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软件学院复试专业课知识点梳理(编译原理部分)

初试总结见北航软件工程考研经验总结

  1. 翻译程序的工作过程

  2. 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表格管理程序和出错处理程序
  3. 源程序的编译和目标程序的运行是分两个阶段实现的。需要通过连接装配将多个编译模块连接成可执行程序才能执行。

  4. 解释方式:边编译边执行

  5. 词法分析:扫描源程序,根据规则识别出程序中的单词,并翻译成机内表示。词法分析的同时也做词法检查

  6. 语法分析:根据语法规则将单词符号串分解成语法单位(如表达式、语句),通过语法分析判断是否构成语法正确

  7. 语义分析:对结构正确的程序做上下文有关的审查

  8. 中间代码生成,中间代码结果比较简单,比较接近机器指令,常用的有三元式、四元式、逆波兰式https://blog.csdn.net/luobida222/article/details/73648554

  9. 自展:高级语言可以编写自己的编译程序,可以先为核心部分构造一个小小的编译程序,然后逐步扩展

  10. 编译程序编写系统(TWS):有助于减轻编写翻译工具的软件或工具包。

    1. 第一类,根据所给高级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语意描述,产生相应的编译程序

    2. 第二类,面向语法的符号加工程序

    3. 第三类,由可扩充语言组成的集合

  11. 串行编译程序,适用於单指令单数据流系统(sisd),并行编译程序,适用于simd,mimd系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