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框架设计构想

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腾飞。与之同时,中国的企业也经受了市场的洗礼。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美国主导的信息经济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最初的MIS系统也走到了现在的ERP系统。
我相信很多企业都处于这样的情况:企业内存在诸多的应用系统,有的是公司电脑部设计的,绝大多数是软件供应商设计的。这些软件的界面各居一格,五花八门,而要让这些软件协作互动,更是一个难题。针对这个难题,之前也有过很多方案,比如开发一个数据交换平台来解决数据格式不一致的问题,也有的公司自行或委托软件开发商开发一个第三方系统来实现这些系统的集成;但由于每个系统的设计风格都是自成一体的,要想集成谈何容易。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大棒下,更是鲜有成功的案例。
那么就没有办法达成一个高度协作,界面一致,易于扩展的应用目标了吗?答案应该是:有这样的方法。
具体方法是怎样的呢?别忙,我们先来看看软件开发工具的发展以及现状,或许可以找到答案。软件开发工具从最初的文本编辑与手工连接发展到后来的可视化IDE,再到现在的插件式设计。对于微软的开发环境这里不作研究,我们来看看Java开发工具Eclipse的实现,或许可以从中受到些许启发。Eclipse完全采用插件的方式来实现各模块,从而为软件设计提供了一个灵活的,高度可扩展的框架,开发人员可以视需要自由的扩展或缩减开发环境。
灵活的,可高度扩展的,同日时各部分又恰当地结合在一起的系统不正是解决企业信息化过程存在的那些问题所需要的吗?我来看来Eclipse的实现:Eclipse的框架提供了管理插件的机制,其余的具体功能实现均以插件的方式实现,包括代码编辑器,编译连接等;这使得Eclipse可以非常容易地扩展,同时又因为插件的统一管理方式,使得各个插件可以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协作的效果。
我们来设计企业的信息系统框架吧:提供一个插件<业务模块>管理机制,每个用户根据自己的权限与需要加载所需的插件,具体业务由插件来完成。这样一来,我们就只需要软件供应商提供相关的业务功能插件即可了;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购买相关的插件,而不是把软件供应商提供的所有功能都买回来。同时因为有统一的规范,我们也不再受某一供应商的影响,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其他供应商来扩展与修改系统。而软件厂商也可以走出为受版权保护的系统提供集成接口的困扰,将精力集中在提供成套的业务组件上来。
举个例子,对于业务模块的使用权限管理,因为采用插件的管理方式,具有相关功能权限的人只加载相应的插件,这里便不需要对模块的使用权限进行检查了。对于模块内部的权限控制,可以考虑各业务模块提供一个权限查询与控制接口,而权限管理插件通过这个接口来管理业务信息详细权限控制。
以上想法目前只处于构想中,目前在构思更进一步的产品实现。欢迎有兴趣的同行提供意见及建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