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在創業公司的一些經歷思考、討論、常見問題以及解決 --- 業務方向

  曾在創業公司工作,親身參與公司的各個方面活動,習慣做筆記,將記錄和體會整理成的雜記,沒有進行嚴格分類;

往期文章:
簡析創業
創業知識域
一、在創業公司的一些經歷思考、討論、常見問題以及解決 — 創業論
二、在創業公司的一些經歷思考、討論、常見問題以及解決 — 管理者
三、在創業公司的一些經歷思考、討論、常見問題以及解決 — 公司管理
四、在創業公司的一些經歷思考、討論、常見問題以及解決 — 業務方向
五、在創業公司的一些經歷思考、討論、常見問題以及解決 — 客戶
六、在創業公司的一些經歷思考、討論、常見問題以及解決 — 公司談判
七、創業雜談記錄
八、在創業公司工作的心理歷程

一、業務意識與開展

1、基本業務素質:
a、對客戶的要求:
  1)用心記住每一個客戶的名稱、性格;
  2)學會猜測客戶的需求,對症下藥,纔有談下去的資本;
  3)重視潛在客戶;
  4)當重點話題提了三次,客戶仍未有所反應;證實沒有機會再談下去,下次拜訪;
b、萬事要做好準備,上戰場先練好搶;
c、做事要有信心,對整體的把握;
d、堅持、耐心地對待自己的事業以及客戶對象;堅持拜訪;
e、做好完整備用方案!!
f、想要獲得別人的尊重,必須學會尊重別人;
g、遊刃有餘地穿插話題;
h、關注時事,作爲談資;
i、保證電話的通暢,溝通十分重要!
j、懂得基本的人情世故,飲酒應酬,做到紳士大方得體;
k、不要輕易放棄客戶資源,能夠利用的利用,能夠挖掘的挖掘;
l、處事待物要看清對象以及自己的身份;

2、用心去培養客戶:
a、產品質量過關,服務周到;
b、質量保證的前提下,價格貴一點也無傷大雅;
d、客戶的作用不僅僅是現成的利潤,還會有宣傳作用(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
e、提供多點新意靈感給客戶,讓客戶感受到良好服務;
f、發掘客戶的潛在資源;

3、如何展開全新的業務
a、先讓在行人帶入門,積累一點小資源;
b、在穩定的客戶源進行擴展;
c、堅持電話溝通、上門拜訪,做好跟單跟蹤;
d、學習如何讓自己有說服力、自信;
e、維護好關係很重要;
f、行業的見識度很重要;

4、業務的那些事:
a、堅持電話溝通,維護好客戶關係,主動跟蹤;
b、做好質量把關,跟你合作是看中你的人;
c、快速解決客戶需求是最實際的行動;
d、誠信是最基本的素質;
e、熟悉餐桌文化;
f、共同創造利益;

二、市場開發

1、市場模式與挖掘:
a、公司的運營模式不需要侷限在某一成熟模式上;因地制宜;
b、開發一項新產品,必須充分了解市場、技術難度、以及項目估計;以及極其重要的擴展性(利潤最大化);

2、區域性商業觀念:
a、外地人(一線城市):快銷、營銷爲主,市場嗅覺靈敏,響應快;
b、本地人(二三線城市):穩打穩紮,以長期發展爲重;
c、不同行業的差距以及內在聯繫的分析;

3、正確選擇客戶
a、有選擇性地匹配對應的客戶,否則資源不匹配導致後續很多不同步問題;
b、在選擇客戶的時候注意分類,以達到進度調控,和宏觀控制,使生意變得可控性和預見性)
(1)如一個開發新產品需求的客戶案例,遇到問題 1) 由於新產品剛剛投入,各方都存在意見和技術盲點;把整個進度拖延; 2)連鎖依賴關係,多重環節相扣,一個環節卡帶,致使連鎖反應,難以推動業務;

4、案例1:目前市場遭遇運營瓶頸:
a、單一產品很難成型,需要多元化,消化目前的加工廠問題;
b、有加工廠、無加工廠的區別:
  1)少批量的自己能消化,作爲平攤作用;
  2)市場拓展受限於加工廠(收費貴,成本基數大;不願意接單,就像元件供應商一樣);
c、目前的公司瓶頸:1)客戶零散,利潤很低;公司發展緩慢;
d、目前的解決方案:1)創造共贏條件(優化自身的生產難度);2)優化合作模式;

