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敦:存儲管理在整體IT系統中的重要性

  2008年5月15日上午,在北京JW萬豪酒店地下一層多功能廳召開了“企業級存儲,構建新一代企業級 數據中心”——2008 IBM企業信息架構論壇,參加本次會議的嘉賓有IBM系統與科技事業部存儲平臺總經理 Andrew Monshaw先生,IBM大中華區副總裁及系統與科技事業部總經理姜錫岫先生,IBM系統與科技事業部大中華區產品部總經理 侯淼先生,IBM系統與科技事業部大中華區存儲產品部總經理 朱國良先生,IBM全球存儲專家、系統與科技事業部大中華區存儲平臺客戶方案支持總監Guenter Lange先生,本次大會將針對未來信息存儲的發展趨勢、新一代企業數據中心、信息基礎架構等多個層面展開討論與交流。

  會上,IBM軟件集團亞太區存儲解決方案首席專家倪敦先生進行了有效信息管理架構基礎設施的演講。 

  IBM軟件集團亞太區存儲解決方案首席專家倪敦先生演講

  倪敦:今天很高興能夠在這邊跟大家交流一下存儲架構管理的解決方案,我負責IBM亞太區存儲軟件支持團 隊。我的題目就是存儲架構管理,我想分成幾個個部分介紹一下IBM在這方面的解決方案。第一部分是爲什麼我們要設計管理解決方案;第二部分是端到端存儲解 決方案的細節,因爲今天各級領導和專家講了很多內容了;第三部分介紹一下解決方案的特點和優勢,同時介紹國內主要的案例,在建行數據中心存儲系統的存儲架 構解決方案的項目。

  爲什麼我們要討論這個題目?前面專家講了很多了,第一就是數據的增長量,這方面的增長速度越來越快,有 一個詳細的IDC的統計,在2003年一個企業作爲業務系統來說,平均每個人的數據量大概是0.8個GB,這在原有的IT管理系統運維中是沒有任何問題 的。到了2006年這個數據量增長到24個GB,到了2010年預計平均每個人業務數據量將達到128個GB,以我們現有系統管理的資源、運維的人員很難 滿足增長的需要。實際上我們做存儲管理主要的內容、主要的目的就是改變我們存儲信息管理的方式,在現有的成本基礎上滿足數據不斷增長的管理需求,回到現 在,作爲大型企業數據中心,在2000年左右,我們做的數據中心都是10幾個TB,幾十個TB的。這兩年做的數據量一般是幾百個TB。現在一些基於TB級 的數據中心已經在建設了。這樣大型的數據中心平均每年以30%的速度遞增,作爲數據中心具有高端磁盤陣列,就有幾十臺以上。同時,由於我們國內的採購模 式,這種競爭性的採購的標準,很少有一個大的數據中心會採用單一廠家的設備,所以一般我們見到客戶的數據中心基本上都是由IBM、EMC等這樣的磁盤陣列 組成,這樣爲我們存儲管理帶來複雜的異構型管理的問題。

  現在主要的存儲設備、高端存儲設備設計的都是直接通過專線網絡把故障信息發到廠家這種方式,由於我們國 家標準的推廣,銀行、電信爲了保證業務安全性和金融安全性會因爲規則會取消這種方式,這樣使我們存儲管理面臨更大的困難。面臨這樣的情況,我們怎麼解決現 在的存儲管理的問題。

  現在存儲管理已經由以前單一的通過簡單工具、通過配置供給察看狀況,已經變成了整體的存儲管理的系統問 題,我們存儲管理實際上已經不能把它放在一個單一的存儲管理系統,必須把它放到整個IT系統管理的過程中,基於ITIL來說,整個系統網管和系統管理是一 樣的,標準存儲,存儲的性能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第三存儲的事件管理以及報警,第四存儲的歷史數據分析以及報告,比如存儲的配置管理,這幾部分管理每個部分 都是很複雜的部分,現在IBM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解決方案,就是IBM的ISM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把我們所有系統的管理方案基於ITIL設計在一起,完 整的端到端的系統解決方案的指導,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把整個系統管理根據客戶需求分成七大部分,其中主要的部分就包括系統的Security,包括IT Storage Enterprise,包括Serivce provider等等 ,這樣其中存儲作爲很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分成四塊,第一是數據安全性的管理,第二是如何各種國標、各種規範,數據管理、存儲中心的設計必須使數據符合規 範,這些數據的運維和管理也必須能夠依據規範來運行。第三部分就是現在數據永久保存已經成爲整個的新的數據存儲話題,下面可能根據行業標準提出新的數據規 範,我們如何根據數據生命管理週期滿足對於業務的管理需求,這是我們管理所做的一部分工作。

