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linux system()函数的返回值

算是转载的文章吧,我用自己语言又补充了点。

status = system("./test.sh"); 

system函数对返回值的处理,涉及3个阶段:
阶段1:创建子进程等准备工作。如果失败,返回-1。
阶段2:调用/bin/sh拉起shell脚本,如果拉起失败或者shell未正常执行结束(参见备注1),原因值被写入到status的低8比特位中。system的man中只说明了会写了127这个值,但实测发现还会写126等值。
阶段3:如果shell脚本正常执行结束,将shell返回值填到status的低8位比特位中。
备注1:
只要能够调用到/bin/sh,并且执行shell过程中没有被其他信号异常中断,都算正常结束。
比如:不管shell脚本中返回什么原因值,是0还是非0,都算正常执行结束。即使shell脚本不存在或没有执行权限,也都算正常执行结束。
如果shell脚本执行过程中被强制kill掉等情况则算异常结束。

如何判断阶段2中,shell脚本是否正常执行结束呢?系统提供了宏:WIFEXITED(status)。如果WIFEXITED(status)为真,则说明正常结束。
如何取得阶段3中的shell返回值?你可以直接通过右移8bit来实现,但安全的做法是使用系统提供的宏:WEXITSTATUS(status)。
由于我们一般在shell脚本中会通过返回值判断本脚本是否正常执行,如果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正数。
所以综上,判断一个system函数调用shell脚本是否正常结束的方法应该是如下3个条件同时成立:
(1)-1 != status
(2)WIFEXITED(status)为真
(3)0 == WEXITSTATUS(status)

注意:
根据以上分析,当shell脚本不存在、没有执行权限等场景下时,以上前2个条件仍会成立,此时WEXITSTATUS(status)为127,126等数值。
所以,我们在shell脚本中不能将127,126等数值定义为返回值,否则无法区分中是shell的返回值,还是调用shell脚本异常的原因值。shell脚本中的返回值最好多1开始递增。


所以判断shell脚本正常结束的代码如下:

status = system("./test.sh");  
  
    if (-1 == status)  
    {  
        printf("system error!");  
    }  
    else  
    {  
        printf("exit status value = [0x%x]\n", status);  
  
        if (WIFEXITED(status))  
        {  
            if (0 == WEXITSTATUS(status))  
            {  
                printf("run shell script successfully.\n");  
            }  
            else  
            {  
                printf("run shell script fail, script exit code: %d\n", WEXITSTATUS(status));  
            }  
        }  
        else  
        {  
            printf("exit status = [%d]\n", WEXITSTATUS(status));  
        }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