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協議研讀(四)

7.  7位地址格式

數據傳輸服從下圖所示的格式

在起始條件後,發送一個從機地址,這個地址是7比特長,後面跟着第八位的讀寫標誌位(R/W),0表示寫,1表示讀。一個數據的傳輸往往以主機生成的停止條件結束,然而,如果一個主機依然希望與總線通信,它可以生成一個重複開始條件(Sr)並指向另一個從機而無需首先生成停止條件。這樣,在這種傳輸中,讀/寫格式的各種組合都是可能的。

可能的數據傳輸格式包括:

1). 主機發送器向從機接收器傳輸。傳輸方向不變,見下圖

2). 主機在第一個字節後讀從機,第一個響應同時發生,主機發送器成爲一個主機接收器,從機接收器變爲從機發送器。第一個響應依然由從機產生。停止條件由主機產生,發送一個非響應標誌。

3).組合格式(見下圖)。 在傳輸中改變方向期間,START條件和從機地址都重複,但R / W位相反。 如果主接收器發送了重複的START條件,則它先前已發送了一個不響應位(A)。

注意:

1). 可以使用組合格式來控制串行存儲器。 在第一個數據字節期間,必須寫入內部存儲器位置。 重複啓動條件和從機地址後,即可傳輸數據。

2). 關於自動增加或減少先前訪問的存儲位置等的所有決定,均由設備設計者決定。

3). 每個字節後跟一個確認位,如序列中的A或A塊所示。

4). I2C總線兼容設備必須在接收到START或重複的START條件後復位其總線邏輯,以使它們都預期發送從機地址,即使這些START條件沒有按照正確的格式放置。

5). 在開始條件後立即產生停止條件是非法的格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