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伶》

《赤伶》是我非常喜欢的古风曲之一,最初,是独特的戏腔与柔美的歌词让我为之沉迷。没有特意去了解过其中的故事,但也能从歌词和和曲调之中感受到这是饱含故事的歌曲,而且是辛酸泪那种。

今天偶然看到了写这首歌的故事背景,再次听的时候,心里想起了几个词,字字珠玑,娓娓道来,躁动悲凉,都道戏子无情,是真的无情吗?不知为何,就是觉得这首歌道来的故事在流血,但也充满了正气。

故事背景: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夜,随着日军枪声响起,全国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此时尚未受到战火波及的安远县城内一片祥和,戏院的戏台上仍咿咿呀呀的唱着悲欢离合《桃花扇》,你方唱罢我登场,只是不知这戏里戏外唱的是谁的悲欢谁的离合。

裴晏之,便是这戏院的“角儿”,方寸戏台上,只见他水袖柔婉、昆腔曼妙,在一众叫好声中,生生演活了那敢爱敢恨、不惜血染桃花的李香君。然家国破碎,山河飘零,孰能幸免。

不久,战火便绵延到此,日本人包围住县城,并来到戏院要求给他们单独演一场,以慰问所有日本士兵,并指名裴晏之出场,若是胆敢拒绝,便烧了整个戏院乃至县城,所有人亦难逃一死。

裴晏之笑了笑,没有拒绝,转身坐到妆台前,描起了眉目。是夜,小县城内一片寂静,映衬着戏院里灯火通明,日本人都坐在戏台下,喝着酒吃着肉,放肆谈笑。锣鼓敲响,戏幕拉开,好戏开场。

台上唱的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台下坐的是豺狼虎豹,恶鬼当道。随着鼓声急切,唱腔愈发悲愤,台下那些豺狼竟似也怔住了,就在此刻,台上“李香君”大喝一声“点火!”

直到敌人发觉,火势早已蔓延,想逃出去却发现门早已被堵得严严实实,整座戏楼都在他们不知不觉间被泼洒了油。

台上的戏还在唱着,正唱道:“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楼塌了,戏却未终。

位卑未敢忘忧国,都道戏子无情,怎知戏子也有心。

看过电影《霸王别姬》、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的人,想必对戏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喜欢《赤伶》这首歌的人,把《霸王别姬》混剪搭配这歌,真的很容易共情,仿若眼前就是程蝶衣脸颊淌着泪,但依旧倔犟的说“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为何……”

“情字难落墨,她唱需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重温一遍《霸王别姬》,还是看的很压抑,我又在为程蝶衣落泪。都说张国荣饰演的蝶衣是无人能超越的经典,那一颦一笑,顾盼生姿,真真是无人能及。

浓情悔认真,回头皆幻境,对面是何人?也不过是乱世浮萍一场空。

北平人间烟火,梨园风情扑面。

再而就是《鬓边不是海棠红》混剪与《赤伶》的搭配,想到了那句,从今往后,我程凤台就是水云楼的靠山。我护着诸位唱戏,诸位替我梨园称王。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又让我想起了孙中山原配说的话:“我常识不够,又不懂英语,帮不上先生什么忙,原先生与我各觅良人”。可离开孙中山后,卢氏终身未嫁,一个人活到八十岁。“我爱你是真的,可我,总不能阻止你奔向比我更好的人吧”。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面对火势,台下乱成一片,台上却歌声不止。每一位戏子都谨记祖训,桑一开必唱完,楼已塌,戏未终。

或许当时人们也以为只不过是一个戏子,无需载入史册,但怎料戏子也有情。中国戏曲兴于战乱年间,却逝于和平年代,这首充满躁动悲凉的《赤伶》,这句“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藏的是一个为国捐躯的故事,唱的是当代人,不重视中国戏曲的真实故事,史上有无裴宴之已无关紧要,因为谁也不知道中国戏曲还有几个日月没有台下人的支持,台上都是硬撑。

莫嘲风月戏 莫笑人荒唐

也曾问青黄

也曾铿锵唱兴亡

道无情 道有情 怎思量

道无情 道有情 费思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