  還有一部分是數據的avaliability管理,主要四個問題。IBM基於存儲軟件方面現在主要有三 個解決方案,第一部分就是Data protection解決方案,第二部分就是存儲資源和架構管理解決方案,第三部分要做的是RAM、數據生命週期解決方案,基於三種解決方案,剛纔專家都 講了,主要有一系列的產品滿足它,構成相關的Solution結合在一起。

  倪敦: 第一個主要就是以前的解決方案,今年4月份爲了滿足數據管理的需求,收購了FilesX這是新的數據備份解決方案的系列產品,並不是單一的工具。 FilesX是以前的數據保護都是基於時間點進行備份,比如每天晚上進行數據備份,備份窗口下多長時間可以完成,這就會遇到DR方面講的問題,就是普通軟 件級的數據備份,只能滿足前三級容災的要求,當我們發生故障的時候,因爲是昨天晚上備份,數據丟失時間RTO是一天以上,因爲要做一個長時間的 restore到一天的時間。這樣的話,把數據存儲的時間由一天縮短到一個小時,甚至更短。所以FilesX就是一個非常主要的數據保護解決方案。

  有幾大特點,第一是Disc到Disc的備份,符合很多用戶要求。FilesX並不是基於應用和操作系 統來看的,是基於數據傳輸底層數據I/O判斷的,發生變化的時候,自動就會把I/O傳輸到備份服務器上,所以能夠做到數據塊發生變化就自動保存下去。 FilesX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當我的數據發生災難的時候,恢復的時候,恢復操作剛一開始,卷一開始的時候所有的數據都可以進行訪問,就像普通的恢復好的磁 盤陣列一樣都可以使用。因爲FilesX有一個技術當你訪問這部分磁盤的話,這部分數據沒有完全恢復過去的時候,FilesX會自動把I/O自動轉移到一 箇中心上,從中心上直接把I/O發出去,通過FILESX的技術,業務系統就是可用的。數據備份的發展方向,這是我們IBM data protection的方案。

  第二部分就是數據今天主要的存儲架構解決方案,我們現在主要看的就是第一個解決存儲架構解決方案的異構 性,能夠滿足中國數據中心滿足不同企業、不同廠家的磁盤陣列進行統一管理。第二能夠做一個存儲架構的管理平臺,能夠實現存儲管理的拓撲、事件、故障以及報 告這部分的管理。同時能夠根據客戶的需求定製管理的解決方案,定製出根據客戶的業務需求實現的業務方式,並不是裝上去之後我只提供幾種功能,如果客戶需求 超出這種功能就不能夠實現,不是這樣的過程。

  第三部分就是生命週期管理,包括ROM、DR550這一系列解決方案。

  我今天重點介紹一下第二部分存儲架構解決方案,從這裏面我們看到,解決方案主要是從基於ISM,主要從 三個層次來看,第一個是解決方案的可視化,第二個是解決方案的可控化、第三個是解決方案的自動化。所謂可視化能夠把系統之間的相互之間的關聯關係清晰檢測 出來,檢測出狀態。可控化就是能夠把現在所有存儲的設備和架構很好地組合在一起,能夠滿足業務系統運維的運行需求,這部分一方面包括物理的,磁盤陣列、交 換機等等,另一方面包括虛擬的,存儲的管理流程,以及服務。自動化是指我們現在建設的存儲系統、存儲中心必須是一個靈活的、可變化的系統,這是指存儲系統 構建敏捷性的存儲系統。當業務系統上新的業務系統、提出新的業務管理的需求時,現有的存儲中心、存儲系統能夠很方便地自動調整它的方向,支撐新的業務系統 的變化,這就是自動化的問題。

