推向風口浪尖——醫患關係。


醫患關係,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社會矛盾,背後的因果關係錯綜複雜。


怎麼解決?


儘管社會怨聲載道,上層建築也不會因此而失去理性,做出打破平衡的舉動。


但是,任何踐踏生命的罪行,都不會被饒恕。


我從兩個視角出發,來看待這層關係,不僅因爲我是一名醫生,有時我也會是病人。

你需要的是接受,而不是“說服”


事件中,楊文醫生首次接診患者時,曾根據患者情況,提出合理必要的檢查建議,但患者家屬拒絕一切檢查,僅僅要求輸點液。


醫生沒有進一步要求,按照家屬的意願進行輸液,但病情沒有明顯改善,家屬不幹了,堅持認爲是楊醫生的錯,隱患就此埋下。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常有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會根據自己的想象,對診療計劃指手畫腳,他們自認爲合適的說辭,和醫生的專業看法,相比起來有天壤之別。


中國人酷愛偏方,同時他們也很相信“自我判斷”。


你讓他們查血項,他們覺得開點藥就行;你讓他們掛個瓶,他們覺得喝點涼茶就行...


有很多人熱衷於健康養生事業,沒病養養生挺好,得病了就老老實實看病。


別用你的業餘愛好,來挑戰醫生喫飯的本事。


別讓醫生來做選擇題


這種情況在口腔科多見,也許是牙病還沒緊急到致命的程度,所以患者會把自己的訴求表達的很剋制。


這時如果你聽信一面之詞,你就中招了。


一些患者會考慮經濟因素,常常會向醫生“示弱”“哭窮”,希望能以簡單的方式對付一下。


曾經,出於憐憫,我也曾將患者的方案做了調整,費用下來了,麻煩也來了...


到最後你會發現,特麼的,之前跟我哭窮,怎麼一下子變出這麼多要求?


既要功能、又要舒適、更要實惠...


用自己僞裝出來的“弱小”換取不可能的回報,你這是“碰瓷”嗎?


所以,請正確表達自己的訴求。

向患者提供合理恰當的診療


醫療服務的背後有嚴謹、縝密的依據,任何時候都不應跨越紅線,即便是金錢的誘惑。


這不是高歌情懷,而是給自己留有後路。


曾經在課上有位教授語重心長的說:


你們將來會發現,平平穩穩地走下去,纔是最賺錢的


是的,嚴謹縝密才能決定你走得多遠。


不要低估患者的訴求


透過現象看本質,就算通過一定的歷練也只能勉強應對。


這世界有很多人喜怒不形於色,城府頗深;表面上說的和心裏實際上想的截然不同。


既要高品質又要低成本、既想療效好又不願冒險,這是人之常情。


其實,患者要的就是用最小的代價換最大的效果,就是所謂的“低價高配”。

戳破不切實際的幻影


患者有時會過度地幻想:有哪些超前的技術手段,醫學攻克哪些難題..


醫學很發達,但還沒到能“扭轉乾坤”改變局面的程度;及時拉回現實,更不要給患者創造幻想的機會。


還是老師說的好:往最壞的情況去打算,向最好的方向去努力。


給患者治療上的驚喜,總好過承諾之後的無法兌現。


勇於承認自己的能力不足,這可能會讓你覺得顏面掃地,但是真正高級的患者不會覺得你很LOW,相反,他們會感激你。


因爲,這年頭信任越來越貴了。


醫生這種職業,周旋在科學和人類的劣根性之間,不容易。


高Sir也只是管中窺豹,抒一己之見,藉此嗷兩嗓子,醫患關係哪有那麼單純,說到底也是人性的博弈。


-END-


2020年,祝願各位讀者 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 —— 高Sir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