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Linux操作系統(From:鳥哥的Linux私房菜)

開始安裝

-磁盤分區的配置

所需目錄/裝置

磁盤容量

分割類型

/boot

100MB

primary

/

10GB

primary

/home

5GB

primary

swap

1GB

logical

 

-開機管理管理程序(Boot Loader

       使用CentOS 5.X默認的grub,並且安裝到MBR上。

-選擇軟件

       將所有的軟件都安裝上去。重裝的時候再最小安裝。

-Linux安裝功能菜單(F2

linux noprobe: 不進行硬件檢測,如果有特殊硬件時,可以考慮使用這一項來停止硬件偵測。

linux askmethod:進入互動模式,安裝程序會進行一些詢問。如果你的硬盤內含有安裝媒體時, 或者是你的環境內有安裝服務器(Installation server),那就可以選這一項來填入正確的網絡主機來安裝;

memtest86這個選項會一直進行內存的讀寫,如果懷疑內存穩定度不足的話,可以使用這個選項來測試內存!測試完成後需要重新開機!

-救援模式F5

       如果Linux系統因爲設置錯誤導致無法啓動時,可以使用“linux rescue”來進入救援模式。此時請拿出DVD來進行救援模式,能夠救回Linux而不需要重裝系統。

磁盤分區

-創建根目錄的分區

       文件系統類型:

       * ext2/ext3:是Linux適用的文件系統類型。由於ext3文件系統多了日誌的記錄,對於

系統的恢復比較快速。建議務必選擇新的ext3而不要用ext2了。

* physical volumn(LVM):是用來彈性調整文件系統大小的一種機制,可以讓文件系統大小變大或變小而不改變原有的文件數據的內容。

* software RAID:利用Linux操作系統的特性,用軟件仿真出磁盤陣列的功能。這東西很棒,但目前用不到,15章介紹。

* swap:內存交換空間。由於SWAP並不會使用到目錄樹的掛載,所以用SWAP就不需要指定掛載點。

* vfat:同時被LinuxWindows所支持的文件系統類型。如果主機硬盤內同時存在WindowsLinux操作系統,爲了數據交換,可以構建一個vfat的文件系統。

-創建/boot目錄的分區

* 如果有/boot獨立分區時,務必讓該分區在整塊硬盤的最前面。並強制爲主分區。

-創建內存交換空間swap的分區

* swap不需要有掛載點。swap最好爲物理內存的1.52倍之間。物理內存4G以上時,SWAP也可以不必額外設置。

* swap的功能:當數據被存到物理內存裏面,但這些數據又不常被CPU所取用時,那麼這些不常被使用的程序將會被丟到硬盤的swap交換空間中,而將速度較快的物理內存釋放出來給真正需要的程序使用。所以,如果系統不是很忙,而且內存又很大,自然不要swap

-創建/home目錄的分區

引導裝載程序、網絡、時區設置與root密碼

-引導裝載程序

       * Linux發行版大多使用grub引導程序,而且必須要將它安裝到MBR裏面纔行。

* 時區的選擇:UTC與所謂的“夏令時”有關。一般不需要選擇這個,不然的話,還可能造成時區被影響,導致系統顯示的時間與本地時間不同步。

-日誌文件

       * 安裝過程會寫入到/root/install.log

       * 剛纔選擇的所有選項寫入到/root/anaconda-ks.cfg

其他功能:RAM testing、安裝筆記本電腦的內核參數(Option

-內存壓力測試:memtest86(“燒機”)

* 當你組裝了一臺新的個人計算機時,想要測試這臺主機是否穩定時,就在這不主機上面運行一些比較耗系統資源的程序,讓系統在高負載的情況下去運行一陣子(可能是一天),去測試穩定度的一種情況,就成爲“燒機”