  下面我詳細講一下我們存儲管理的解決方案。作爲IBM存儲架構管理解決方案核心就是IBM TotalStorage Productive Center (TPC),這個解決方案是一系列的產品構成的,作爲現在的TPC有兩大部分,一部分是TPC Stantard,這是一個標準的存儲架構管理的平臺,能夠實現存儲的資源管理、故障監控、性能管理、事件管理。第二部分是TPC專門做大型數據中心、做 DR數據複製和遠程的管理,作爲存儲架構管理,這點比較清晰。

  倪敦:這是我們做的一個項目的例子,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作爲一個完整的存儲架構管理,首先包括存儲資產管理,概述方面:

  第一部分存儲資產管理,包括磁盤陣列、交換機、鏡像磁盤陣列的狀態,同時報警出現在主要設備發生的主要的重要事件、主要違反的事件有哪些,

  第二部分是存儲資產和容量的評估,首先要評估出現有的資產能否支撐現有的系統運行的需要,比如兩、三個 月以後現有的系統還夠不夠。哪些業務系統存儲增長量最大,哪些系統由於業務失誤有大量的空間沒有使用,這樣可以很好地調整我們的業務系統。在2.2我們可 以看到,必須做出存儲趨勢分析,支撐存儲運維的需要。

  第三部分是存儲變更管理,作爲IT管理變更管理是很關鍵的一塊,如果不能很好地做變更管理,經常發生一些不可控關鍵性的故障,現在整個IT運維發生的故障70%,都是在變更過程中發生的人爲操作。所以我們必須考慮存儲的變更管理。

  第四部分就是性能分析,很關鍵,當存儲系統建設之後,我必須怎麼樣評估它日常運維的狀態,哪些可能是一 些瓶頸,哪些運行的狀態很好,基於存儲系統要做性能分析、負載分析。後端還包括我們做的DR,不僅包括生產中心的存儲系統監控,同時還包括容災中心這些鏡 像存儲系統的監控,如果不能很好地監控鏡像存儲系統,可能災難發生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鏡像數據錯誤的,比如I/O的峯值造成問題,當災難發生的時候會造成 整個數據的不可用。

  下面我們分幾個部分來看一下TPC如何實現存儲管理的解決方案:第一部分,我們的存儲拓撲管理必須能夠 形成分層、深入的拓撲的分層。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能夠生成從服務器、交換機、磁盤陣列再深入到每一個磁盤陣列的卷,這樣一個磁盤的拓撲。在這裏我們看 到,這是我們的基於交換機的拓撲的關係。第二部分是我們從交換機端口到服務器的連接關係。第三部分看到分層次Inside到磁盤陣列內部的分層次的內部磁 盤陣列劃分的連接狀態。

  第二部分在整個的存儲拓撲管理中,不僅能夠生成這種拓撲,同時要生成關聯關係,不能單獨看到這個層次, 要看到層次之間的連接以及可能帶來的問題。在這裏面我們要構建端到端的拓撲的連接狀態,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從我們服務器數據通道通過哪個HPA卡連接到 哪個交換機的端口,同時連接到磁盤陣列控制器的端口,以及連接到哪一個磁盤卷組,在這樣的過程中,隨時點擊查詢到每一個狀態信息,分析磁盤陣列數據訪問通 道中所運行的狀態。(見圖),這是我們通過TPC能夠實現的,比如我們選中一個服務器,在這裏可以直接看到邏輯卷是哪些,卡是哪些,交換機,磁盤的記憶卡 是哪些,這樣可以由針對性的從複雜的數據中心,比如十幾個高端陣列有幾百臺服務器,選擇哪個服務器可以把它單獨連接狀態列出來,查詢和監控它的狀態,同時 看到實時的性能狀態,這樣很容易就分析出數據傳輸通道中性能的瓶頸,還有故障高發期在哪個階段,可以提前預測發現可能在哪個階段發生問題。當問題沒有發生 之前,我提前就會把一些設備更換或者重新劃分一些區,重新做一些卡,重新劃分出一些存儲空間,這樣提前解決可能會發生的存儲故障。

  底下還有類似事件窗口的東西,可以把所有數據傳輸通道都顯示出來。在這裏面我們可以看到,爲什麼TPC 能夠實現異構的存儲管理?其核心就是基於現在開放的XMi-S的標準,TPC是完全按照XMi-S標準設計的平臺,2003年的時候管理的系統很 少,2008年所有主流廠商都支持SMIS新的設備。這樣基於TPC可以很容易地進行數據中心的管理,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架構中右邊是我們所要管理的設 備,現在主流設備無論是磁盤陣列、存儲交換機都是基於SMIS管理存儲的,像基於SMP管理的存儲方式很難更加深入全面管理存儲系統了。在SMIS有四個 點,這四個點從磁盤陣列、設備進行關聯,同時根據CIMOM查詢信息,通過CIMOM和XMi-S來傳輸。

