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羡慕外向者,向内发展也挺好

作者:倾颖 | 原创文章 | 禁止转载


“你咋这么rou,见了李阿姨也不打招呼,见谁都不说话,这样很没礼貌知道吗?”

我是听着这样的话长大的,无从得知我本性偏于内向还是外向,后来真真就成了个人圈子里的内向者。

小时候蛮喜欢出去玩、交朋友的。越长大越不喜欢社交,甚至有一段时间怀疑自己患了社交恐惧症,在所谓朋友们的嗨场里孤独到窒息,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像失去了自我一般恐慌。

反而是那些安静的环境能给我神秘的力量,如同畅游在海洋里那般自由自在。每当窝在图书馆的小角落里读着自己喜欢的书,内心的雀跃欢腾起来,无法形容。因为这件事情,一度被一个朋友说成是书呆子,有时候甚至加一句:“内向的书呆子”。

那段时间,愤怒、讨厌、责怪等一切不好的情绪全都攻击自己,我恨自己为什么不是外向者,讨厌自己是个内向的傻子。越是讨厌自己,越觉得自身没有一点儿可取之处,所能看到的无非就是:丑、矮、矬、穷。

父亲可谓是我的良师益友了,他发现了我的端倪,在我倾诉了一部分失落原因之后,他只说:“矮怕什么,浓缩就是精华;穷怕什么,它是你活下去的动力;丑怕啥呀,在我们眼中你是最美的。”

后来随着年龄渐长,我发现内向没什么不好,内向可以让自己在很安静的环境里静下心来学习,做事效率比那些外向者更高,完成的更好,思维深度也比他们强。所以我开始喜欢这一特质。

相信很多人和我有同样的感受,讨厌“内向”这个似乎带有贬义特质的标签贴在自己身上。

其实它并非贬义词,只是它所蕴含的积极面,就是正向的优异的一面不容易被人们知晓。它不像“外向”容易引起人的好感,尤其在人类这个群居性高级动物里面,外向的优秀面尽情无遗的展露出来,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外向”所散发出的耀人光晕。

外向者们披着外向的华丽舞服,在人群中侃侃而谈,似乎非常之见多识广,妙趣横生,悠然洒脱。他们似乎总能找到每个人身上值得探讨好久的闪光点,在人们认可的眼光中,在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得到无穷的能量,便越发光彩照人了。

而内向者的短板恰巧就在于此,它的优点尽在人们看不到的安静的地方,比如善于思考、沉稳冷静、注意力容易集中、深于钻研等等。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被“外向”比下去的不活跃的缺憾。所以我们自己一定要去发现自身的这一长处,然后接纳它,喜欢它,从而喜欢并认可自己。

苏珊·凯恩在TED的演讲《内向性格的力量》上说: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都是内向的。外向的人会从大量的社交活动中获取能量,而内向者却觉得在安静舒缓的环境中更有活力。我们熟悉的许多成功人士,他们都有一颗内向的心,比如,普京、比尔•盖茨、邓小平、诺贝尔等等。

也就是说,内向者的优秀面都藏在安静中。从古至今,我们的学习、读书、思考都是在安静环境中进行的,因为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谁能在嘈杂的乱轰轰的或者说热闹非凡的环境中学到心里去呢。于此造就了那些内向者所擅长的,正是因为有了内向这一特质的守候,能在安静的环境中不感到焦虑,不感到孤独,不感到无聊透顶,他们便更容易静下心来,在学业方面也更容易取得好的成绩。

观察我身边那些优秀的人,有很多似乎看起来都是话不多的内向者。

我之前所在浙江的一家公司,老板做事沉稳,是个内敛的人,不善于表达,但他的电商做的风生水起,叫他身边的人好不羡慕。

老板的爱人也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我和她交涉过几次,除却工作的事情她能侃侃而谈外,其余的话不多说。她有自己的公司,和老板在同一个办公楼,只是不同层。很多次见到她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除了和老板一起吃吃饭,其他时间都在做自己的事情,不是在工作,就是在读书。

同事们在一起八卦,说她多么多么厉害,也谈到了她的性格,就是内向了点儿,没有朋友似的,看起来特孤独。

我思忖着,其实我们看到的想到的,并非是他人所思所想所做的。也许她一个人乐得自在,在自己的世界里愉悦遨游,并非那些八卦者所说的那样孤独,她是在安静中获得新生的能量,获得上进的力量,让自己在优秀的路上越走越远。

看她的朋友圈就知道,她轻易不发,一发则惊人,不是让人深思的句子,就是爱生活爱生命爱世间一切的美食、美图、美景,还有她去旅行拍下来的美照再配上一段文化底蕴深厚的段子。

很多内向者太过在意自己的不足,把内向这一特质也列为自身缺点,一度羡慕外向者,认为他们可以光鲜亮丽的生活,可以得到周遭人的认可,好像有高深的价值。再反观自己,在社交上没一点儿价值可言,引不起人任何的注意,更别谈认可。无助到只能躲在角落里舔舐自己的尴尬和孤独。

你拿你所拥有的内向特质的短板去和外向者所拥有的外向特性的长板做对比,实在就像山羊拿自己的脖子和长颈鹿去比,看谁能够到更高处的食物,压根儿没有可比性。

与其羡慕外向者所持有的外向光辉,倒不如欣赏自己,向内发展。把自己内向性的优质因子全都激发出来,让它们带你上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发光。到某个时刻你会发现,身边的人开始注意你的优秀,认可你的能力,承认你的价值。

也许到一定程度,你也就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管他们是否对你认可,你自己首先承认了自己,认可了自我的独特性,欣赏到了自身价值所在。

毛姆大师的《人性的枷锁》中,主人公菲利普曾经也是个怯懦、内向、敏感、自卑的男孩。在经历了多种选择、取舍,以及种种人生路之后,通过尝试、探索和反复思考,想通了生命其实是无意义的。人活着就是要绘制自己的人生图案,精心一点,绘制的就精美一点,经历多一点,就绘制的丰富一点。所以他不再在乎别人对他的眼光,而是选择向内发展,去修心,外在已成定局,那就提升自己的内在。

还是那句话,不必羡慕外向者,向内发展也挺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