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型到原型鏈,修煉JavaScript內功這篇文章真的不能錯過!系列(二)

從原型到原型鏈

本文主要從構造函數 -> 原型(隱式原型+顯示原型)-> 原型鏈的順序,漸進式講解,希望對你有所做幫助,共勉~

系列文章:

  1. this指向詳解:思維腦圖與代碼的結合,讓你一篇搞懂this、call、apply(附面試題)
  2. 本篇內容:請看下方目錄

目錄

前言

又到了回憶過去的時候了,知識就是這樣,原型和原型鏈在我之前的實習生涯中用到的很少——幾乎沒有(噗!我菜我攤牌了),但是它和this指向問題一樣,是初級、中級前端開發在面試時永遠繞不開的話題。是不是大家每次看面經的時候都會去搜索原型相關的知識點?

你看這知識,總是在考的時候,才能知道它的重要,就好像曾經有一段賊拉真摯的面試題擺在我面前…話題拉回來,今天我們就收了這個孽障

一、構造函數

1.1 什麼是構造函數?

構造函數本身就是一個函數,與普通函數沒有任何區別,不過爲了規範一般將其首字母大寫。構造函數和普通函數的區別在於,使用new生成實例的函數就是構造函數,直接調用的就是普通函數。

function Person() {
	this.name = 'yuguang';
};
var person = new Person();
console.log(person.name) // yuguang

在這個例子中,Person 就是一個構造函數。

1.2 constructor?

constructor 返回創建實例對象時構造函數的引用。此屬性的值是對函數本身的引用,而不是一個包含函數名稱的字符串。

被構造出來的person的
可以看到實例對象的constructor指向了它的構造函數,而它和原型的關係我們在之後會鏈接到一起。

1.3 都有哪些數據類型或者函數擁有constructor呢?

在JavaScript中,每個具有原型的對象都會自動獲得constructor屬性。除了:argumentsEnumeratorErrorGlobalMathRegExp等一些特殊對象之外,其他所有的JavaScript內置對象都具備constructor屬性。例如:ArrayBooleanDateFunctionNumberObjectString等。所有主流瀏覽器均支持該屬性。打開控制檯我們可以驗證一下

// 字符串
console.log('str'.constructor) // ƒ String() { [native code] }
console.log('str'.constructor === String) // true

// 數組
console.log([1,2,3].constructor) // ƒ Array() { [native code] }
console.log([1,2,3].constructor === Array) // true

// 數字
var num = 1
console.log(num.constructor) // ƒ Number() { [native code] }
console.log(num.constructor === Number) // true

// Date
console.log(new Date().constructor) // ƒ Date() { [native code] }
// 注意!!!不要混淆哦
console.log(new Date().getTime().constructor) // ƒ Number() { [native code] }

// Boolean
console.log(true.constructor) // ƒ Boolean() { [native code] }
console.log(true.constructor === Boolean) // true

// 自定義函數
function show(){
	console.log('yuguang');
};
console.log(show.constructor) // ƒ Function() { [native code] }

// 自定義構造函數,無返回值
function Person(){
	this.name = name;
};
var p = new Person()
console.log(p.constructor) // ƒ Person()

// 有返回值
function Person(){
	this.name = name;
	return {
		name: 'yuguang'
	}
};
var p = Person()
console.log(p1.constructor) // ƒ Object() { [native code] }
1.4 模擬實現一個new

既然構造函數與普通函數的區別僅僅在於調用方式上,我們就應該瞭解new。

  • 當調用new運算符時,該函數總會返回一個對象;
  • 通常情況下,構造器裏的this就指向返回的這個對象;

代碼如下:

通常情況下
var MyClass = function(){
	this.name = 'yuguang';
};
var obj = new MyClass();
obj.name; // yuguang

特殊情況
var MyClass = function(){
	this.name = 'yuguang';
	return {
		name: '老王'
	}
};
var obj = new MyClass();
obj.name // 老王

我們利用 __proto__(隱式原型,下文會提到)屬性來模擬一下new 調用構造函數的過程:

var objectNew = function(){
    // 從object.prototype上克隆一個空的對象
    var obj = new Object(); 
    // 取得外部傳入的構造器,這裏是Person
    var Constructor = [].shift.call( arguments );
    // 更新,指向正確的原型
    obj.__proto__ = Constructor.prototype; //知識點,要考、要考、要考 
    // 借用外部傳入的構造器給obj設置屬性
    var ret = Constructor.apply(obj, arguments);
    // 確保構造器總是返回一個對象
    return typeof ref === 'object' ? ret : obj;
}

二、原型

2.1 prototype(顯式原型)

JavaScript 是一種基於原型的語言 (prototype-based language),在設計的時候模仿了Java的兩套類型機制:基本類型對象類型。可見原型很重要!

