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篇·與其混不如滾

態度篇·與其混不如滾

中國男籃

中國男籃輸球的原因分析:

  1. 主教練執教水平有限
  2. 球員的能力不足

那麼爲什麼他們會如此之差?難道只是天賦不佳嗎?他們真的有努力的提升自己嗎?NBA天賦異稟的球員在休賽季還要努力訓練,我們中國的球員真的能做到嗎?下圖爲輸球后的採訪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關於我的跳槽經歷

神州集團是我職業的開始,也是我成長最快的地方。在此期間受到了公司技術總監的賞識和幫助,2年時間便被提拔到測試經理的崗位,在此感謝以前的領導和戰友。

在如此如魚得水的地方我爲什麼還是毅然的離開了呢?可以歸爲如下幾點吧:

  1. 關於成長,雖升爲測試經理,感覺自己技能方面仍有很多想要提升的地方,當時的環境,身邊已經沒有了指導我成長的導師和學習的目標
  2. 失去了工作的熱情,因爲自己內心的糾結,導致對於工作態度的轉變。無法像以前那樣專注於工作,對於公司和個人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於是,最後我選擇了“與其混不如滾”,如果混下去,我覺得是對於公司的不負責任,不能給公司做出更多的價值。對於個人也是不負責任,這樣混下去,也是無法實現自己的技術夢想,無法讓自己跟緊時代的步伐。最終,可能被淘汰在技術的更迭之中。

阿里巴巴就是我離開神州的去處,這裏有所有技術人嚮往的環境、技術、思想…,還有我們的馬爸爸。在這裏,我從一個很有成就感的經理,變成了一個毫不起眼的螺絲釘。在這裏,我獲得了個人技術上的快速成長,測試思想的極速轉變,無論是眼界還是思想都是一個開拓。在此感謝,在阿里的這段經歷,和遇到的所有所有…

混:於公司、於個人都是不負責任
滾:走出舒適區,讓你在改變中成長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在混

  1. 感覺工作失去了熱情
  2. 感覺坐在工位上很煎熬
  3. 感覺工作上無事可做
  4. 沒事的時候總是刷手機
  5. 沒事的時候總是逛淘寶
  6. 上班時間變成了聊天娛樂時間

這裏引用一個老故事:

從前一位優秀的老木匠準備退休,他告訴僱主,說不想再蓋房子了,要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
僱主捨不得這位跟了自己一輩子的老木匠,便提出能不能幫忙再建最後一座房子,老木匠答應了。但是在建最後一座房子時老木匠的心思已經不在幹活上了,不僅手藝退步,出的粗活,還偷工減料。房子建好的時候,僱主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
“這是你的房子”,他說,“我送給你的禮物。”
他震驚得目瞪口呆,羞愧得無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他怎麼會這樣呢?現在他得住在一幢粗製濫造的房子裏!

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我們漫不經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積極行動,而是消極應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關鍵時刻不能盡最大努力。等我們驚覺自己的處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裏了。

把你自己當成那個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進去一顆釘,加上去一塊板,或者豎起一面牆,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創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優美、高貴,牆上的銘牌寫着:“生活是自己創造的。”

本系列文章將從:成長、經驗、技能、思慮等各方面,講述個人的一些見解,希望能給大家些許的幫助。謝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