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忽視會給你帶來怎麼樣的傷害?

情感忽視是什麼?

它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1. 情感忽視是一種“不明顯的傷害”

情感忽視指:家長沒有提供給孩子自己本應該給予的情感支持。面對孩子的情感需求,家長是不迴應(unresponsiveness)、不可及(unavailability)和/或遺漏(omission)的。

“不迴應”指的是家長不會積極響應孩子的情感需求,而是有意識地採取迴避、否認或者批判的態度。比如轉移話題、或是批評孩子“想太多”、“太脆弱”等等。

“不可及”指的是當孩子有情感需求時,家長沒有閒暇去理會,或是由於家長不在場,所以孩子很難找到家長並向他們求助。

“遺漏”指的是家長疏忽了對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家長可能會關注孩子其他方面的需求,但並不會過問孩子的情緒如何、是不是開心等等。

情感忽視是一種“不明顯的傷害”。你很難通過外在的表現,來一個人有沒有遭受情感忽視:被情感忽視的人身上沒有傷痕、他們的父母也並沒有對他們大吼大叫。因此,許多人直到成年以後,才發現自己在情感需求方面,有哪裏不太對勁。

2. 情感忽視會造成哪些負面影響?

a. “我是自己情感的陌生人”:對自己情緒不熟悉

在情感忽視中成長的孩子,長大後對自己的情緒並不熟悉。他們很難識別自己的情緒,也難以區分情緒與情緒之間細微的不同。因爲在成長過程中,家長沒有幫孩子學會識別自己的情感。比如,一個會照料孩子情感需求的家長,在孩子哭泣的時候會關心孩子的情緒:“你現在是不是很難過?”,於是孩子明白了自己的情緒狀態是“難過”;而情感忽視的家長,可能會無視孩子的眼淚,或者譏諷孩子的軟弱。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並不知道自己爲什麼會哭,不明白自己的內在爲什麼有如此強烈的情緒波動。

b. “我不知道怎麼讓自己好過一點”:不懂得自我關懷

被情感忽視的孩子長大後,在自己痛苦時,不會也不懂怎麼進行自我關懷(self-care)。這是因爲,在成長過程中,父母沒有教他們如何去應對自己的負面情緒。久而久之,孩子開始否認自己的情緒需要,他們想:“既然父母不在意我的需求,說明這些需求並不重要,我不該有這些需要。”

一方面,被情感忽視者不去正視自己的需要,不去關懷自己的內心狀態;另一方面,他們常常用不健康的方式去應對情緒。許多被情感忽視者時常感到有種空虛感,Webb博士認爲這是他們用空虛來掩蓋自己的其他情緒。

c. “我沒事,我很好,我不想要”:不向他人提自己的情感需求

被情緒忽視的孩子長大以後,他們也不常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這可能是因爲他們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懷,於是傾向於認爲別人都不會提供支持,產生了“習得性無助”。他們不再相信被人會迴應自己的需求。而由於他們不表露需求,別人更加不清楚他們想要什麼,甚至可能因爲他們的不信任而遠離他們。

d. “我搞不懂你爲什麼難過”:忽視他人的情感需要

在情感忽視中長大的孩子,也容易忽視他人的情感需要。我們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推測他人的需求,而被情感忽視者長期不關注自己的情緒,因此也不會注意到他人的情感需求,或是雖然能意識到他人情緒低落,卻不知道該怎麼讓別人好起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