每個對象都擁有一個原型對象,類是以函數的形式來定義的。prototype表示該函數的原型,也表示一個類的成員的集合。看下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可以發現Person函數自己的原型都有什麼:

  • constructor (Person.prototype.constructor => Person)
  • __proto__ (我們稱它爲隱式原型)

此時我們得到了第一張表示構造函數和實例原型之間的關係圖:

構造函數和實例原型的關係圖

那麼我們該怎麼表示實例與構造函數原型,也就是 person 和 Person.prototype 之間的關係呢,這時候我們就要講到第二個屬性:

2.2 proto(隱式原型)

這是每一個JavaScript對象(除了 null )都具有的一個屬性,叫__proto__,這是一個訪問器屬性(即 getter 函數和 setter 函數),通過它可以訪問到對象的內部[[Prototype]] (一個對象或 null )。

function Person() {}
var person = new Person();
console.log(person.__proto__ === Person.prototype); // true

於是我們更新下關係圖:

實例與實例原型的關係圖

小結: 每個引用類型的隱式原型都指向它的構造函數的顯式原型

2.3 constructor

前文提到了constructor,它與原型的關係也可以添加到這張圖裏,更新下關係圖:

實例原型與構造函數的關係圖
根據上圖的關係,下面這段的結果,大家就一目瞭然了:

function Person() {}

var person = new Person();

console.log(person.__proto__ == Person.prototype) // true
console.log(Person.prototype.constructor == Person) // true
// 順便學習一個ES5的方法,可以獲得對象的原型
console.log(Object.getPrototypeOf(person) === Person.prototype) // true

接下來我們要繼續思考實例和原型的關係:

三、實例與原型

當讀取實例的屬性時,如果找不到,就會查找與對象關聯的原型中的屬性,如果還查不到,就去找原型的原型,一直找到最頂層爲止。這樣一個查找過程

舉個例子:

function Person() {}
Person.prototype.name = '老王';

var person = new Person();
person.name = '餘光';

console.log(person.name) // 餘光

delete person.name;
console.log(person.name) // 老王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給實例對象 person 添加了 name 屬性,當我們打印 person.name 的時候,結果自然爲 餘光(is me)。

描述:

但是當我們刪除了 person 的 name 屬性後,再次讀取 person.name,從 person 對象中找不到 name 屬性就會從 person 的原型也就是 person.proto ,也就是 Person.prototype中查找,幸運的是我們找到了 name 屬性,結果爲 老王(這…)

總結:

  • 嘗試遍歷實例a中的所有屬性,但沒有找到目標屬性;
  • 查找name屬性的這個請求被委託給該實例a的構造器(A)的原型,它被a.__proto__ 記錄着並且指向A.prototype;
  • A.prototype存在目標屬性,返回他的值;

但是萬一還沒有找到呢?原型的原型又是什麼呢?

四、原型的原型

在前面,我們已經講了原型也是一個對象,既然是對象,我們就可以用最原始的方式創建它,那就是:

var obj = new Object();
obj.name = '餘光'
console.log(obj.name) // 餘光

其實原型對象就是通過Object構造函數生成的,結合之前所講,實例的 __proto__ 指向構造函數的 prototype ,可以理解成,Object.prototype()是所有對象的根對象,所以我們再次更新下關係圖:

原型的原型關係圖

五、原型鏈

每個對象擁有一個原型對象,通過 __proto__ 指針指向上一個原型 ,並從中繼承方法和屬性,同時原型對象也可能擁有原型,這樣一層一層,最終指向 null這種關係被稱爲原型鏈 (prototype chain),通過原型鏈一個對象會擁有定義在其他對象中的屬性和方法。

這個鏈條存在着終點,是因爲:Object.prototype 的原型是——null,引用阮一峯老師的 《undefined與null的區別》 就是:

null 表示“沒有對象”,即該處不應該有值。這句話也意味着 Object.prototype 沒有原型

我們最後更新一次關係圖,藍色線條就可以表示原型鏈這種關係。

原型鏈示意圖

補充,易錯點

1.constructor
首先是 constructor 屬性,我們看個例子:

function Person() {}
var person = new Person();
console.log(person.constructor === Person); // true

當獲取 person.constructor 時,其實 person 中並沒有 constructor 屬性,當不能讀取到constructor 屬性時,會從 person 的原型也就是 Person.prototype 中讀取,正好原型中有該屬性,所以:

person.constructor === Person.prototype.constructor

2.__proto__

其次是 proto ,絕大部分瀏覽器都支持這個非標準的方法訪問原型,然而它並不存在於 Person.prototype 中,實際上,它是來自於 Object.prototype ,與其說是一個屬性,不如說是一個 getter/setter,當使用 obj.proto 時,可以理解成返回了 Object.getPrototypeOf(obj)。

3.真的是繼承嗎?

最後是關於繼承,前面我們講到“每一個對象都會從原型‘繼承’屬性”,實際上,繼承是一個十分具有迷惑性的說法,引用《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中的話,就是:

繼承意味着複製操作,然而 JavaScript 默認並不會複製對象的屬性,相反,JavaScript 只是在兩個對象之間創建一個關聯,這樣,一個對象就可以通過委託訪問另一個對象的屬性和函數,所以與其叫繼承,委託的說法反而更準確些。

六、總結

  • 使用new生成實例的函數就是構造函數,直接調用的就是普通函數;
  • 每個對象都擁有一個原型對象;
  • 每個引用類型的隱式原型都指向它的構造函數的顯式原型;
  • Object.prototype是所有對象的根對象;
  • 原型鏈存在終點,不會無限查找下去;

參考

<>

寫在最後

JavaScript內功基礎部分已經總結到第二篇了,本系列大約會有15篇文章,都是我們在面試最高頻的,但工作中常常被忽略的。

JavaScript內功系列:

  1. this指向詳解,思維腦圖與代碼的結合,讓你一篇搞懂this、call、apply。系列(一)
  2. 本文
  3. 下一篇預發:作用域和作用域鏈

關於我

  • 花名:餘光
  • 沉迷JS,水平有限,虛心學習中

其他沉澱

如果您看到了最後,不妨收藏、點贊、評論一下吧!!!
持續更新,您的三連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虛心接受大佬們的批評和指點,共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