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知識也就醬:關於發出存貨的計量

各位以價值爲錨的小夥伴,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關於發出存貨的會計知識。昨天我們瞭解了存貨增加時的會計處理方法,那麼當存貨減少時,又當如何在報表中體現?

首先,我們要了解關於發出存貨的四種計量方法。對於負責編制報表的管理層,有時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存貨計量方法,來實現利潤的調節。比方說把發出存貨的成本調低,那麼就能釋放出更高的利潤。這時,投資者就需要依據不同計量方法的原理,學會反向調整,還原出企業經營的真實面貌。另外在進行可比公司比較時,也要調整爲相同的計量方法再做比較。

值得注意的是,雖說企業可以對發出存貨的計量方法進行調整,但仍然需遵循一個基本原則,即對於性質和用途相似的存貨,應當採用相同的成本計算方法來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以防管理層隨心所欲地進行財務舞弊。

發出存貨的四種計量方法包括先進先出法、個別計價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我國現行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一致,禁止使用後進先出法進行發出存貨的計量,但美國會計準則是允許的,這點也需要注意。

關於先進先出法,顧名思義就是先採購的貨物先出貨。例如你在京東自營買牛奶,由於有保質期的限制,東哥肯定會將最早採購的牛奶送上門,而不會給你最新採購的那批貨。否則保質期臨近的貨物就會壓在手裏,一旦過期就要做資產減值了。此時,發出存貨的成本便是按照先採購的貨物成本進行計量。

關於個別計價法,顧名思義就是賣出哪件貨物就按照那件貨物的成本計量。例如古董商品自行購入幾個花瓶,成色和年份均有差異,那麼賣出哪個就會按其相應的成本來覈算。這點比較好理解。

關於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在月末計算出採購的加權平均價。當月期間,財務人員只在賬上記錄發出存貨的數量,但發出成本和結存成本均是未知的,只有等到月末計算出整個週期的加權平均價時,再在賬上填入具體的成本數目。計算公式爲:

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存貨實際成本+本月進貨實際成本)/(月初存貨數量+本月進貨數量)

獲得存貨單位成本後,再結合賬上記錄的存貨數量,即可得到發出成本以及最新的庫存成本。

關於移動加權平均法,同樣是加權平均法,但每購入一次貨物就算一次平均單價。與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相比,移動加權平均法解決了期間不清楚單位成本的問題,但缺點是計算比較繁瑣,不適合收發貨比較頻繁的企業使用。

掌握髮出存貨的計量方法後,我們還需要能夠理清存貨結轉的去向。實際結轉時,按照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進行記錄。

對於原材料,結轉的去向有五個:

1、若在生產車間直接被用於生產產品,則借生產成本、貸原材料;

2、若被車間管理部門用於一般消耗,並非直接用於生產,則借製造費用,貸原材料;

3、若被行政管理部門耗用,計入當期損益,借管理費用,貸原材料;

4、若被銷售部門轉賣,不屬於營業成本,而是計入其他業務收入中。此時借其他業務成本,貸原材料;

5、若被工程領用,則借在建工程,貸原材料,最終形成固定資產。

對於商品存貨成本,把產品賣掉之後,已售存貨的成本計入主營業務成本,則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同時還要結轉該存貨已計提的跌價準備。

對於週轉材料,如果金額較小,可以在領用時一次計入成本費用,比如一次領一堆材料後,在會計上不存在這批材料,但另外再開個備查簿,實際領用時需在上面進行登記。如果金額較大,則需按照使用次數分次計入成本費用。

以上,便是發出存貨的計量與結轉的相關內容。我們掌握後可對上市公司的存貨狀況有更清晰的理解,以防被管理層的舞弊行爲忽悠。

刺蝟偷腥

2019年7月3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