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js獲取前臺傳的請求頭header信息及各字段簡單介紹

nodejs 獲取請求頭方法

router.post('/user_list', function (req, res, next) {
	// 獲取前端請求頭髮送過來的sessiontoken 
 	var token=req.headers.sessiontoken 
 	// 如果想要查看一下請求頭都包含哪些信息,可以log一下header
 	console.log(req.headers)
})

header詳細介紹,查看 MDN

  1. host 服務器的域名或 IP 地址,以及(可選的)服務器監聽的TCP端口號。
  2. connection 決定當前的事務完成後,是否會關閉網絡連接。如果該值是“keep-alive”,網絡連接就是持久的,不會關閉,使得對同一個服務器的請求可以繼續在該連接上完成。
  3. Accept 請求頭用來告知(服務器)客戶端可以處理的內容類型
  4. origin Origin 指示了請求來自於哪個站點
  5. sessiontoken 爲自定義的請求頭,傳入token作爲校驗使用
  6. User-Agent 發起請求的用戶代理軟件的應用類型、操作系統、軟件開發商以及版本號。
  7. content-type 實體頭部用於指示資源的MIME類型 media type
  8. Referer 請求頭包含了當前請求頁面的來源頁面的地址,即表示當前頁面是通過此來源頁面裏的鏈接進入的。服務端一般使用 Referer 請求頭識別訪問來源,可能會以此進行統計分析、日誌記錄以及緩存優化等。
  9. Accept-Encoding 會將客戶端能夠理解的內容編碼方式——通常是某種壓縮算法——進行通知(給服務端)。通過內容協商的方式,服務端會選擇一個客戶端提議的方式,使用並在響應頭 Content-Encoding 中通知客戶端該選擇。
    10.Accept-Language 請求頭允許客戶端聲明它可以理解的自然語言 。

log header 信息

下面是 console.log(req.headers) 出的header 信息

headers:
   { host: 'localhost:3000',
     connection: 'keep-alive',
     'content-length': '44',
     accept: 'application/json, text/plain, */*',
     origin: 'http://localhost:8060',
     sessiontoken: 'eyJhbGciOiJIUzI1NiIsInR5cCI6IkpXVCJ9.eyJ1c2VybmFtZSI6InpoYW5nc2FuIiwicGFzc3dvcmQiOiIxMjMiLCJpYXQiOjE1NzUwMTAxODQsImV4cCI6MTU3NTAxMDM2NH0.jGrc9U0P2oULS0oiS-NeQgd3is8mlLfHt-89wJHZGV0',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78.0.3904.108 Safari/537.36',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charset=UTF-8',
     'sec-fetch-site': 'same-site',
     'sec-fetch-mode': 'cors',
     referer: 'http://localhost:8060/',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br',
     'accept-language': 'zh-CN,zh;q=0.9,en;q=0.8'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