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环闭环功率控制

功率控制按移动台和基站是否同时参与分为开环功率控制和闭环功率控制两大类,其中闭环又分为内环和外环。

闭环功控是指发射端根据接收端送来的反馈信息对发射功率进行控制的过程。而开环功控不需要接收端的反馈,发射端根据自身测量得到的信息对发射功率进行控制。
    开环功控的衰落估计准确度是建立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具有一致的衰落情况下的,但是由于频率双工FDD 模式中,上下行链路的频段相差190MHz,远远大于信号的相关带宽,所以上行和下行链路的信道衰落情况是完全不相关的,这导致开环功率控制的准确度不会很高,只能起到粗略控制的作用,必须使用闭环功率控制达到相当精度的控制效果。WCDMA协议中要求开环功率控制的控制方差在10dB内就可以接受。
    闭环功率控制由内环功率控制和外环功率控制两部分组成。需要分内环功率控制和外环功率的原因是信噪比测量中,很难精确测量信噪比的绝对值。且信噪比与误码率(误块率)的关系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非线性的。比如,在一种多径的传播环境时,要求百分之一的误块率(BLER),信噪比(SIR)是5dB,在另外一种多径环境下,同样要求百分之一的误块率,可能需要5.5dB的信噪比而最终接入网提供给NAS 的服务中QoS 表征量为 BLER,而非SIR!业务质量主要通过误块率来确定的,二者是直接的关系,而业务质量与信噪比之间则是间接的关系。
    内环功率控制过程:它是快速闭环功率控制,在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物理层进行。通信本端接收通信对端发出的功率控制命令控制本端的发射功率,通信对端的功率控制命令的产生是通过测量通信本端的发射信号的功率和信干比,与预置的目标功率或信干比相比,产生功率控制命令以弥补测量值与目标值的差距,即测量值低于预设值,功率控制命令就是上升;测量值高于预设值,功率控制命令就是下降。
    外环功率控制过程:它慢速闭环功率控制,其目的是使每条链路的通讯质量基本保持在设定值。外环功率控制通过闭环功率控制间接影响系统的用户容量和通讯质量。外环功控调节闭环功率控制可以采用目标SIR或目标功率值。基于每条链路,不断的比较误码率(BER)或误帧率(FER)与质量要求目标BER 或目标FER 的差距,弥补性地调节每条链路的目标SIR 或目标功率,即质量低于要求,就调高目标SIR或目标功率;质量高于要求,就调低目标SIR或目标功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