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富蘭克林三步寫作大法

本傑明 富蘭克林(1706-1790),美國科學家,哲學家,發明家,政治家,外交家,文學家,慈善家。集多元於一身,標準的“斜槓青年”。也是美元最大面值上的人物。

我們不禁好奇,是什麼讓富蘭克林如此成功?

富蘭克林原本出身社會底層,過着貧苦卑微的生活,然而卻憑藉勤奮、自律成功躍遷,獲得了受人尊敬的聲望並取得巨大的成功。

如果追溯他的一生,想要找到他人生轉折點的話,我們會發現,幾次重大機遇的出現都和一個詞有關—“寫作”。可以說,寫作就是他個人才能的放大器。並在他人生的關鍵時刻幫助了他。

富蘭克林自幼穎悟,喜愛讀書。因家境貧寒在學校只念了兩年的書,就回到家裏幫助父親制油燭和肥皂。12歲簽下契約要在哥哥的印刷廠當學徒到21歲。

由於富蘭克林做事情喜愛動腦筋,有鑽研精神,所以不過一年的時間就熟悉了業務,成爲哥哥的得力助手。

這個階段,小富蘭克林想盡一切辦法看書,所有的零花錢也都用於買書。這一時期讀過的笛福的《計劃論》和馬瑟博士的《論行善》使他的思想發生了轉變,並對他的人生產生了影響。

大量的閱讀讓富蘭克林產生了寫作的衝動,並開始寫一些短詩並印成詩集到鎮上去賣。由於結合了社會熱點,所以銷量非常好。

這是富蘭克林第一次通過寫作擴大自己的影響,當時他只有12、3歲。他在自傳中說到:“寫作詩文在我的人生中發揮了很大作用,是我主要的進取手段”。

由於他的父親並不贊成他成爲詩人,所以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便開始了散文的寫作。雖然沒有正規學習過有關寫作的知識。但富蘭克林喜歡琢磨,愛思考。於是自己發明了一種練習寫作的方法,並且通過不斷地練習,最終練就了卓越的寫作能力,成爲文學家。

同時富蘭克林刻意練習寫作的成功經驗也在他之後的人生中不斷被遷移到其他領域。讓他成爲一個不可多得的“通才”。

那麼富蘭克林到底是怎樣練習寫作的?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呢?

一、 練習寫作的三步流程

起因:大概在富蘭克林13歲的時候,他的父親看了他與好友的書信往來後,發現他在句子表達優美和條理清晰方面差的很多。於是就用一些例子來說服他。富蘭克林覺得父親說的有道理,於是下決心提高自己的文風。

一次偶然間他看到一卷零散的第三期《旁觀者》,心生喜歡,於是買下這冊雜誌,反覆閱讀,愛不釋手。開始了他寫作的刻意練習。

第一步:積累好詞佳句

他首先找了幾篇好文章,然後把文章的主旨先記住,幾天之後,不看原書,用自己能夠想得到的最貼切的詞彙複述全文。

在複述的過程中,由於剛剛開始練習的富蘭克林與作者在詞彙量和句子表達方面積累的不對稱性,所以要完整複述下來是非常困難的。但是這樣的練習卻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之後他會再對照原文查看,找出錯誤之處並加以改正。

這一過程就相當於我們在學習寫作過程中積累好詞好句。不同的是我們通常都是摘抄,而摘抄屬於被動式學習,吸收率不超過30%。富蘭克林這種先仿寫再對照的方法屬於主動式學習,吸收率要在80%以上。通過這種主動式練習,富蘭克林積累了大量詞彙與句式。

第二步:精煉語言、提高語言的表達力

當富蘭克林累積了一定的詞彙和語句表達之後,又開始將原來的文章(他當時仿寫的文章是散文體裁)改寫成詩歌。再過一段時間,原文忘得差不多的時候,再把詩歌改回散文。

我們知道,詩歌與散文比較來看,詩歌的語言更跳躍、凝練,同時更押韻,朗朗上口。同時詩歌中還會大量運用隱喻等修辭手法。所以在這個轉換過程中,富蘭克林其實是在刻意練習他語言的精度、提高文字的質感和密度。

同時再改回散文的過程就是再次增強記憶的過程。所以在這一步驟中,即精煉了語言,提高文字的表達精度。同時讓之前記憶的詞彙與表達得到再次的鞏固。通過這樣的練習文字也更有節奏感和韻律。

完成了這兩步,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都屬於超出舒適區的刻意練習。可是富蘭克林並沒有停止”自虐“的腳步。還有一步他要走

第三步:提升文章整體結構與邏輯

他還會把文章的主旨提煉出來後打亂順序,再放一段時間。幾個星期後儘量按照最佳順序還原他們。擴寫成完整的句子和文章。

這一過程與第一步的仿寫文章側重點不一樣了,主要目的是考察原文作者的行文邏輯和文章結構安排。如果說之前的兩步學的是”肉“的話,這一步學的是”骨架“。

”骨架和肉“都有了,文章的精髓他就學到了。

這就是弗蘭克林練習寫作的方法。沒有寫作課,沒有寫作導師,他愣是靠着自己的喜愛、勤奮和智慧,琢磨出了這套流程。而且這一過程與在他之後300多間人們提到的科學學習原理完全吻合。

寫作這項技能的習得也讓他在以後的事業中如虎添翼。同時在練習寫作的過程中習得的心法,也在他後來學習辯論、游泳、象棋中得到應用。

當然,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一個人寫作的成功除了正確的練習方法之外,下面幾件事也非常重要,它們共同促使富蘭克林走向成功。

二、 如何達成目標

1.愛好驅動

富蘭克林從小喜愛讀書,不僅把所有的零用錢都用來買書 ,還會充分利用一切休息時間,甚至挑燈夜讀。當他下決心提高寫作水平後,更是將時間利用到最大化,絕不浪費。

我想,正是從心底的喜愛才讓富蘭克林如此自律和勤奮。這也是他成功的基礎。

2.善於思考 

富蘭克林沒有老師,沒有寫作教材,如果不是他精於思考的習慣,他就不會自己琢磨出這套練習方法。如果不是他善於研究,他的一生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發明創造。我覺得,這都與早期練習寫作過程中形成的思維習慣有關。

3.反饋和激勵 

富蘭克林在12、3歲時第一次寫詩就得到了哥哥的誇獎,然後編輯成小冊子在街頭販賣,反響非常好。14、5歲改寫散文後匿名向哥哥的報紙《新英格蘭新聞報》投稿,一些有識之士看後大加讚賞。

這些早期的反饋都給了富蘭克林非常大的鼓舞和激勵。爲他之後的文學創作、包括他的事業奠定了基礎。

4.團隊和同伴

富蘭克林一生喜愛與讀書人結交朋友。最開始的散文寫作,就是因爲和童年的夥伴科林斯(因爲讀書的共同愛好而成爲好朋友)辯論的需要開始的。

21歲時成立“祕社”(成員都是喜愛讀書之人)。每星期5晚聚會,提前提出至少一個關於道德、政治和自然哲學的問題供大家討論。讀書時便將注意力放在幾個主題上,討論時更加有的放矢。而這樣的討論又激發了寫作的靈感。

所以說,團隊和夥伴也爲他的成功不斷地續航。

寫作有方法,成功有路徑。這就是我在富蘭克林身上學習到的。

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是否喜歡富蘭克林學寫作的方法呢?喜歡就點一個贊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