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複習內容)

https://www.jianshu.com/p/8666237e5ddd

計算機網絡體系分類

七層模型 五層模型
應用層
表示層
會話層 應用層
傳輸層 傳輸層
網絡層 網絡層
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層
物理層 物理層

物理層

物理層主要實現的是主機與網絡之間的物理連接,講數據以二進制流(高低電平)在物理介質中傳輸。

通信方式

單工、半雙工、全雙工

信道複用

時分複用、頻分複用、碼分複用(發送的數據採用不同的編碼,信號是線性疊加的,這樣大大提高了線路的使用效率;接收數據時,只接收自己能識別的,其他的丟掉。)

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層將上層數據轉化成幀,將幀從一個機器傳到另一個機器,通過Mac地址,以廣播的方式。

通信方式

  • 點對點通信:通信方式是點到點的,也就是隻能是兩個點之間的通信。PPP(Point To Point)協議。
  • 廣播通信:廣播通訊,也就是可以同時實現一對多的通信。CSMA/CD

PPP協議
1.成幀問題 :將物理層的bit流轉換爲二層幀
2.鏈路維護:鏈路的建立,維護與拆除
3.可靠性問題:差錯控制與流量控制
CSMA/CD
先聽後發,邊發邊聽,衝突停發,隨機延遲後重發

核心要解決的問題

1、封裝成幀
2、透明傳輸
3、差錯檢測(CRC)–https://blog.csdn.net/hj605635529/article/details/72014203

爲什麼鏈路層、網絡層、鏈路層都有校驗?
1、首先鏈路層的校驗是CRC,僅能保證大部分情況下,是正確的;網絡層,對IP首部進行sumcheck也是同理;傳輸層的也同理。
2、因爲分層了,所以對於幀、IP數據包、段均有可能在傳輸中出現問題。比如在幀合成IP數據包時出現問題,IP數據包到段出現問題。

交換機

交換機內部的CPU會在每個端口成功連接時,通過將MAC地址和端口對應,形成一張MAC表,即轉發表。
轉發表建立過程
PC1(192.168.1.1/24)--------(接口1)交換機(接口2)--------PC2(192.168.1.2/24),如果PC1要PING PC2(第一次通信)
PC1先判斷出PC2和自己處在同一個網段,由於兩臺PC是第一次通信,PC1的ARP表項中沒有PC2的MAC地址,於是PC1就發一個ARP請求(請求的內容是PC2的MAC地址),這個ARP請求的源MAC地址是PC1的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是全F(廣播包),交換機的接口1接收到ARP請求,把PC1的MAC地址加入接口1的MAC地址表,來表示PC1在我接口1下面;同時交換機向除了接口1之外的其他同一VLAN的端口轉發這個ARP請求(含接口2),接着PC2接收到到這個ARP請求,發現這個請求就是發給我的,於是生成了一個ARP響應包,來響應這個請求,這個響應數據幀的源MAC地址爲PC2的源MAC地址,交換機的接口2接收到這個響應數據幀之後把源MAC地址加入接口2的MAC地址表中。

網絡層

將上層傳過來的Segment分解成IP數據包,盡最大努力將IP數據包從一個子網傳到另一個子網。

IP協議

  •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協議):將網絡的IP地址轉化爲實際的物理地址(MAC地址),並存儲在MAC地址表中。
  • RARP:允許局域網的物理機器從網關服務器的 ARP 表或者緩存上請求其 IP 地址。網絡管理員在局域網網關路由器裏創建一個表以映射物理地址(MAC)和與其對應的 IP 地址。
  • ICMP(網絡控制報文協議):用於進行差錯情況和異常情況的反饋,分爲詢問報文和差錯報告報文。
    1、傳遞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網絡通不通、主機是否可達、路由是否可用等網絡本身的消息,比如PING;2、無連接;
  • IGMP(網際組管理協議):用於控制和管理多播和組播的協議。
    8組播(Multicast)傳輸:在發送者和每一接收者之間實現點對多點網絡連接。如果一臺發送者同時給多個接收者傳輸相同的數據,也只需複製一份相同的數據包。

網絡地址(IP地址)主要分爲五類: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網絡地址=IP地址&子網掩碼
廣播地址:將主機地址全變成1
若需要分配15臺電腦,需要幾位的主機地址。
需要5位。
若選取4位,2^4=16=14+1(網絡地址,代表一個網段)+1(廣播地址)。實際可用主機地址只有14個

路由選擇協議

內部網關協議(IGP):

  • RIP協議(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協議):基於距離矢量的協議(距離-跳數和方向-去哪兒)。
    (1)僅和相鄰路由交換信息(2)路由器交換的信息是當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也就是說,交換的信息是:“我到本自治系統中所有網絡的(最短)距離,以及到那個網絡應經過的下一跳路由器。”(3)按固定時間間隔交換路由信息,例如,每隔30秒。然後路由器根據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
    算法分析:
    A-B-C (三個路由相連)
    A知道能到B,B知道能到A、C,C知道能到B。
A 目的IP 跳數
B 0

當一次傳播之後,A知道B能到C,C也同理

A 目的IP 跳數
B 0
C 1

缺點:

  1. 由於15跳爲最大值,RIP只能應用於小規模網絡;
  2. 收斂速度慢;
  3. 根據跳數選擇的路由,不一定是最優路由。
  •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開放最短路徑優先協議):基於鏈路狀態的協議。Dijkstra算法計算出到達每一網絡的最短路徑,並在檢測鏈路的變化情況(如鏈路失效)時執行該算法快速收斂到新的無環路拓撲。

外部網關協議(BGP):將一個大的網絡分爲多個小的自治域,每個自治域內有一個網關路由負責和其他的自治域的網關進行通訊。

傳輸層

提供端到端,應用程序間的段的通訊。

UDP(用戶數據報協議)

  • UDP是無連接
  • UDP使用盡最大努力交付,但是不保證可靠交付
  • UDP是面向報文的(無狀態的)
  • UDP沒有擁塞控制
  • UDP支持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一的交互通訊
  • UDP首部的開銷小

TCP(傳輸控制協議)

  • TCP是面向連接
  • 每一條TCP連接只能由兩個端點,每一條TCP連接只能是點對點的TCP連接
  • TCP提供可靠交付的服務
  • TCP提供全雙工通信
  • 面向字節流(有狀態)

1、可靠

  • 確認ACK
  • 超時重傳

2、流量控制

  • 滑動窗口(停等->後退N->選擇重傳)

3、擁塞控制

  • 慢啓動
  • 擁塞避免
  • 快速遞減機制
  • 快速重傳
  • 快恢復

應用層

HTTP1.0、HTTP1.1、HTTPS、HTTP2.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