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主板晶振的分類及作用

PC主板晶振的分類及作用

主板晶振的作用概括的說就是產生原始的時鐘頻率,這個頻率經過頻率發生器放大或縮小後就成個主板上各種不同的總線頻率。晶振可以分爲4類,時鐘晶振,實時晶振,網卡晶振,聲卡晶振。時鐘晶振爲14.318MHz,這個晶振與時鐘產生電路(時鐘發生器或時鐘芯片ICS)相連,爲主板產生基準時鐘頻率。實時晶振的頻率爲32.768KHz,是一個RTC時鐘,是系統時間的基準時鐘,在上電之前,爲南橋提供工作所需的時鐘。晶振按種類可以分爲無源晶振和有源晶振,無源晶振就是沒有就是單純一個晶體諧振器諧振器,沒有振盪電路的部分,無源晶振並不是真正的振盪器 。有源晶振就是晶體諧振器+振盪電路,振盪電路就是時鐘發生器,也叫時鐘芯片ICS。無源晶振就是一個晶體諧振器,不能單獨使用,需要外接振盪電路才能起到振盪作用。爲什麼?看看晶振的工作原理就知道了。石英晶片之所以能當作振盪器使用,是因爲它的壓電效應:在晶片的兩個極上加上一個電壓,會產生機械變形;如果加的是交變電壓,就會產生機械振動,同時機械變形振動又會產生交變電場,雖然交變電場的電壓比較微弱,但是頻率卻十分穩定,當外加的交變電壓的頻率和晶片的固有頻率相等時,機械振動的幅度將急劇增加,這種現象就是“壓電諧振”。在CPU的內部,有一個頻率合成器電路,可以將外頻和倍頻合成一個新的頻率,這個頻率就是CPU的主頻。對於Intel CPU來說,CPU的主頻(內頻)=系統總線頻率X倍頻。任何CPU內部都沒有晶振。如果晶振放在CPU裏,晶振壞了CPU就報廢了,簡直就是拖累CPU,所以沒有晶振會放在CPU裏。
前端總線與系統總線:究竟誰是真正的外頻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一.RTC時鐘晶振:32.768KHZ,南橋PCH附近
  1. 常見的外觀有圓型和長方形,所以有時候RTC晶振也叫圓柱晶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 在主板上的位置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3. 波形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二.14.318MHZ :主時鐘晶振
  1. 1.常見的外觀有長方形或長方形帶弧形,如下圖所示: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 在主板上的位置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3. 波形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三. 25MHz:網卡晶振
  1. 1.常見的外觀有長方形帶弧形,如下圖所示: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 在主板上的位置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3. 波形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4. 作用.
    一般主板網卡晶片旁邊會出現25MHz這個晶體,這個時鐘是給網卡獨立提供使用,目前帶網卡晶片的都會有這個晶體出現,
四.24.576MHZ :1394或聲卡
  1. 常見的外觀有長方形帶弧形,如下圖所示: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 在主板上的位置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3. 波形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4. 作用.
    早期的主板有1394晶片的一般都有這顆晶體,另外現在的音頻也採用此信號,但是音頻晶片由PCH內部分頻器送到音頻晶片,所以外部是沒有獨立的晶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