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doop環境搭建-1. 安裝VMware及Centos7

1. 軟件準備

  1. 安裝VM(破解版)
    image
  2. 鏡像 Centos7

2. 虛擬機準備

2.1 打開VMwear選擇新建虛擬機

image

2.2 典型安裝與自定義安裝

典型安裝:VMwear會將主流的配置應用在虛擬機的操作系統上,對於新手來很友好。

自定義安裝:自定義安裝可以針對性的把一些資源加強,把不需要的資源移除。避免資源的浪費

這裏我選擇自定義安裝

image

2.3 虛擬機兼容性選擇

這裏要注意兼容性,如果是 VMwear15 創建的虛擬機複製到 VM14、13 或者更低的版本會出現一不兼容的現象

如果是用 VMwear14 創建的虛擬機在 VMwear15 中打開則不會出現兼容性問題

image

2.4 選擇稍後安裝操作系統

image

2.5 操作系統的選擇

這裏選擇之後安裝的操作系統,正確的選擇會讓 vm tools 更好的兼容

這裏選擇 linux 下的 CentOS

image

2.6 虛擬機位置與命名

虛擬機名稱就是一個名字,在虛擬機多的時候方便自己找到

VMwear 的默認位置是在C盤下,我這裏改成F盤

image

2.7 處理器與內存的分配

處理器分配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分配

在使用過程中CPU不夠的話是可以再增加的

image

內存也是要根據實際的需求分配,我的宿主機內存是 16G 所以我給虛擬機分配2G內存

image

2.8 選擇網絡連接類型

網絡連接類型一共有橋接、NAT、僅主機和不聯網四種

  • 橋接:選擇橋接模式的話虛擬機和宿主機在網絡上就是平級的關係,相當於連接在同一交換機上
  • NAT:NAT模式就是虛擬機要聯網得先通過宿主機才能和外面進行通信。
  • 僅主機:虛擬機與宿主機直接連起來

橋接與 NAT 模式訪問互聯網過程,如下圖所示:

image

我選擇 NAT 模式

image

2.9 其餘兩項按虛擬機默認選項即可

image

image

2.10 磁盤容量

磁盤容量暫時分配100G即可後期可以隨時增加,不要勾選立即分配所有磁盤,否則虛擬機會將100G直接分配給CentOS,會導致宿主機所剩硬盤容量減少

勾選將虛擬磁盤拆分成多個文件,這樣可以使虛擬機方便用儲存設備拷貝複製

image

2.11 磁盤名稱

以自己的命名風格命名,隨意

image

2.12 取消不需要的硬件

點擊自定義硬件

image

選擇聲卡、打印機等不需要的硬件然後移除

image

2.13 點擊完成,已經創建好虛擬機

image

3. 安裝CentOS

3.1 連接光盤

選中虛擬機,點擊 編輯虛擬機設置

image

先選擇CD/DVD,再選擇使用ISO映像文件,最後選擇瀏覽找到下載好的鏡像文件

image

啓動時連接一定要勾選上後確定

3.2 開啓虛擬機

image

3.3 安裝操作系統

開啓虛擬機後會出現以下界面

  • Install CentOS 7 安裝CentOS 7
  • Test this media & install CentOS 7 測試安裝文件並安裝CentOS 7
  • Troubleshooting 修復故障

選擇第一項,安裝直接CentOS 7,回車,進入下面的界面

image

選擇安裝過程中使用的語言,這裏選擇英文、鍵盤選擇美式鍵盤,點擊Continue

image

首先設置時間

image

時區選擇上海,查看時間是否正確,然後點擊Done

image

選擇需要安裝的軟件

image

選擇 Minimal Install,然後點擊Done

image

選擇安裝位置,在這裏可以進行磁盤劃分

image

選擇i wil configure partitioning(我將會配置分區),然後點擊done

image

如下圖所示,點擊加號,選擇/boot,給boot分區分200M,最後點擊Add

image

然後以同樣的辦法給其他三個區分配好空間後點擊Done

然後會彈出摘要信息,點擊AcceptChanges(接受更改)

image

設置主機名與網卡信息

image

首先要打開網卡,然後查看是否能獲取到IP地址(我這裏是 NAT),再更改主機名後點擊Done

image

最後選擇Begin Installation(開始安裝)

image

設置root密碼

image

設置root密碼後點擊Done

image

點擊USER CREATION 創建管理員用戶

image

輸入用戶名密碼後點擊Done

image

等待系統安裝完畢重啓系統即可

image

以上參考:https://www.jianshu.com/p/ce08cdbc4ddb?utm_source=tuicool&utm_medium=referral