下面,我們看到作爲性能管理這塊,因爲以前剛開始上存儲管理的時候,很多客戶非常關心性能管理,其實性能管理只是整個存儲管理中的一小部分,關注於性能管 理很難做一個非常完整的存儲管理。這邊我們看到通過TPC做性能管理能夠實現從磁盤陣列到Subsystem到端口以及違規事件,這樣一個詳細的管理,通 過採樣頻率和持續時間定期收集數據,同時免費帶一個DB2和Tivoli儲存起來,這樣可以根據我們的需要隨時把它調出來,生成相關歷史狀態的報告,做一 個對比分析,尤其在做項目中客戶很喜愛做的是不同磁盤之間的對比分析,或者不同磁盤陣列中的對比分析,或者同一個磁盤陣列在某一個時間點的對比分析。尤其 在一個大型的數據中心中,很關鍵的就是可能它的卷,它的信息會有上千條,這樣的話我們通過TBC很關鍵的改變做出選出其中很重要的或者性能高峯或者很關心 的設備,在這裏面TPC能夠生成由高到低或者是TOP10,或者是TOP25這樣一個報表,這樣能夠使系統管理員每天發現系統管理中最關鍵的性能瓶頸或者 已經達到關鍵點的設備的狀態。

  這裏面我們可以首先生成典型指標的性能能負載Top報告,同時我們查詢對比他們之間的狀態,這樣同 時跟業務部門的專家相溝通,比如在某一個時刻業務系統是否有一些特殊的需求,某一時刻業務系統是否做過一些批處理的工作,這樣可以看出高峯期是正常還是異 常的,如果是異常的話,經過下一步的操作,我們看怎麼調整我們的存儲系統。基於TPC我們能夠生成所有基於存儲系統的關鍵性的性能報告,包括基於控制器, 包括主要存儲信息的性能的報告。

  我們看到,在IBM的存儲架構解決方案中,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異構性,在這裏可以看到不僅包括IBM 磁盤陣列,包括主要的第三方廠家的磁盤陣列。在第三方磁盤陣列方面也不存在很大的困難,同時在存儲架構管理中很關鍵的一點是能夠進行帶庫的管理,生成帶庫 的邏輯拓撲圖,帶庫管理是很大的問題,比如有幾千盤磁帶的帶庫,通過帶庫的控制面板,很難查詢出來5000盤帶子處於哪些槽位,一目瞭然的生成一個列表, 看它的狀態是怎麼樣的,這些帶子什麼型號的,十幾個驅動器狀態怎麼樣,微碼是多少,哪些需要升級哪些不需要升級,這樣通過TpC還包括一個帶庫的管理,直 接生成帶庫的邏輯拓撲,把整個的存儲管理構成完整的拓撲,不存在邏輯管理的孤島。

  在這裏我們看到,作爲存儲管理,剛纔講的拓撲、它的性能以及異構的管理,但是作爲所有系統管理中,最核 心的一點就是事件管理,因爲無論是我們的網絡管理、業務管理、服務器、應用監控管理核心都是把我們的狀態轉化成相關的事件,把事件彙總進行關聯分析,對存 儲管理中面臨的都是相同的問題。基於TPC的存儲架構解決方案,可以把主要的存儲事件生成出來併發到事件管理平臺,包括磁盤陣列事件、交換機事件、違規違 例的事件,通過集成比如通過Tivoli標準的事件管理平臺,而通過高低端結合的新方式,第一能夠高速處理所有的事件,因爲每天存儲管理的事件有上萬條, 系統管理人員每天看上萬條根本發現不了其中的關係,第二就是做事件的關聯分析,把相關聯的事件故障組合在一起,生成一個故障事件,這樣的話,可以使系統管 理員把每天上萬條事件縮減到幾十條關鍵性事件,根據事件處理我們的問題就可以了。

