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python基礎:數據容器(元組的相關操作)

九、python基礎:數據容器(元組的相關操作)

1、創建元組的方式:

# 直接使用小括號創建
t = ()
# 當元組內只有一個元素的時候,必須在它後面加個逗號
t = (1,)
t = (1, 2)
# 使用python內置的tuple()方法創建,傳一個可迭代對象
# 嘗試不傳參數,傳列表、字典、元組、字符串、生成器,看看輸出了什麼
t = tuple()
t = tuple([1, 2, 3])
t = tuple({1:2, 3: 4})
t = tuple((1, 2, 3))
t = tuple('abcd')
t = tuple(range(1, 5))

輸出結果: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可以看到:
不傳參數,默認返回一個空的元組。
傳列表,會將列表的每個元素都放進一個新的元組種;
傳字典,只會把字典的鍵都拿出來,組成新元組,但是值沒有;
傳元組,會返回元組本身;
傳字符串,會把字符串每個字符放進一個新的元組;
傳生成器range(1, 5),會返回一個由1到4構成的元組;

2、tuple常用的操作:

2.1、遍歷元組:

ipython下演示結果,對元組t進行遍歷,可以逐一取出元組的各個元素,這個操作跟列表一樣。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2、索引取值和切片取值

可以使用[]取出元組某個索引對應的值或者某個索引區間的值,這點跟列表一樣。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3、元組的拼接

用加號把多個元組拼接成一個新的元組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4、元組解包

用多個變量去承接元組內的每個元素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5、元組的複製

使用*可以實現複製元組,生成一個新的元組;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6、元組的判斷

使用in或者not in判斷一個元素是否在元組裏面,返回True或者False。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7、可以用於元組的幾個內置函數

len()      # 用於計算元素內元素個數
max()      # 用於計算元組中的最大值
min()      # 用於計算元組中的最小值
tuple()    # 用於生成元組或着說將列表、字典、元組、生成器、字符串轉化成元組。

實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