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本大反響,這部馬其頓新作,有點意思

最近,看了一部馬其頓的新片,可以簡單概括爲“一個十字架引發的馬其頓女權風暴”,故事拍得總體精彩有趣,在此推薦給大家——《上帝存在,她叫佩特魯尼婭》

佩特魯尼婭(拉賓娜·米特威斯卡 飾)是一名三十二歲的未婚女性,微胖,長相一般。

像很多馬其頓的年輕人一樣,她失業在家。

經不住控制慾有點強的母親的日常催促,她再一次前往經親戚介紹的製衣廠應聘工作。

這裏清一色緘默​帶點漠然表情的女工,在不停地操作機器。

道貌岸然的老闆先是客氣同佩特魯尼婭交談一番,之後,則猝不及防地以“空有歷史專業文憑卻沒有太多工作經驗”當面拒絕了她。

並對她進行了最惡毒的羞辱:「我甚至都不想上你。」

遭受又一次求職挫折後,佩特魯尼婭卻在回家的路上,被擁擠的人羣給擠到了宗教慶典現場,這時正在進行着當地有名的“泳渡奪十字”大賽,根據習俗:最終搶到十字架的人將獲得一整年的好運。

本來她只是看着一羣赤裸上身的男子在搶奪十字架,可當看見十字架距離自己較近時,她憑藉着本能跳入了水中,並搶走了“只能男人蔘加“的神聖十字架,從而引發了一系列風波。

參賽的男人們不認可她的行爲,指責她是小偷,是恥辱。

教會的神父也認爲她的行爲荒唐至極,是對宗教的褻瀆。

她的母親更是覺得她的行爲不可饒恕,並對她大罵出口。

她唯一的朋友對她也不太理解,似懂非懂,但稱讚她的勇敢。

只有堅持報道這個新聞的女記者,對此充滿好奇且堅定支持她。

教會要求警方出面,助他們拿回十字架,佩特魯尼婭則被帶來了警局。

面對警方和教會的多番“攻擊”,面對不公和威脅,她都不卑不亢、沉着應對,始終堅持自我與正義。

他們也拿他沒辦法,只能暫時先扣留她。

就這樣一場漫長的拉鋸戰展開了。

中間還伴隨着媒體女記者、宗教狂熱(直男)羣衆、母親、路人等羣體的介入。

傳統宗教文化與現代文明,性別歧視與對女性的不公平對待等多個問題呼之欲出...

影片《上帝存在,她叫佩特魯尼婭》是馬其頓女導演米泰夫斯卡的最新作品,入圍了19年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目前豆瓣評分7.4分,它講述了一個女性在保守封閉社會中,自我抗爭與覺醒的傷感故事,但是拍得風趣好看,頗爲難得。

本片關於女權的表達的創作意識略明顯,有些情節可以打磨的更好,但瑕不掩瑜。

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佩特魯尼婭並不是一個非常激進的女權主義者,她的反抗和堅持,更多的是反抗生活本身,這使影片的呈現沒有一味的憤世嫉俗或苦大仇深,也讓這部影片更顯輕盈。

事實上,佩特魯尼婭搶十字架的動作是動物性的(可是我跳的時候什麼都沒想,就像動物一樣),她的行爲不是出於勇敢而是出於個體的本能。

但是,面對這個世界對她的不公平對待,她始終是勇敢的,她捍衛自己擁有好運的權利,和自己擁有決定屬於自身物品的去留的權力。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也是在堅守自己應得的權利的過程中,她不再逆來順受,成爲了一匹更自由和勇敢的狼。

她的勇敢無畏又讓她在警局獲得了一名男警官的青睞。

所以,直到結尾處當她被允許帶走十字架,此時的她已經完成了自我心理上的重生,主動選擇了歸還十字架。

她對神父說:「還給你吧,我不需要了,你需要,他們也需要。

可以說,這時候佩特魯尼婭就是上帝,放手十字架,便是釋懷枷鎖,不再受宗教的、傳統的等束縛,也不再需要上帝作爲信仰去帶給她好運。

就這樣舉重若輕般讓一個女性掙脫了牢籠,從這個層面而言本片倒不失爲用了一個更特別的手法呈現了女權主義。

影片中有這樣一幕,當被警長問及最喜歡哪段歷史時,警長接着說我打賭肯定是亞歷山大大帝時期,結果,佩特魯尼婭說自己最喜歡的是辛亥革命。

尤其是特別喜歡共產主義以及平等的精神。而今天,人們爲更多的平等而奮鬥。

是啊,人人生而平等,但擁有堅守自我的自由和被公平對待卻時常很難,怪不得人們會對共產主義心懷渴望...

