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性能測試——電量測試

上一篇博客講述了電量的測試,本文簡要概述關於電量的別的指標。

 

1、剩餘電量是怎麼計算的

  iOS系統每20秒會讀取一次系統電量相關數據記錄入整機電量數據庫,主要內容有當前電流,電壓,剩餘電量,最大電量,溫度,是否在充電,充放電次數。

1、電流以mA計,直接通過硬件測得,是計算其他數據的基礎,iPhone工作時,電流一般在1mA到700mA之間。超過500mA電池很容易發熱。

2、電壓以mV計,通過硬件測得,是計算其他數據的基礎,iPhone工作時,電壓幾乎一直恆定在4V左右。測試過程中出現過的最高電壓是4.3V。

3、剩餘電量是以mAh計,他和最大電量是相對值,我們看到的電量百分比是這兩個值的比值。電量最大值是一個理論值,1000mAh的意義是,以1000mA的恆定電流放電時,能放1小時。他最大值並不固定,他會隨着電壓而發生一些波動。

4、溫度也通過硬件接口獲得,可以作爲一個參考值,測試過程中出現的最高溫度是37度,能明顯感覺到發熱了。

5、是否在充電,如果是在充電過程中,使用的任何應用,具體電量都不作統計,不入數據庫,而只統計整機的電量。

6、充放電次數,以充放一次最大電池容量記爲一次,充放電次數可以作爲電池老化程度的一個根據。

下面再來說說到底是怎麼計算的。

假如充滿電是1000mAh,系統會每20秒讀一次電流值,以及判斷是在充電還是放電,記算這段時間的功耗,逐步累加。如半小時後還有800mAh,剩餘電量就是80%。

 

2、電量排行榜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1、首先要說明的是,電量排行榜顯示的不是實時的數據,他有1小時內的延遲。同時他與系統顯示的剩餘電量百分比也不是同一套計算體系。

2、iPhone用來記錄電量相關數據的數據庫極爲龐大,有在概265張表,每天超10M的數據。

3、每一個安裝到iPhone的應用,在系統級都會有一個ID標註,稱作結點ID。

4、系統電量的消耗分爲主要以下大類,每一種都作爲電量消耗的根結點。isp\apsocbase \display\wifi data\GPU venc\venc\CPU\restofsoc\GPS\DRAM。

5、系統中每個應用都有幾種狀態,分別是不運行、前臺活躍、前臺不活躍(一般應用間切換時出現)、後臺、暫停(在後臺但沒有運行,程序還在內存中)。

6、系統每小時記錄了每一個根結點被哪些應用佔用,應用的狀態是怎麼樣的,每應用消耗了多少能量,總共消耗了多少,比如某一小時內,某個APPCPU\GPU\GPS\DRAM\顯示各耗電20mAh,共100mAh,這小時內所有APP耗電200mAh,那麼該APP耗電佔比5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