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唐僧這麼牛!學會這三點讓你擺脫拖延,提升執行力

​給大家出一個選擇題,只需要忠誠於你大腦的本能來選擇就可以了。

題目一是用一天的時間來抄寫一本書,題目二是讓你用4個小時來寫一篇3000字的文章。如果只需要忠誠於我們大腦的本能來選擇的話,你更傾向於哪一個選項?

如果不擡槓的話,我想選擇題目一來做的人數要遠遠多於選擇題目二的人。可是爲什麼會這樣呢?從花費的時間角度上來看,明明題目一花費的時間要更多。

其實原因很簡單,題目一看似工作量很大,但是對大腦的認知負擔很小,只需要比對着書本抄寫就可以了,消耗的是輕微的體能。題目二看似工作量不大,但是對大腦的認知負擔卻很大,它需要你整合認知、案例,梳理框架結構,組織語言邏輯,一點點把文章打磨出來。這個過程不僅要消耗大量腦力,同時你還要忍受沒有思路時的煎熬。

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在他寫的《思考,快與慢》一書中講過,我們的大腦是非常偏愛惰性思考的,喜歡做簡單的事情,因爲它對大腦的耗能低;而對於需要深入思考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因爲此時大腦消耗的能量太多了

這就是爲什麼我們更喜歡做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刷劇、刷抖音、玩遊戲;而對於那些有些難度,需要消耗大量腦力來完成的複雜任務則一拖再拖,比如研發一門課程、寫一篇3000字的文章

這就是拖延的本質:大腦的懶惰,逃避複雜的問題。然而成長恰恰是從做有難度的事情中獲得的,如果只是遵從本能面對有難度的事情不斷拖延的話,對我們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久而久之你和別人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相信大家都聽過《西遊記》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我最欣賞的那個人不是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而是手無縛雞之力,憑藉意志行走十萬八千里,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的唐僧。

古往今來要論“執行力”,恐怕唐僧也能夠排到前幾名了。大家有沒有想過唐僧的執行力爲什麼這麼強呢?

如果把唐僧西天取經的勵志故事用一個模型來解釋的話如上圖

要論本領他不如師徒三人中的任何一人,孫悟空翻一個筋斗就能從長安直達西天,取經那是分分鐘的事情,而唐僧卻要歷盡千辛,一步步走到西天去。

在這期間他每天要爲一日三餐發愁,要爲晚上住到哪裏絞盡腦汁,要提防怎麼才能不被妖怪喫到肚子裏,遇到大山了要想辦法爬過去,遇到大江大河攔路要想辦法怎樣才能到達對岸……身處取經路上的唐僧,幾乎每一天都在解答那些相當有難度的問題,就是這樣他卻成功取到了真經,他的執行力爲什麼這麼強呢?這些困難對應的就是西天取經遇到的障礙。

在以前我會認爲唐僧之所以能夠取得真經最大的功勞應該是孫悟空一路上的保護,每每遇到被妖怪捉住,都是憑藉着孫悟空超強的本領才得以被解救的。

但是我現在卻不這麼認爲了。唐僧之所以看起來執行力這麼強,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目標非常堅定:取得真經,解救我大唐黎民百姓。不論有多大困難,都不足以動搖他的目標。

其次,他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忙。不僅一路上有三個本領超強的三個保鏢(孫悟空、豬八戒、沙僧)隨行,餓了給他找飯喫,困了給他找住的地方,妖怪來了幫他打妖怪……即使遇到難纏的妖怪了還有各路神仙幫忙。而且他還有一個非常不錯的座駕——白龍馬。這些資源對應的就是唐僧的現狀

說到這裏可能有些小夥伴就會說了,唐僧之所以能夠取得真經除了自己目標堅定之外,其他還不是要依靠別人嗎?如果你這麼想那未免有些簡單了,唐僧是一行四人團隊的核心,是領導者。他無時無刻不在想怎麼通過管理和領導我這個團隊,如何和他們溝通,如何讓他們聽我的一路保我西行……唐僧時時刻刻在思考着一些相當有難度的問題。唐僧所做的努力對應的就是他嘗試做過什麼

如上圖所示:唐僧的執行力所以很強,首先他的目標很清晰很堅定;其次基於現狀他的資源有:一個不錯的座駕、三個保鏢、各路神仙幫忙;之後就是不斷動腦調動資源克服一個個障礙,最終達成目標。

如果我們假設唐僧沒有目標會如何呢?比如:不知道去哪裏取經,或者漫無目的的行走他的執行力還能那麼強嗎?恐怕不要說執行力,就算花再長時間他也取得不了真經。可能走着走着到了巴黎,到了非洲,中途被妖怪吃了,四人團隊散貨……所以執行力的核心是你首先要有一個堅定的目標,這是一切執行力的基礎。

我們自然不需要像唐僧一樣完成西天取經這樣的宏大目標,但是很多小夥伴還是時長苦惱於自己的執行力不強,總是拖延。

比如有些朋友經常會向我抱怨自己本來打算下班看會兒書的,但是因爲忙了一天實在太累了啥都不想幹,就想刷會兒喜歡的電視劇。刷着刷着就到了睡覺的點了,可是計劃要看的書一個字都沒看,於是就陷入到了焦慮當中,苦惱於自己爲什麼這麼拖延,執行力爲什麼這麼差?

