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當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麼樣了?


陶哲軒最令人羨慕之處,不在於驚人的天賦和出色的成就,而在於坐擁這些天才和成就的同時,也能成長爲一個享有健康生活的快樂的“普通人”。

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誰?

一些媒體報道可能會將這個答案引向一位華裔男性——陶哲軒。據說,他被公認爲“智商最高的人物”,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米那卡·格羅斯教授在對其進行測試後發現,他的IQ高達230,遠超愛因斯坦、牛頓、霍金。

而陶哲軒成長經歷中的每一步,也在不斷印證着他的天才之名絕非過譽——

10歲、11歲、12歲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分獲銅牌、銀牌、金牌,是年級最小奧賽金牌獲得者,該記錄一直保持至今;

14歲時進入澳洲的福林德斯大學就讀,兩年取得學士學位,一年取得碩士學位;

17歲進入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讀博,21歲博士畢業,24歲即成爲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史上最年輕的教授;

31歲那年榮獲麥克阿瑟基金會頒發的“天才獎”和有着“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被譽爲“數學界的莫扎特”。

這個身形瘦削、眉眼清秀的大男孩是個當之無愧的天才,幾乎每個見過或聽過他故事的人都會這麼想,超高的智商、驚人的成就,是老天贈予他的禮物。

但只有陶哲軒自己明白,聰明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因素,明智的家庭教育、專業上不懈的探索與熱情以及擁抱人生的幸福感,才真正幫他拼出了那份邁向成功的拼圖。

不做“神童”,放慢步調成長

當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是個天才神童,你會怎麼辦?許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有點慌,陶哲軒的父母陶象國與梁蕙蘭也不例外。

與那個年代的許多人相比,陶家夫婦屬於接受良好教育的中產,他們是香港大學的同學,一個是兒科醫生,另一個則是教師。上個世紀70年代,他們移民澳大利亞,並在澳洲迎來了他們第一個兒子陶哲軒。

童年時期的陶哲軒

童年時的陶哲軒不僅是個濃眉大眼的萌娃,更早早地顯示出了過人天賦——兩歲時,他就開始教比自己更大的孩子數數;三歲時,還會用洗滌劑在玻璃上噴寫算術。

在意識到兒子的與衆不同之後,陶家夫婦是慌亂的,一個個有關神童的傳說迸發在腦海,“或許我們也可以培養出一個史上最小的大學生,甚至博士”,他們這麼想着,把三歲半的兒子塞進小學校服,送他去上學。

然而沒過多久,陶哲軒還是回到了幼兒園。

那是因爲陶家夫婦發現,年幼的兒子並不能很好地適應小學的教學與社交環境,在學校總是哭鬧;而且僅僅對數字表現得格外敏感的陶哲軒,其他科目其實難以完全跟上。

陶哲軒的父親陶象國就此做出了一個決定——不急不慌,放慢兒子的成長腳步。拼命催化天才兒童的成長,直至培養出一個讓大人滿意的“明星”,不再是他的目標。

他想到的是,在開發孩子數學潛能的同時,爲他打好人文學科的基礎,並在社交、情商等方面有意識地多加引導與訓練,讓兒子成爲一個按自己的節奏成長的天才。

感謝如此明智的父親,陶哲軒的人生或許因此產生了質的改變。反觀同時代中國大陸家喻戶曉的三大天才神童——寧鉑、謝彥波與干政,幾乎都在成年人的期待下,朝着“最小高材生”的方向一路狂奔,結果,有的出家爲僧,有的精神失常……早期智力的先發優勢,並未讓他們笑到最後。

跟那些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被成年人推動着前進的神童相比,陶哲軒無疑是幸運的。

他按部就班地上了幼兒園、小學、中學…… 每到一所學校,父母都會和校長商量,給陶哲軒全面的科目安排與正常的校園生活,但只要孩子願意,他隨時可以優先學習任何高階的課程,並按照自己的想法跳級。

著名數學家埃爾德什在檢閱10歲的陶哲軒寫的論文

在自由寬鬆的氛圍下,陶哲軒茁壯成長,他的數學天賦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雖然沒有被刻意地引導朝着某些方向發展,這位小神童的成就依舊可以說是喜人的——