影片的結尾收的有點小倉促,主動歸還十字架的佩特魯尼婭邁着自由的腳步,行走在白茫茫的雪地上,一隻小鹿像是寓意着新生出現了...

影片改編自真實事件,真實原型在現實中後來離開了家鄉,到了倫敦。

但是,讓人欣慰的是,據說,在事件發生地,後來又有一個女人搶到了十字架。

影片中有一句最讓人難忘的臺詞,來自於一名被採訪者的神吐槽「如果上帝是女的呢?」

那麼,換個角度再想“如果上帝是給少數人呢?”

女主佩特魯尼婭不光是一名女性,也是少數人。

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她代表的是那些因年齡大、身材不好等被歧視的少數人,那些因爲不遵守所謂“規則”和“秩序”的被打壓的少數人。

那麼,如果上帝是這樣時常被忽視的少數人呢,那些所謂的大多數還能理所當然,甚至是無所顧忌的侵害少數人的利益嗎?

事實上,這些少數人擁有自由和堅守自己的價值的權利啊,並有權利被世界和更多的人所看到。

另外,讓人無法忽視的一個點還有關於工作和失業的問題,影片中多次提到,且失業是一種常態。

事實上,佩特魯尼婭所遭遇的一切也和此有關。

當人被迫淪爲“人存在的意義在於工作”,這無疑是可怕的,悲哀的,但更悲劇的是這又是現實的,無法逃脫的。

似乎,每個人都要工作,不可否認工作是有其存在的重要意義,但最可怕的一點在於在快速發展和高速運轉的社會,人被迫淪爲“工作”和資本的工具,甚至是奴隸。

好像只有這樣,我們纔不會被社會拋棄,纔在社會和他人眼中具有價值。而這纔是工作背後所隱藏的最可怕的地方。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種體驗:每天很多人擠地鐵,擠不進去了,被地鐵安檢擠進去,那一刻,像什麼一樣?

或是,有時候明知道那是什麼感覺,但爲了趕時間你想擠卻連擠都擠進不去...

還有,每天大家爲了爭在紅綠燈之前過馬路,很多人,都來不及看一眼,而你因爲天空很藍,然後掏出手機想拍下來,記錄這生活中可愛的瞬間,但是這時後面的人會推你,你就踉踉蹌蹌而去...

類似這樣的日常還有很多,這個時候,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感覺:你過的不是生活,而是一種秩序。像是一個走入秩序之中的機器人。

試想一下,當你你頂着大太陽,好不容易到了地鐵,很多人在排隊,還沒到你,你很着急,但是沒辦法。

終於,你好不容易進來了。

你在地鐵裏,透過車窗,看到外面黑壓壓的一片人,爲了擠進來,面目猙獰...

那一刻,在地鐵裏,你好不容易站住了腳,一隻手浮在空中,掏出手機,給愛人發一個問候或是抱抱的表情,再或者是看一眼自己喜歡的一張很藍的天空圖...

似乎只有這樣短暫的瞬間,你纔會覺得自己好像是站在一塊充滿自由的地方。

不知道在做地鐵時你是否會想到《百變狸貓》這一幕

我們每個人都被迫着被生活推着向前,也許爲了以後對於人生的選擇有更多的自由,也許爲了讓後代不再過像自己一樣的生活,也許爲了尋找和追尋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我們負重前行​。​

希望,這部電影和我的文字能夠帶給你一點點思考。

也希望,有一天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真正的”平等呼吸“的權利,不再爲膚色和“標準”所害,不再爲“資源”和資本所累,能夠相對快樂而自由地做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