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7安裝配置實操

之前由於centos7不太穩定,一直使用centos6.5,現在各服務器生產環境已經正式使用7,所以自己手動實踐下。

下載

去官網或國內鏡像站下載centos7鏡像:
此版本CentOS-7-x86_64-DVD-1908.iso

安裝

選擇橋接或NAT模式

將複製物理網絡狀態打上勾
官網解釋:

您可以爲現有虛擬機配置橋接模式網絡連接。

要爲新虛擬機配置橋接模式網絡連接,請在運行新建虛擬機嚮導時選擇自定義硬件。

過程

選擇虛擬機,然後選擇虛擬機 > 設置。

在硬件選項卡中,選擇網絡適配器。

選擇橋接模式: 直接連接物理網絡。

如果在筆記本電腦或其他移動設備上使用虛擬機,請選擇複製物理網絡連接狀態。

當您在有線或無線網絡之間進行移動時,該設置會導致 IP 地址續訂。

單擊確定保存所做的更改。

分區

選擇i will configuration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Centos分區格式同Windows完全不同,Windows分區格式一般爲NTFS格式且安裝在硬盤的C分區就OK,但是在CentOS中一般分兩個分區:

必須要的分區:boot分區,/分區(根分區),swap分區,可選分區:home分區、var分區

boot分區:

作用:引導分區,包含了系統啓動的必要內核文件,即使根分區順壞也能正常引導啓動 一般這些文件所佔空間在200M以下,

分區建議:分區的時候可選100M-500M之間,如果空間足夠用,建議分300-500M。避免由於長期使用的冗餘文件塞滿這個分區。

分區格式:建議ext4,按需求更改

/分區(根分區):

作用:所有的文件都從這裏開始,你可以比喻爲Windows的C盤,但其實有區別。如果你有大量的數據在根目錄下(比如FTP等)可以劃分大一點的空間

分區建議:建議15G以上。看需求,根分區和home分區的大小就類似C盤和D盤的空間分佈一樣,主要佔空間在哪兒就在那裏分大容量

分區格式:建議ext4,按需求更改

swap分區:

作用:類似於Windows的虛擬內存,在內存不夠用時佔用硬盤的虛擬內存來進行臨時數據的存放,而對於linux就是swap分區

分區建議:建議是物理內存大小的2倍,比如你電腦是4G的物理內存,swap分區可以是8G

分區格式:swap格式

home分區

作用:存放用戶數據,HOME的結構一般是 HOME/userName/userFile,如果不分則默認在/目錄下

分區建議:如果用戶數據多可以將此分區適當增大,請參考“根分區”分區建議;一般硬盤的主要容量幾乎都在Home分區和根分區下

分區格式:建議ext4,按需求更改

var分區

作用:用於log日誌的文件的存放,如果不分則默認在/目錄下

分區建議:如果你安裝的linux是用於服務器或者經常做日誌分析,請劃分var分區,避免日誌文件不斷膨脹塞滿導致根分區而引發問題。

分區格式:建議ext4,按需求更改。

這時候點擊"+"號,新增掛載點,建立上面的分區,如下圖所示
這裏沒有建立var分區,到時候會放在/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查看linux、centos版本

查看機器位數:
PC server X86 系列
I386–I686 都是32位
x86_64 是 64位

[root@node01 ~]# uname -a
Linux node01 3.10.0-1062.el7.x86_64 #1 SMP Wed Aug 7 18:08:02 UTC 2019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

查看內核版本

[root@node01 ~]# cat /proc/version 
Linux version 3.10.0-1062.el7.x86_64 (mockbuild@kbuilder.bsys.centos.org) (gcc version 4.8.5 20150623 (Red Hat 4.8.5-36) (GCC) ) #1 SMP Wed Aug 7 18:08:02 UTC 2019

查看系統版本

[root@node01 ~]# lsb_release -e
[root@node01 ~]# cat /etc/os-release 
NAME="CentOS Linux"
VERSION="7 (Core)"
ID="centos"
ID_LIKE="rhel fedora"
VERSION_ID="7"
PRETTY_NAME="CentOS Linux 7 (Core)"
ANSI_COLOR="0;31"
CPE_NAME="cpe:/o:centos:centos:7"
HOME_URL="https://www.centos.org/"
BUG_REPORT_URL="https://bugs.centos.org/"

CENTOS_MANTISBT_PROJECT="CentOS-7"
CENTOS_MANTISBT_PROJECT_VERSION="7"
REDHAT_SUPPORT_PRODUCT="centos"
REDHAT_SUPPORT_PRODUCT_VERSION="7"

[root@node01 ~]# 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Linux release 7.7.1908 (Core)
[root@node01 ~]# rpm -q centos-release 
centos-release-7-7.1908.0.el7.centos.x86_64

突然發現7.7有點太新了,很怕後面出問題。

配置網絡

由於平時都選擇NAT模式,這次想使用橋接模式,編輯網卡配置:

[root@node01 ~]#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由於DHCP自動分配IP有租期,所以配置靜態IP

TYPE="Ethernet"
PROXY_METHOD="none"
BROWSER_ONLY="no"
BOOTPROTO="static"  #需要修改的1
DEFROUTE="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IPV6_ADDR_GEN_MODE="stable-privacy"
NAME="ens33"
UUID="544799e9-891f-480a-b9bb-5e259015e2c2"
DEVICE="ens33"
ONBOOT="yes"
IPV6_PRIVACY="no"
IPADDR="192.168.1.81" #需要修改的2
GATEWAY="192.168.1.1" #需要修改的3
NETMASK="255.255.255.0" #需要修改的4
DNS1="192.168.1.1" #需要修改的5

在/etc/sysconfig/network文件裏增加如下配置

# Created by anaconda

NETWORKING=yes #網絡是否工作,此處一定不能爲no

配置公共DNS服務(可選)

在/etc/resolv.conf文件裏增加如下配置

nameserver 192.168.1.1

保存重啓網絡

[root@node01 ~]#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修改網絡映射

[root@node01 ~]# vim /etc/hosts
127.0.0.1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4 localhost4.localdomain4
::1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6 localhost6.localdomain6
192.168.1.81 node01

關閉防火牆

[root@node01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root@node01 ~]#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Removed symlink /etc/systemd/system/multi-user.target.wants/firewalld.service.
Removed symlink /etc/systemd/system/dbus-org.fedoraproject.FirewallD1.service.

至此,centos7配置完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