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手操作6到不行,心心念的“小屏旗艦”哪去了?

最近,榮耀X10Max的預熱、報道信息頻頻映入眼簾,說實話,有點違和,畢竟也有好久沒看到關於大屏手機的新聞了。從最開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到如今只能看到榮耀在形隻影單地繼續着,心裏多少有點唏噓。

之前一起玩大屏手機的友商們呢?像小米,高層表態暫時沒有計劃,有人理解爲砍掉了這個大屏系列;像努比亞、魅族等,則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銷售上,畢竟活下來纔是當務之急;像老大哥華爲,出了Mate20X之後,暫時無心再做後續動作... ...

衆所周知,大屏手機作爲一個細分品類,市場需求相對來說比較小衆。同時,超大屏存在成本難題,同一塊屏幕基板會導致出片率減少,最終造成單片屏幕的成本上升。再加上需要重新設計背光模組,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進行調試。總的來說,生產成本更高,而市場需求比較小衆,導致各大品牌不願意在“喫力不討好”的賽道上做投入,最終只能暫停或者放棄。

當然,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現在的旗艦機已經發展成大屏,大屏手機被替代。得益於全面屏和窄邊框越做越精進,同樣的尺寸可以裝下更大的屏幕,目前不少手機都在6.5英寸左右(和以前的大屏手機屏幕尺寸已經差不多)了。好在7英寸以上幾乎沒有,所以榮耀X10Max還是會滿足到某些羣體的需求。

有人就會問,屏幕越做越大,都到了6.5英寸的水平,雖然滿足了我們的視覺體驗,但手感和便攜度不是丟了嗎?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希望看到市面上有小屏旗艦的選項——這個小屏更確切地說是小尺寸,因爲現在的小尺寸可以裝下不小的屏幕,當然也不需要6.5英寸那個Level。以下大屏手機就叫小尺寸手機。

其實早在2018年底,一加創始人劉作虎接受採訪時表示,小尺寸手機有着大量的潛在用戶需求,但他們的需求並沒有被滿足。

仔細一看,還真是這麼回事。安卓陣營各品牌的旗艦機將屏幕尺寸基本定在了6.3-6.7英寸這個區間,即便採用全面屏設計,但也在(長:160mm左右,寬:75mm左右,厚:8.5mm左右)這樣的三圍,對喜歡小尺寸手機的消費者來說,並不友好!

在這一塊,個人覺得三圍在(長:148mm左右,寬:72mm左右,厚:8mm左右),對單手操作更友好。在保持較好的單手手感基礎上,裝下儘可能大的屏幕(5.8英寸),三星S10e做到了極致,(長:142.2mm,寬:69.9mm左右,厚:7.9mm),這單手手感一經上手印象深刻,可惜的是,爲了手感,電池做出了犧牲,只有3100mAh。

接近這個數據的,像三星S20(151.7 x 69.1 x 7.9mm)、華爲P40(148.9 x 71.06 x 8.50mm)、小米9se(147.5 x 70.5 x 7.45mm)、iPhoneX/XS(143.6 x 70.9 x 7.7mm)、iPhoneSE第二代(138.4 x 67.3 x 7.3mm)等,在手感和便攜上,相比其他大部分手機具有天然的優勢。如果你喜歡小尺寸手機的話,那這幾款簡直就是你的福音。

但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這些手機在硬件配置上和電池續航上難免有所折扣。就拿三星S20爲例,作爲目前爲止最出色的小屏旗艦之一,核心配置上沒有縮水,CPU依然是高通驍龍865,但拍照和電池上,相比同系列的其他兩款產品,就顯得“小巫見大巫”了。

原因很簡單,小尺寸手機內部空間更加“寸土寸金”,有限的空間裏更多的攝像頭、更大的電池容不下。如何充分利用這個窄小空間?當然是各大品牌硬實力的最終呈現。產品實力越強,自然能在更小的機身裏面,容下功能更強大、性能更高的配置。平衡好機身尺寸、性能和續航的能力,從最終上市的產品來看,目前三星、蘋果都屬於最強的那一檔,華爲稍遜一籌,其他品牌在這一塊也沒太多重視。

做小尺寸手機,終究還是有點“喫力不討好”的意思。一方面在於供應鏈生產的屏幕,都在往大尺寸方向發展,逐步淘汰了小尺寸屏幕的產能。安兔兔2019年第四季度用戶偏好榜表明,消費者對6.4英寸屏幕情有獨鍾,供應鏈的調整不過順應了市場的需求罷了;另一方面,5G到來,釋放更高階的影音娛樂需求那是必然,將極大推動大屏趨勢,耗電量也將大增,推小尺寸手機(導致屏幕變小,電池變小)倒有點“49年入國民黨”的意味了。

到這裏,你知道爲什麼小屏旗艦變得稀少了吧!“事多,還賺不到錢”,小尺寸手機不過細分需求的產物罷了,本質上和HiFi音樂手機的市場一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