5、案例2:市場的重新分析與選擇
a、傳統的方案商的運作模式分析:
  1)依靠完善的系列產品和穩定的供應鏈;
  2)有強大的銷售團隊,足夠的客源,完整的服務售後流程;
  3)週期長,收益少;
  4)做到足夠強大方可站穩腳步,持續發展;
b、一個硬件要有對的商業模式纔會得以發展:
  1)硬件不再是垂直買賣形式,轉變商業模式至關重要;
  2)關注後續長期收益,過分着重眼前的利益必定會阻礙自身的發展;
  3)商業模式:硬件核心+結構形成產品,用於某種場合,產生持續收益(運營、推廣、廣告、維保)
c、至關重要的問題:
  1)做一件事情,不堅持下去,在於眼前的利益和當前的眼光看法,過於搖擺,如何解決?即使再好的想法也會過早夭折;
  2)找到成熟合適的商業模式,堅持下去方可成功,但如何判斷當前的對錯?
  3)眼高手低是痛病,利用拼勁和堅持做好每一件事,十分重要;

三、業務資源管理與維護

1、積累好產品資源(產品的框架,以及掌握設計流程和設計難點)、人脈資源、市場資源;(這些是基礎);

2、不要打破市場鏈,每一角色都有自己的客戶源所在;站在自身的角度,去獲取相應的市場競爭以及資源;

3、運營注意時節性和節日性;

4、互利纔是最好的合作(與啊源的合作體現)(充分做好把控);

5、面對產品的瑕疵與時間的緊迫,如何取得平衡? 可以先應付客戶;再尋求解決辦法;

6、頻出問題的客戶現場處理;
a、切勿着急,給自己一個最壞的打算;
b、安撫客戶,給客戶一個解釋和解決方案;
c、技術方面需要找外援支持,同事,供應商;
d、務必提供解決方案;

四、新業務拓展嘗試

1、拓展時機:當一個業務不再適合公司,需要嘗試轉型;

2、轉型條件和方向:
a、一些轉型嘗試(利用現有資源去實現拓展產品價值):
b、善於基於現有模式去變通合作模式;
c、轉型方向,利用現有資源去實現產品價值:

3、案例1 方案->貿易:
*利用現有方案去拓展貿易業務:
a、渠道:挖掘手上的客源,推一些有新意的產品;
b、合作模式:線路板+模具;然後按照比例分成效益;
c、運營模式:掌握貿易(五花八門、是一種複雜遊戲):a、包裝是門檻; b、渠道是生存來源; c、運營是門藝術;
d、戰略:1)在不影響當前主營業務上去拓展、試探,以低成本運營;2)利用身邊的貿易資源打開缺口;3)找到國外的廠家直接合作,退一步找到貿易公司;

五、案例1

*方案研發公司
公司的策略變動時間軸(可以看出公司的業務本質並無準確定位):
*第一年.02.01 成品樣鎖本地銷售,配套線路板方案研發定製; 虧損數萬萬用於推廣投入、人力成本;
*第一年.07.01 經過跑展會,驗證線路板方案定製的存在需求;走方案路線; 進行第一版房門鎖研發;(宗旨:以低成本維持運行,小支點撬動大資源)
*第二年.01.01 繼續投入研發,培養客戶,招聘人員,擴展優勢; 進行新產品研發;
*第二年.05.01 方案生產摸索,公司人員負重大,輕裝上陣,質疑方案優勢,尋找新的出路;
*第二年.07.01 與實力強的合作伙伴建立新的合作關係,利用華電平臺,撬動吸引外部資源;
*第二年.09.01 維持現有客戶,進行刷選式服務;20%精力放在門鎖,80%尋找新的方向;
*第二年.10.01 參與創業比賽,推出開發出新的商業模式,尋找本地合作伙伴;
*第二年.12.01 探索外貿,維持方案研發;
*第二年.01.01 客戶門禁方案帶來新的靈感,做物管管理平臺;硬件維持服務現有客戶,研發戰略轉型,投入APP、平臺研發(投資人最着迷的項目);
*第三年.03.21 研發重心偏移,重要的技術從外部獲取,自己把握核心;近兩年先做工程,維持公司的營收;在此期間再想辦法突圍;
*第三年.04.01 發掘合作商機:
  1)客戶有成品能力,但缺乏研發;
  2)公司自身缺乏業務,空有研發,與客戶形成互補合作關係;
  3)商業,始終都是弱肉強食,謹小慎微;不在乎手段,只在乎最後結果;
  4)前期捨得投入,最終會掌握主動權;
*第三年.04.01 雖有業務,但沒有核心骨力量;前兩年做的都是爲創業做基礎,現在纔開始真正創業,未完待續。。
*第三年~ 對商業本質的探討;(最重要的能力是評估能力)
  1)商業的談吐,沒有想象中複雜,都是發展很錢的問題;
  2)商談最重要的是知道自身的“估價”,“所處於的地位”,有什麼是自身“必須的”;
  3)商業最注重的是長遠,要hold得住,別讓"錢"嚇着了;
  4)參與討論的無非三大件:“技術”、“公司形式”、“公司規劃”;從中找到突破點和合作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