7歲自學微積分並出版了一本關於Basic程序計算完全數的書;8歲半時參加SAT數學部分的測試,奪得760分的高分(滿分800分);10歲時的論文獲得數學家埃爾德什的好評;從那以後,更作爲國際奧數競賽的常勝將軍,頻繁地現身於媒體的聚光燈下。

陶家夫婦曾帶陶哲軒去見過當地著名的研究天才兒童的教授米那卡·格羅斯,這位教授對陶哲軒超高的智商驚歎不已。經過縝密的研究後,格羅斯教授提議,陶哲軒完全有能力在12歲之前讀完大學,刷新澳洲記錄,但這個建議最終沒有被陶家夫婦採納。

他們將決定權留給了兒子。陶象國也認爲,只有讓孩子打下科學、哲學、藝術等多方面的基礎,陶哲軒對數學的熱愛才會隨着心智的成熟而日漸熾烈,未來前景才更廣闊。

1989年,14歲的陶哲軒終於邁進了大學校園,當然,這已經是不疾不徐成長的結果。他在福林德斯大學花了兩年的時間拿到了理科榮譽學士,隨後又用一年讀完了碩士。

福林德斯大學

碩士畢業後,在數學領域有着更高追求的陶哲軒獲得了兒時結識的數學家埃爾德什的親筆推薦信,赴普林斯頓大學讀博。

這是他人生中真正的轉折點——從一個在數學上頗具天賦、在競賽中屢次獲獎的神童,向一個真正數學研究者與開拓者轉變。

入讀普林斯頓的那一年,他17歲。

從奧數神童到數學家

在數學界,存在着一個有趣的現象。

一般來說,“奧數神童”與“數學家”鮮有交集,許多鼎鼎大名的數學家,年幼時並非奧林匹克競賽的佼佼者;而奧賽冠軍可能到了更高階段的數學研究領域,就銷聲匿跡。

考奧數與做科研,其實在本質上有着差別,一個像是短跑選手,要求短時間內的爆發程度與衝擊力;另一個則像是馬拉松,要在長期的耐性與積累後,才迎來勝利。

但用陶哲軒的導師、沃爾夫獎獲得者埃利亞斯·施泰因教授的話來說,陶哲軒是非常少有的、能夠同時擅長奧數與科研的人。

“一個百年不遇的奇才”,教授這樣評價他。

可即便如此,剛剛進入普林斯頓的陶哲軒也曾遭遇過人生中的至暗時刻。普林斯頓數學系的大神真的太多了,同學們都在說着他沒聽過的領域,同時,數學專業的博大精深,讓他愈發感受到自己從前的無知。

普林斯頓大學

陶哲軒消沉了一段時間,他沉迷於遊戲,差點掛掉了決定他是否可以繼續進行博士學業的候選人考試。在陶哲軒的前半生,高智商幫助他解決了生命中遇到的大部分難題,但來到這裏之後他才發現,很多事情已遠遠不是靠着“我很聰明”就能應對。

幸好,陶哲軒並沒有在歧途中耽擱太久,從小接受到的“全人教育”讓他擁有從挫折中走出來的勇氣,普林斯頓一流的教學資源又讓他可以在開拓探索的道路上來去自如。

他主攻多個方向——從調和分析到偏微分方程;從解析數論到算術數論;還有一個工科:照相機壓縮傳感原理。在調整心態、自我蛻變的過程中,陶哲軒也愈發感受到數學之美,那種富有生機的創造力,讓他着迷。

千禧年之初,陶哲軒與現在劍橋大學任教的本·格林教授用質數級數解決了一個與“孿生質數”相關的猜想:一些質數數列間等差,如3、7、11之間,均差4;而數列中下一個數15則不是質數。他們證明了即使在無窮大的質數數列中,也能找到這樣的等差數列段,這個成果在數學界引發了轟動。

畢竟,自歐幾里德提出“孿生質數”概念的2300年以來,還是有人第一次給出系統的證明,這個發現也被命名爲"格林-陶定理"。

2015年,陶哲軒又宣佈證明了自己的引路人、數學家埃爾德什在1932年提出的“埃爾德什差異”,在此之前,這個問題被擱置了80餘年,直到埃爾德什逝世都“無人問津”。

陶哲軒不再是迷茫的學生了,他一躍成爲UCLA最年輕的教授,數學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因爲在數學領域的突出貢獻,他先後獲得了麥克阿瑟基金天才獎、菲爾茲獎以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艾倫·沃特曼獎。