* 如何進行?開機菜單,輸入memtest86

-安裝筆記本電腦或其他類PC計算機的參數

* 由於筆記本電腦加入了非常多的省點機制或者是其他硬件的管理機制,因此筆記本電腦上的硬件經常與一般桌面計算機不怎麼相同。所以當使用適合於一般桌面計算機的DVD來安裝Linux時,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導致無法順利安裝。

* 在安裝的時候,告訴安裝程序的Linux內核不要加載一些特殊功能即可。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在使用DVD開機時,加入:boot: linux nofb apm=off acpi=off pci=noapi

* apm(advance power management):早期的電源管理模塊,acpi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ferface)則是近期的電源管理模塊。這兩者都是硬件本身就有支持的,但是筆記本電腦可能不是使用這些機制,因此,當安裝時啓動這些機制將會造成一些錯誤,導致無法順利安裝。

* nofb:是取消顯卡上的緩衝存儲器檢測。如果筆記本電腦是集成顯卡,Linux安裝程序本身可能就不能夠檢測到該顯卡模塊,此時加入nofb將可能使得安裝過程順利一些。

* 這些在開機的時候所加入的參數,稱爲“內核參數”。

安裝後的首次設置

-gurb讀取內核文件來進行硬件檢測,並加載適當的硬件驅動後,就開始進行CentOS各項服務的啓動。例如:/vmlinuz-2.6.18-128.el5,這個就是Linux內核文件。出現Welcome後,就開始執行各項服務的流程。

-SELinux

* SELinuxSecurity Enhanced Linux的縮寫,這個軟件是美國國家安全局所開發的,並不是防火牆。SELInux是一個Linux系統訪問控制的細化設置,重點在於控制程序對於系統問津啊的訪問權限限制。由於CentOS 5.X以後的Linux版本對SELinux的設置已經非常妥當了,建議務必要打開這個功能。

- Kdump

* Kdump:當內核出現問題時,是否要將當時的內存內的消息寫到文件中,而這個文件就能夠給內核開發者研究爲什麼會down機。我們不是內核開發者,經常進行Kdump會造成硬盤空間的浪費,所以,建議不要啓動Kdump的功能。

- 創建用戶

* 除非必要,不用使用root的權限,因爲root的權限太大了。創建一個一般身份的用戶操作是一個好習慣。

       * 全名——只是一個說明而已。

多重引導安裝流程及技巧

       -硬盤規劃

Linux設備文件名

Windows設備

實際內容

文件系統

容量(GB)

/dev/sda1

C

Windows系統

NTFS

30

/dev/sda2

D

Windows數據碟

NTFS

60

/dev/sda3

不要掛載

Linux根目錄(/)

Ext3

50

/dev/sda5

不要掛載

內存置換空間swap

swap

1

/dev/sda6

E

Windows/Linux共用

vfat

其他所有

       -安裝一定要先裝Windows XP,再裝Linux好,順序搞錯了會很麻煩

       -後續維護的注意事項

* Windows的環境中最好將Linux的根目錄與SWAP取消掛載,否則將來打開資源管理器時,該軟件會要求“格式化”,如果一個不留神,Linux系統就毀了。

* Linux不可以隨便刪除,因爲grub會去讀取Linux根目錄下的/boot目錄內容,如果Linux刪除了,Windows也無法啓動了,因爲整個開機菜單都會不見了。

-舊主機有兩個硬盤

*雖然有兩個硬盤,但整臺個人計算機僅會有一個MBRWhy?

* 因爲得再BIOS裏面調整開機啓動的設備,只有第一個可開機設備內的MBR會被系統讀取。

* 可以使用spfdisk這個國人寫的引導裝載程序來管理。

關於大硬盤導致無法開機的問題

       問題症狀:

       # 前面是一些奇怪的提示符

       grub > _

解決辦法:重裝Linux,並且在磁盤分區的地方,建立一個100M左右的分區,將它掛在到/boot這個掛載點,並且要注意,/boot的那個掛載點,必須要在整個硬盤的最前面。例如:必須是/dev/hda1纔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