  第二,TPC支持通過SNMP的方式把Trap發出去,把現有的事件管理平臺,TPC把事件發過去,在 這個管理平臺上做集成。根據我們的經驗,一般作爲存儲管理來說,會單獨選擇一個事件管理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做存儲事件分析,把關聯事件分析完發到IT事件 管理中心,比如系統管理的總的IT的服務器例子。

  TPC很關鍵,可以把報告狀態、信息、性能集中在一起,當我們看到這個報告裏面,直接點性能狀態表,就 可以查詢某一時段的性能,同時進行關聯的分析。這方面TPC對於IBM存儲設備不僅包括監視功能、監管功能,同時還有一個控制的功能,在TPC裏面有一個 Content manager,可以實現基於IBM磁盤陣列,DS系列,無論是高端低端,可以基於我們對Zone的劃分,同時做一個性能的推薦。這樣的話,安裝了TPC 之後,尤其是以IBM爲主的數據中心,通過一個界面就可以完成一個管理到控制的所有功能,在後面的案例中會提及。

  在TPC裏面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功能,就是涉及到存儲的配置管理,TPC能夠直接生成存儲的配置列表,包 括所也的磁盤陣列,什麼型號的?哪個廠家的?號碼是什麼?哪個卡是什麼牌子的?磁盤是什麼樣子的?在TPC裏面都可以看出來,另外一方面同時還跟蹤配置的 變更,這樣的話定期生成配置變更的列表,在這裏面可以讓我們看到系統的變更是哪些,TPC還有一個新的功能,在3.3版本里面能夠生成配置變更的拓撲圖, 綠色是沒有變更的系統,粉紅色是已經發生的變更系統,在系統管理員看拓撲的時候,或者是我們沒有控制住的偶發的變更,直接點擊上去可以查到變更事件,可以 直接發現對系統帶來嚴重故障我們難以控制的狀態的變化。這種情況很正常,比如系統管理員獲得了授權,沒在你的授權下就進行了變更管理,雖然變更對他來說會 有意義,但是會給整個系統中造成故障,比如有的客戶在代扣備份系統,直接把代機升級了,實際上在備份軟件這邊要做一個Mapping,整個數據就停止了。 可能會造成相連接的HBA卡或者配置的變更,沒有同時做變更的話,就會造成系統的嚴重故障。

  在這裏TPC還能夠直接生成相關的配置的違例違規的檢測,可以定期幫我們的系統做掃描,如果在數據裏面 直接輸入變更管理規範的話,可以直接把違反變更的狀態所做的事情直接掃描出來,並生成一個新的報告。同時TPC還能夠幫助我們做容量的分析和統計,這在我 們系統建設完以後進行長期運行的時候是很關鍵的,比如像我們提的數據生命週期管理,ILM,哪些數據生命週期狀態怎麼樣,TPC可以直接幫我們生成一個數 據的訪問頻次統計,比如分析出哪些數據一年以上沒有訪問,哪些數據一天訪問十幾次,我可以直接看出哪些數據一年沒有訪問馬上採用archive等方式把它 從盤中拿掉,哪些訪問量很高,哪些容量不斷增長,比如直接油低端換到高端陣列上。

  同時能夠幫我們做容量的分析和預測,這對於系統的二期和升級設計很關鍵,因爲我們往往做升級設計的時 候,我們沒有一個很科學、實際的數據告訴你,比如一開始統計,平均每年增長30%,但我哪個業務系統增長很多,有的業務系統增長100%,有的業務每年不 增長還減少,我們需要科學地統計設計出優化的存儲系統。TPC本身帶有一個報告系統,能生成300多個報告,能夠輸出出來,生成月報表、日報表、週報表, 但是一般情況下系統管理員查詢就夠了,後面往往會根據客戶的需求,因爲TPC管理數據全部存儲到內部關係數據庫上,通過數據庫可以做報表二次開發滿足客戶 所有管理的需求。這是TPC應用環境部署的例子,這個就不多講了,但我要講的問題是作爲存儲架構管理不是簡單的一個Tools一個工具完成的,作爲TPC 來說,跟網管的工作一樣,包括監控服務器,包括Agent,這樣,對於大型磁盤陣列管理,還要做一個判斷,判斷現有的Agent能夠管理所有的磁盤陣列。 後面做的項目,有的大的數據中心一個就分2000多個卷,通過一個Agent可能只能管理兩臺服務器,兩個磁盤陣列4000多個卷。如果有八臺以上的話, 就要部署多Agent的狀態。所以在部署這種系統的話,一開始就要做詳細的科學設計。

