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产品需求的几个注意点)

【 声明: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联系信箱:feixiaoxing @163.com】

 

    很多同学喜欢写软件、开发功能,因为成功的运行一段程序总是给人很大的满足感。但是软件开发成功之后,是不是有人用,或者使用的人体验如何,他们不是很关心,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归根到底,技术还是要为人服务的,需求是技术最大的推动力,当然这中间还涉及到成本、周期、人员和资源的配置。

 

    所以,对于有一定开发经验的朋友,可以从好技术慢慢向好产品的方向来转型,让别人喜欢用你的产品。

 

1、功能只是起点,性能和体验才是竞争力

    对于一项产品,很少是突然出现的,这过程都是慢慢演进的。比如手机,那么多做手机的,凭什么你的手机做的比别人好?你的竞争力是什么?这个就需要好好想一想。

 

2、产品需要面向特定的人群

    没有一个产品是可以面向所有的人群,因为大家的需求不同。拿餐饮来说,普遍年轻人接受肯德基、麦当劳的程度要比中老年人高,而针对保健品来说,年轻人却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3、深挖一、两个属性比面面俱到要好

    总有一些客户对一些产品的特定的属性有极致的需求,每一个需求后面都是代表着一个细分人群。拿车举例,有人喜欢豪华,有人喜欢科技,有人喜欢动力,有人喜欢性价比,有人喜欢省油,有人喜欢大空间。对于产品的开发者来说,只要在功能点做到平均以上的水平,重点突破一两个点就可以了。

 

4、新体验不一定是绝对的新技术

    这句话似乎很难理解,它的本意是说,这项技术本来可能是用在别的领域里面,只是因为功能需要和当前技术进步的原因,从别的领域引入了这个技术。比如扫地机器人的激光雷达技术、头条的推荐技术、网易音乐的歌单等等。

 

5、改进现有产品和技术比刻意的创新更有意义

    现有产品意味着本身它已经有一定的市场和客户,培训和教育市场远远不是一个中小公司应该做的事情。对于中小公司而已,应该从现有产品中发现不足去改进,这比单纯的创新要有意义的多。

 

6、成本的考量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国内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不够、价格竞争又太激烈,所以做产品、做技术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成本的因素。靠砸钱堆出来的产品不是好产品,也没有办法形成规模效应,也缺乏足够的竞争力。纯软件作品除非是互联网特定细分领域,它在大部分时候没有办法直接创造价值的,必须依附于平台或者硬件,才能形成价格,获得收益,这就是目前国内的基本情况。

 

7、做有限风险下的快速迭代

    做产品总是有风险的,因为你考虑的市场和现实很可能不是完全契合。如何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做好产品的研发工作,这也是很高的一门学问。总不能等产品出来之后,才发现自己做的东西根本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如果产品是刚需一类,或许情况还好点,如果只是小众产品,那么就需要非常注意了。

 

    总之,做产品还是非常有趣的,中间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但是这种不确定性对开发者有巨大的吸引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