最近的一次獲獎記錄,則是由阿里的馬雲夫婦、Facebook扎克伯格夫婦等人聯合發起並提供資助的“數學突破獎”,這個獎項給予那些傑出的青年數學家300萬美元獎金。

可在拿到鉅額獎金後,陶哲軒轉頭就將其捐給了培養新一代青年人才的基金會。“花不完”,是陶哲軒給出的唯一原因。

在他的生命裏,科研是永恆的主旋律,陶哲軒早早地超越了那個只是靠着高智商解決問題的神童階段,如今的他,是一位簡單純粹的數學家,成功背後更多的是永不鬆懈的意志力與面對逆境時的不放棄。

“努力、勇敢、熱愛與堅持,都比聰明更重要。” 數學家陶哲軒這樣總結成功的奧祕。

是天才,也是幸福的普通人

因爲在數學領域璀璨奪目的表現,陶哲軒還有一個諢名——“數學界的莫扎特”。但UCLA的師生、陶哲軒身邊的人們都知道,這位年輕的教授可一點都不像音樂神童莫扎特。

莫扎特雖然音樂天分爆表,卻性格怪異,到處得罪人。“怪胎”,似乎與天才的宿命如影隨形——牛頓,脾氣暴躁;納什,妄想狂;佩雷爾曼,喜歡留長指甲……可陶哲軒最難能可貴的就是,他與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不同,他是天才,也是幸福的普通人。

陶哲軒一家四口的合影

在UCLA任教期間,他認識了現在的妻子、比他小三歲的韓裔女人勞拉,這位高知女性如今在美國航天總署(NASA)擔任工程師,她爲陶哲軒生下了一兒一女。在一家四口的合影中,陶哲軒總會露出燦爛笑容,依偎着妻兒,與一個普通中年男人無異。

在外頭他是備受敬仰的教授,回到家卻也是一個會給孩子換尿布、陪孩子玩、送孩子上學的奶爸。曾有個送孩子來UCLA參加夏令營的家長驚奇地發現,陶哲軒竟然活躍在他們的家長羣中,夏令營結束,他還親自跑來接娃回家,一路上噓寒問暖,可愛極了。

在知乎提問“在UCLA陶哲軒手下讀博是什麼感受”的回答中,一個他帶過的學生答道,陶教授是那種對學生很寬容、但絕非不關心學生的導師。學生如果被其他教授“欺負”了,他會挺身而出;他樂於與學生探討問題,迅捷的反應令人印象深刻;最神奇的是,無論遇到多麼難懂的問題,哪怕陶哲軒也答不出來,他總有辦法找到各路牛人來幫忙。

圖片截取自知乎

謙和、反應快、人脈廣,是許多學生對陶哲軒一致的評價。對於那些沒辦法進入UCLA、近距離感受其魅力的學子們來說,他們也有一個途徑來跟着陶老師學習,那就是瀏覽他的WordPress。

平時,陶哲軒會把自己對數學的思考與見解分享在這裏,也會提出一些學習數學的好方法。全世界各地的同學來到這裏留言交流,他會每一條都認真閱讀並回復。

圖片截取自WordPress

正如《紐約時報》記者在撰寫陶哲軒故事的時候所說的那樣——陶哲軒最令人羨慕之處,不在於驚人的天賦和出色的成就,而在於坐擁這些天才和成就的同時,也能成長爲一個享有健康生活的快樂的“普通人”。

在這個世界上天才不多,幸福而快樂的天才則更加少。幸好有如陶哲軒這般的天才,向我們展現了一個資質非凡的孩子,完全伸展自我後發展出的模樣。

陶哲軒擁抱美滿人生的祕訣,是內在的天賦與努力,是外界的教育與指引,抑或是兩者兼有之,恐怕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

對於大多人來說,成爲天才是一件可望而不即的事,但恰恰是我們這些平凡的大多數,構建了天才神童成長的土壤。天才的出現並不稀罕,然而如何成長爲“陶哲軒”式的天才,永遠是一個值得思量的問題。

編輯 ∑Gemini

來源:數學加油吧

文章推薦

施一公:爲什麼要獨立思考、爲什麼要尊重科學?

python實現五種常見算法

中科院博導: 讀博士感到痛苦的五個原因

爲什麼世界是由數學構成的

19歲當保安,25歲成爲CEO,退掉朋友圈,憑什麼TED選中他?

雜耍中的數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