4. 基本軟件確認

4.1 ifconfig

CentOS 7 默認已不再安裝此命令,其中很多功能用 ip addr 指令 替代了

考慮到 既有的很多管理工具或腳本都調用了此功能命令(ifconfig),如果將這些工具直接遷移過來會報錯,如果對這個指令用其它指令進行替換,及對這些工具升級,則增加了工作量,還增加了出錯的風險

4.1.1 測試安裝的具體步驟

CentOS 7 系統默認 沒有安裝 ifconfig 命令

如果直接運行 ifconfig 命令,則提示錯誤 :-bash: ifconfig: command not found

image

通過yum 命令的search選項 來對 包 (package)進行搜索

yum search ifconfig

image

以上運行結果,我們只要分析最後一行就可以

最後一行 中 冒號(:)前面的數據, (net-tools.x86_64) 是匹配的軟件包;冒號(:)後面的數據,(Basic networking tools ) 是對前面包的描述

結合上面的信息,即 通過運行 yum search ifconfig 提示我們: 安裝ifconfig 包 只需要安裝 net-tools.x86_64 即可

所以,我們執行

yum install net-tools.x86_64

image

最後進行確認:

image

4.2 vim

yum install -y vim*

5. 設置Linux靜態ip

5.1 使用NAT的網絡模式

虛擬機關機狀態下,點擊“編輯虛擬機設置”,“網絡適配器”,選擇“NAT模式”

配置可參考:

image

image

image

5.2 開啓虛擬機,修改配置文件

輸入如下命令

ll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

會出現如下內容(ifcfg-ens後面的名字可能不同)

[root@hadoop-1 network-scripts]# ll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
-rw-r--r--. 1 root root 320 Feb 24 16:29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o16777736
-rw-r--r--. 1 root root 254 Sep 16  2015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lo

輸入如下命令: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o16777736

出現下圖界面:

TYPE="Ethernet"
BOOTPROTO="dhcp"
DEFROUTE="yes"
PEERDNS="yes"
PEERROUTES="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PEERDNS="yes"
IPV6_PEERROUTES="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NAME="eno16777736"
UUID="74b90475-23ac-4986-a283-33aa46ac8cac"
DEVICE="eno16777736"
ONBOOT="yes"

需要修改的地方有:

BOOTPROTO=static #dhcp改爲static(修改)
ONBOOT=yes #開機啓用本配置,一般在最後一行(修改)
 
IPADDR=192.168.27.100 #靜態IP(增加)
GATEWAY=192.168.27.2 #默認網關,虛擬機安裝的話,通常是2,也就是VMnet8的網關設置(增加)
NETMASK=255.255.255.0 #子網掩碼(增加)
DNS1=192.168.27.2 #DNS 配置,虛擬機安裝的話,DNS就網關就行,多個DNS網址的話再增加(增加)

這裏注意,靜態ip地址 與 默認網關地址前面部分,即 192.168.27 必須相同,不然會出現無法ping通的情況

5.3 重啓網卡

centos6的網卡重啓方法:service network restart
centos7的網卡重啓方法: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5.4 驗證

隨便找個域名ping一下測試DNS是否OK

[root@hadoop-1 ~]# ping baidu.com
PING baidu.com (220.181.38.148)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220.181.38.148: icmp_seq=1 ttl=128 time=67.1 ms
64 bytes from 220.181.38.148: icmp_seq=2 ttl=128 time=61.6 ms
64 bytes from 220.181.38.148: icmp_seq=3 ttl=128 time=53.7 ms

6. JDK的安裝

6.1 卸載預置JDK

卸載系統自帶的OpenJDK以及相關的java文件

可自行百度

6.2

首先在usr的目錄下創建一個java文件夾用來存放jdk的安裝包並作爲安裝路徑

image

這時候新建文件傳輸,將jdk的壓縮包放入到 CentOS 目錄 /usr/java 中

image

查看並解壓 JDK

[root@hadoop-1 java]# pwd
/usr/java
[root@hadoop-1 java]# ll
total 189604
-rw-r--r--. 1 root root 194151339 Feb 24 17:59 jdk-8u231-linux-x64.tar.gz
[root@hadoop-1 java]# tar -zxvf jdk-8u231-linux-x64.tar.gz

解壓完成之後返回到根目錄的etc文件夾下,改寫 profile 配置文件

vim /etc/profile

在profile最後加上:

export JAVA_HOME=/usr/java/jdk1.8.0_231
export JAVA_BIN=/usr/java/jdk1.8.0_231/bin
export PATH=$PATH:$JAVA_HOME/bin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

保存退出,source /etc/profile刷新配置文件

用 java -version 看看jdk環境是否配置完畢

7. 修改主機名和ip映射

修改etc文件夾下的hosts文件vi /etc/hosts

127.0.0.1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4 localhost4.localdomain4
::1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6 localhost6.localdomain6

192.168.27.100 hadoop-1.wj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