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的,留下的》及其它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三部,主要寫了萊農結婚以後的生活。大學畢業後,萊農出版了一本書獲得了成功,並且還嫁入了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丈夫是大學教授。她可以永遠離開了破敗,充滿暴力與死亡的那不勒斯,進入一個優越的環境中過着體面優雅的生活。

一切看起來都走向了一個好的開始。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家庭的生活使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願意懷孕的她很快就懷孕了,還是兩次。一個堅辛的帶着孩子。

丈夫無視了她的辛苦,她創作環境的困境,她一切的不適應。儘管他是一個善良體面的人,然而家庭生活似乎對他沒有影響,孩子也沒有。雖然有很多痛苦,但是依舊能夠專心投入學習與寫作論文之中。

身份的轉變令萊農陷入了一種混亂中,她不知道自己是誰,她一度喪失了寫作的力量與社交。

即使她是城區最優秀的女孩子,上過大學,還出版了自己的作品。她依舊逃不過家庭婚姻生活的捆綁,依舊陷入到一堆麻煩之中。

尼諾的出現像一束火花,點燃了她的激情,點燃了她對現實的反抗。甚至不顧一切的要離開丈夫,回到那不勒斯。

第一次讀的時候,我有點不理解爲什麼會這樣。尼諾多情,有很多個情人,他愛很多個人,怯懦沒有擔當,簡直就是他父親的翻版。

彼得羅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他不會愛妻子以外的女人,他認真,有教養。

然而這次重讀,之後更加理解萊農而無法忍受彼得羅了。他愛萊農,更多的是因爲對婚姻的忠誠、教養。他不關注她的內心,只專注於自己的學術研究,枯燥乏味。

將萊農拖入婚姻生活以後,他無視了萊農痛苦而絕望的處境。沒有溝通,沒有體諒。生活的沼澤中,只有萊農一個人在掙扎。

這是一種多麼可怕的狀態,失去自我,失去力量,失去一切的社會活動。

萊農的內心是絕望而痛苦的。

面對這種痛苦而絕望的生活,不管尼諾是什麼樣的人,至少他帶給了萊農新的體驗,讓她從繁雜瑣碎絕望的生活裏掙脫了。即使掙脫之後,情況或許並不怎麼好。

第二遍看,再也無法忍受彼得羅,忍受那種婚姻狀態。即使沒有尼諾,萊農也應該離開彼得羅,在看似爲尼諾瘋狂的過程中,更多是對自我內心的確立。

她是爲尼諾而瘋狂嗎?

更多的是對現狀的反抗,對自我內心情感的追尋。這樣的萊農在我看來是勇敢的而不是可恥的。

她感受的了自己內心的痛苦,感受的了內心的渴望,想要極力掙開這捆綁着她的枷鎖而確立一個新的自我。

第三部看似沒有寫什麼大事,卻波瀾壯闊,令人心驚膽顫。細膩的描寫了一個女人在婚姻中承受的痛苦,慾望。

哪怕你成功了,卻依舊有一隻手,把你拖入沼澤,掙扎着陷入更深處無法呼吸。也就只有女性作家的敏銳,才能夠觀察到這些吧。

現在我好像理解了一點爲什麼說這是一本女性主義的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