  實際上回過頭來看,作爲IBM存儲架構管理,有幾大優點:第一,它是完整的存儲平臺,能夠實現存儲系統 的整合管理;第二,率先採取XMI-S進行統一存儲管理,支持異構存儲設備和支持未來所有存儲管理的需要;第三,不僅實時發生發現管理故障,同時還能夠通 過管理系統預測存儲系統可能發生的問題,把我們發生的故障和災難提前解決。

  我簡單介紹在中國主要的案例,在中國建設銀行數據中心,這是建行主機的存儲系統,核心業務系統,所以主 要的業務系統都運行在數據中心中,主機業務系統中支撐的系統是包括由十幾臺IBM高端磁盤陣列組成的,這還是結構比較單一,但是由於它多次擴展,包括型號 不太一樣,包括老的到新的DS8000不同型號都包括在裏面,還有以前的8臺現在的4臺測試磁盤陣列,每個磁盤陣列都在2000卷以上,這樣在管理上都會 遇到問題,存儲容量超過500個TB,高端核心業務系統的存儲容量超過500TB,500端口SAN交換機,建行不允許宕機,在這個過程中很有意思,管理 效率很高,只有一個運維人員管理整個數據中心繫統運維。

  前年剛開始談的時候發現存儲運維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第一,發生存儲故障的時候不能得到實時報警,無 法即時響應處理,很多時候都是故障發生後業務人員告訴你這個有問題了,你來看一看吧。剛纔講了由於很多Call Home的功能,銀行是不被允許的,廠家沒有辦法遠距離解決問題。第二,沒有進行有效的存儲性能監控,當現有的系統購買了很多存儲系統以後,有一個問題, 存儲系統狀態如何?能否滿足我半年以後、一年以後業務系統的支撐要求。另外,有沒有系統的瓶頸,客戶在這方面比較擔心。還有沒法有一個很好的統計報告的系 統不僅對系統管理員,尤其是對行裏面的領導生成一個總結:這個月的存儲系統非常穩定,下個月也沒有問題,沒有這樣一個系統,對整個存儲運維造成了很大的麻 煩。

  我們根據建行在存儲管理方面的需求,設計了一套TPC存儲管理系統,這個是我們在建行實施的TPC的管 理架構,這是一期的架構,底下是Maimframe的系統,當時是八臺主要的核心服務器,在這當中安裝了4個CIMOM Agent採用兩個卷的信息,TPC服務器作爲存儲管理的平臺,收集所有存儲管理的信息。第二,集中事件處理,因爲我在存儲管理中不僅管理磁盤,發生故障 還要把交換機的信息,交換機的事件,相關的帶庫的事件都輸入在一起,包括事件的服務器,以及事件處理得服務器。同時轉發到建行的總控中心裏面去,包括性能 中心和報表的服務器。在存儲解決中實現了故障和事件管理,存儲的拓撲管理,存儲的整體評估以及整體的分析,資產情況的管理,每週每月的定期報告。根據專家 的分析和討論,在上這個系統的時候,評估了很長時間,在測試機上做了一個樣本採集,經過一個月、兩個月採集以後,分析出核心的建行比較關注的指標。TPC 能夠採集的指標有好幾十個,其中這10個比較關鍵,所以我們做了這樣的一個定製,這裏面還包括了事件管理,從這裏面還可以看到開發,把事件轉化成建行能夠 理解的信息狀態。

  CCB現在已經成爲亞太區很重要的案例,所以在很多的網站都發表了,這個項目的實施也是分了三個階段, 也花了相當長的時間,最後幫助客戶在存儲管理中遇到的問題。 作爲IBM存儲架構管理解決方案,能夠從三點:第一,可視化。能夠發現存儲管理狀態所有的狀態,採集它所有的信息;第二,通過可控化方式。能夠實現配置管 理、變更管理、故障管理分析以及存儲健康狀況評估分析;第三,能夠實現自動化。不僅是自動化生成存儲運維報告,能夠與存儲流程解決方案整合在一起。今天上 午專家講過,IBM有Storege process manager,能夠自動化地幫助我們做存儲運維,第三通過可視、可控進行自動化的存儲運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