用這個模型我們梳理一下,看看如何才能擺脫拖延,有效的提升我們的執行力。

首先你要想一下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有沒有一個非常認可的目標,內心是非常願意做這些事情。一個我們內心認可的目標更容易驅動我們消耗大量的腦力去做,否則就會因爲驅動力不足產生惰性而拖延。我們說目標是一切執行力的基礎,沒有目標談執行力其實是空談。

其次呢,認真分析一下爲什麼我會拖延,真正阻礙我去做這些事情的障礙有哪些?分析障礙特別重要,因爲正是這些因素讓我們拖延的。

之後看看你目前的現狀如何,自己有多長時間來完成這個目標?可以藉助哪些能力?哪些人可以幫助自己?再一點點攻克障礙。

關於障礙主要有三點:精力不足、追求完美、目標不清晰

如果你善於觀察,你會發現在我們身邊一般存在着兩種人。一種人呢,他們能夠每天精力滿滿地做很多事情,似乎永遠沒有疲憊;另一種人呢,他們上班的時候也是非常的忙碌,要做很多事情,可是下了班之後就感覺精力明顯不夠了,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躺在沙發上看會兒劇。

爲什麼在我們的身邊會有這兩種人呢,你可能會說精力的好壞要分年齡的,人生過了30歲精力肯定會下滑。對於中年人,白天工作持續忙碌,晚上下了班精力不足這很正常的,不要要求太高了。

對於精力,很多人的認知當中其實是有一個誤區的。他們認爲精力就是人的體能。人到中年後,隨着體力的下降,白天忙碌了一番之後,下了班之後精力不足這很正常。

其實精力不單單指的我們的體力,它還包括情緒、智力、毅力。很多時候明明我們還有體力,但是就是什麼也不想做。這個時候我們不要歸因於體力不足了,實際上,導致我們精力不足的原因可能是因爲不好的情緒或者毅力耗盡了。

因此,除了有效調節我們的情緒之外,我們還需要執行一種“斷”的策略。所謂“斷”的策略就是不要等到精疲力竭了才休息,要隨時充電。就想給我們的手機充電一樣,如果等到電量耗盡才充電,那麼充電的時長肯定會比中間及時充電要更長。

給精力充電也是如此,要保持精力的可持續,及時休息。如果等到精力耗盡了才休息,那麼恢復起來需要花費的時間要好幾倍的番增。

執行力不強的第二個障礙是過於追求完美。有些人在做事的時候總想着憋大招,或者急於求成,一件事情第一次做就想做的完美。

他們絞盡腦汁想着怎樣才能夠把事情做的完美,當一輪思考和分析之後發現困難好多,要想做到完美好難好難。面對解決不了的難題他們選擇的逃避,心裏盤算着,等我準備好了再來做……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件事情拖着拖着就不了了之了。

追求完美的背後有兩個心智之牆:

一方面是對於自己的能力的高估——高估了自己的時間、能力和心力,其實你根本沒有能力把每個細節都做到自己想象中的完美。

另一方面是對於結果的低估——他們往往低估了一個不完美的開始交付,通過慢慢迭代能達到的高度。

他們高估自己段時間的程度,又低估意見是長期迭代的程度。所以總想一口氣喫個胖子——過度的完美主義,本質上是自我美化過的急功近利。

所以,一開始做事情不要追求完美,你只要一點點做,先交付一個最初的結果,後續只要通過覆盤,一次次迭代就可以了。當你迭代十次之後,那時你再看看所給出的結果會讓你大喫一驚。

執行力不高的第三個障礙就是沒有目標,或者目標不清晰,心眼裏對目標沒有那麼渴望。

唐僧之所以能夠歷盡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目標明確。取真經,廣受佛法是他真正想做的事情。所以當他在一路上遇到各種困難的時候,能夠始終不渝的向前,向前,向前。

所以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要有一個內心認可的,清晰明確的目標,這是執行力的基礎。

那麼目標該如何制定呢?在這裏給大家介紹一個制定目標的方法:smart法則。smart法則有助於我們把目標進行拆解,讓其更加清晰和落地。

s:目標要具體清晰;m:目標要可衡量;a:目標要可以實現;r:做的事情要跟目標相關;t:給實現目標設置一個時間節點。

人人都羨慕的超強執行力並不是某些人的天分,而是有方法可以學習的。調整思維,選對方法,你也可以擺脫拖延,提升你的執行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