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懷念


昨到外單位開會,巧遇傾盆大雨,淋了個痛快澡,就溼坐了三小時,回來後噴嚏不斷,泡了個熱水澡後昏昏入睡。心裏想着今天是端午應該要有點儀式感,卻提不起精神,流涕冒虛汗,着餐喫點東西,又倒在牀上昏昏入睡。醒來時,突然很想喫糉子,想起家鄉過端午的情景。

我是漢族客家人,客家人稱“端午節”爲“五月節”。小時候總愛“刨根問底”地問奶奶,“過年”、“元宵節”、“五月節”、“八月十五”這些節日咋來的,爲什麼不把“過年”叫做“五月節”等等,也彷彿只有奶奶才能回答我這些問題。據奶奶說爲了紀念投江自盡的屈原而過的一個傳統節日,跟現在的提法差不多。

“端午節”各地的風俗也都是大同小異,都離不開喫“糉子”。家鄉稱“糉子”爲“鼓糉籺”,因爲它是由一種長條帶刺的植物“蘿古”葉(客家話,音譯)和麻繩包裹而成,餡兒是用糯米、豬肉和“拐蔞”葉(客家話,音譯)做成的。每逢“五月節”前三五天,客家女人就開始忙着採“蘿古”葉和“拐蔞”葉,買上兩斤肉,將糯米泡好,歡天喜地地在竈房裏忙開了。母親將包裹好的糉子放入大鍋蒸格里,蒸上兩三個小時纔好,所以母親一般把蒸糉子的事情安排在夜裏。假如不是夜裏,我和妹妹早已垂涎欲滴地站在竈臺旁守着不離不棄,嘻嘻哈哈地玩着嫋嫋升起的水蒸氣,母親怕我倆燙到,總是說:“紅妹帶老妹到外面玩,別在這裏礙手礙腳的”。於是我帶着妹妹跑到屋外的竈房窗戶下看母親蒸糉子,妹妹嚷着她看不到,我倆搬來了小板凳。母親哼着採茶曲調,燒着火,我們姐妹倆踮着腳尖看着母親忙着活兒。糉子蒸好後,母親吩咐我們姐倆回到廚房裏,掀開鍋蓋清香撲鼻,“蘿古”和“拐蔞”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母親先給奶奶和我們姐妹倆每人解一個放在碗裏慢慢品嚐。現在粽粑葉漸漸代替了“蘿古”葉,餡兒裏也看不到“拐蔞”了,很難品嚐出小時候媽媽的味道。

在“五月節”這天,小孩子都要用艾葉、茅草等洗澡,奶奶最樂於做此事。早早地挎着籃子到小河邊的白沙地上採上一大把艾葉,又到山嶺上拔上一大把茅草,再到家門口不遠處的柑子樹和毛桃樹上折下一大把葉子。奶奶挑選了一把葉子用紅繩繫好掛在家門上,據說這樣可以辟邪。剩下的洗乾淨放到大鍋裏燒水給家人洗澡,奶奶又說這些草除了可以辟邪、驅蚊,還有清涼解毒之功效,小孩子洗了不容易長痱子。

除了這些,家鄉還有祭拜祖宗等習俗。端午之時,品嚐着糉子,想起了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的《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想起了他“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千古名句,想起了他站在汨羅江上的船頭上投江的英勇氣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