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事务概述和使用规范

    1. 事务概述
  1. 在 MySQL 中只有使用了 Innodb 数据库引擎的数据库或表才支持事务
  2. 事务处理可以用来维护数据库的完整性,保证成批的 SQL 语句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
  3. 事务用来管理DDL、DML、DCL操作,比如 insert,update,delete 语句,默认是自动提交的。

一般来说,事务是必须满足4个条件(ACID):

  1. Atomicity(原子性)
  2. Consistency(稳定性、一致性)
  3. Isolation(隔离性)
  4. Durability(可靠性、持久性)

对于ACID的解释如下:

  1. 原子性:构成事务的的所有操作必须是一个逻辑单元,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
  2. 稳定性(一致性):数据库在事务执行前后状态都必须是稳定的或者是一致的。
  3. 隔离性:事务之间不会相互影响。
  4. 可靠性(持久性):事务执行成功后必须全部写入磁盘。
    1. MySQL事务支持

常见的操作有一下三个:

  1. BEGIN或START TRANSACTION;显式地开启一个事务;
  2. COMMIT;也可以使用COMMIT WORK,不过二者是等价的。COMMIT会提交事务,并使已对数据库进行的所有修改称为永久性的;
  3. ROLLBACK;有可以使用ROLLBACK WORK,不过二者是等价的。回滚会结束用户的事务,并撤销正在进行的所有未提交的修改;

在 MySQL 命令行的默认设置下,事务都是自动提交的,即执行 SQL 语句后就会马上执行 COMMIT 操作。因此要显式地开启一个事务务须使用命令 BEGIN 或 START TRANSACTION,或者执行命令 SET AUTOCOMMIT=0,用来禁止使用当前会话的自动提交。

创建表

插入数据

提交测试

回滚测试

    1. 事务并发问题

在事务的并发操作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1. 丢失更新:一个事务更新之后,另一个事务也更新了,但是第二个事务回滚了,则第一个事务也被回滚了。
  2. 脏读:一个事务读取到另一个事务未提交的数据。
  3. 不可重复读:一个事务因读取到另一个事务已提交的数据。导致对同一条记录读取两次以上的结果不一致。update操作
  4. 幻读:一个事务因读取到另一个事务已提交的数据。导致对同一张表读取两次以上的结果不一致。insert、delete操作
    1. 事务隔离级别

为了避免上面出现的几种情况,在标准SQL规范中,定义了4个事务隔离级别,不同的隔离级别对事务的处理不同

  1. 四种隔离级别:

现在来看看MySQL数据库为我们提供的四种隔离级别(由低到高):

  • Read uncommitted (读未提交):最低级别,任何情况都无法保证。
  • Read committed (读已提交):可避免脏读的发生。
  • Repeatable read (可重复读):可避免脏读、不可重复读的发生。
  • Serializable (串行化):可避免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的发生。
  1. 默认隔离级别

大多数数据库的默认隔离级别是Read committed,比如Oracle、DB2等。

MySQL数据库的默认隔离级别是Repeatable read

  1. 如何查看和设置隔离级别:

在MySQL数据库中查看当前事务的隔离级别:

    select @@tx_isolation;

在MySQL数据库中设置事务的隔离 级别:

    set  [glogal | session]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隔离级别名称;

    set tx_isolation=’隔离级别名称;’

  1. 注意事项:

隔离级别越高,越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但是对并发性能的影响也越大。

对于多数应用程序,可以优先考虑把数据库系统的隔离级别设为Read Committed。它能够避免脏读取,而且具有较好的并发性能。尽管它会导致不可重复读、幻读这些并发问题,在可能出现这类问题的个别场合,可以由应用程序采用悲观锁或乐观锁来控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