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統0x01-操作系統的發展與分類

1.2.1 手工操作階段(此階段無操作系統)

      用戶在計算機上的所有工作都要人工干預,如程序的裝入、運行、結果的輸出等。

1.2.2 批處理階段(操作系統開始出現)

單道批處理系統

      系統對作業的處理是成批進行的,但內存中始終保持一道作業。爲了解決人機矛盾及CPU和I/O設備速率不匹配的矛盾。
      問題:每次主機內存中僅存放一道作業,每當他在運行期間發出輸入/輸出請求後,高速的CPU便處於等待低速的I/O完成狀態,資源的利用率和系統的吞吐量較低。

多道批處理系統

      允許多個程序同時進入內存,並允許這些在CPU中交替地運行,這些程序共享系統中的各種軟/硬件資源。當一道程序因I/O請求而暫停運行時,CPU便立刻轉去運行另一道程序。
      優點:資源利用率高;系統吞吐量大,CPU和其他資源保持忙碌狀態。
      缺點:用戶響應的時間較長;不提供人機交互能力。

1.2.3 分時操作系統

      採用分時技術。所謂分時技術,是指把處理器的運行時間分成很短的時間片,按時間片輪流把處理器分配給各聯機作業使用。由於計算機速度很快,作業運行輪轉的也很快,因此,給每個用戶的感覺就像是自己獨佔一臺計算機。
      雖然分時操作系統較好地解決了人機交互問題,但在一些應用場合,需要系統能對外部的信息在規定時間內作出處理(比如飛機訂票系統和導彈制導系統)。

1.2.4 實時操作系統

      爲了能在某個時間限制內完成某些緊急任務,而不需要時間排隊,誕生了實時操作系統。在實時操作系統的控制下,計算機系統接收到外部信號後及時進行處理,並在嚴格的時限內處理完接受的事件,實時操作系統的主要特點是及時性和可靠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