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on sense-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

百度百科爲:

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效應,由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理。

原文爲: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根本內容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並稱爲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

 

墨菲定律(Murphy's Law)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

一、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二、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三、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四、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墨菲定律”的根本內容是“凡是可能出錯的事有很大機率會出錯”,指的是任何一個事件,只要具有大於零的機率,就不能夠假設它不會發生。 

 

之前看抖音有個這樣的一個故事:有個人買了個耐摔的杯子,爲了測試它真的耐摔,從二樓扔下去,沒碎;接着爬到了三樓,扔下去,還是沒碎;這次爬到了10樓扔下去,碎了,抱怨道:我說的吧,這個杯子質量沒有它說的好,不耐摔。其實事情都是有對立面的,從負面心態來說可能真的沒有那麼耐摔,摔了三次就碎了;從積極的心態來說,第一次二樓這麼高都沒摔碎,我們正常不小心摔杯子的高度肯定摔不壞,質量還是不錯的。人生會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非要糾結不好的一面,那麼不好的一面總是展現在你的面前,換種心態思考問題,人生會精彩很多。

 

借鑑意義

在心理學上有一定根據,即負面心理暗示會對人的心態及行爲造成不良影響。要打破墨菲定律的“詛咒”,就要有堅定的自信,穩定的心態,積極的心理暗示,以肯定式的語言做表述,對自卑感等負面情緒或不良念頭採取零容忍策略,一旦察覺立即打消。即便遭遇挫折,也要有“盡人事聽天命”的覺悟,充分發揮自身潛力勇敢應對,始終以正面、陽光的心態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