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芯片的製造過程以及CPU工作原理

詳見視頻介紹 帶你瞭解光刻機以及芯片生產製造過程

CPU芯片的製造過程

1.製造的第一步是設計電路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下一步是生產晶片
  1. 芯片的基板是由沙子製成的,這個基板叫做“硅晶圓”。
  2. 在製造晶圓的過程中,要將硅提純並熔化,再從中拉出柱狀的單晶硅棒。
  3. 其產物是完美的硅晶格,之後晶體管將安置在上面。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3.利用光刻技術將設計好的電路結構轉印到晶圓上
  1. 將感光遮罩均勻地塗在晶圓上。
  2. 紫外線將電路結構烙印在感光遮罩上。
  3. 被曝光的部分是水溶性的,會被沖洗掉。
  4. 保留下來的部分可以保護晶圓表面不被刻蝕,晶圓表面未受保護的部分被刻蝕掉,於是在晶圓上產生了數十億個微型開關——晶體管。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4.光刻機結束後,晶圓繼續進行下一步——加入離子
  1. 此時,晶體管的特性將被建立
  2. 硅是一種半導體,其導電性可以藉由精確控制注入的離子而改變。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5.把摻雜的原子射入到硅的結構中
  • 一開始,這些原子在硅晶中均勻分佈,在高溫下,摻雜的原子變得具有可塑性,開始均勻散佈
6.銅是下一道工序的重點。精細的接線將許多晶體管連接起來,形成集成電路
  1. 首先用水衝一下,洗掉灰塵雜質。
  2. 在銅被倒入電路溝槽之前,放上阻擋層,它有助於防止電路短路和保證電路的可靠性,然後將銅倒入溝槽中
  3. 最後,把多餘的銅銷到溝槽的邊緣,這樣可以隔離相鄰的接線以避免短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7.兩個月後…測試,切片
  1. 晶圓已準備就緒。
  2. 在指甲蓋大小的空間裏,數公里長的導線連接許多晶體管,構成了大規模集成電路。
  3. 檢測芯片有沒有達到標準
  4. 晶圓切片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8.最後一步,封裝
  • 以最精細的切割器將芯片從晶圓上裁下,裝置到板子上,然後用蓋子密封.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小結

集成電路的實現方式,那就是在硅上製造出電路中所需的各種器件,然後用金屬把它們按設計要求,進行連接。

電子顯微鏡下的cpu內部線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CPU工作原理

一個有趣的模擬CPU的網站 CPU動態模擬
CPU原理視頻講解 CPU如何工作的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結合下面這幅電子顯微鏡下的CPU的銅線連接圖,和上面的各種邏輯門,可以知道,在晶硅芯片上,通過光刻和銅填充,架起了交錯縱橫的通路,每一個晶體管都是一個開關,控制着路的通斷。當然它們具體產生哪種門的作用是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規劃好的,製作的時候用光刻機將電路邏輯蝕刻在晶硅上即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下面上傳一張Pentium 4的die map,可以看到,不同的功能區都設計有一套邏輯電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